永州古亭

永州古亭

寧遠,永州其它地方的一些古道或鄉村要道上由當地文人或政客修建的不少,有的是彰顯政績,激勵後人;有的是為了積德行善,方便路人,花錢消災,民間有“修橋補路”積陰德也!在這裡介紹永州幾處現存而有名的涼亭,供大家欣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州古亭
  • 地理位置:湖南永州
簡介,古亭分類,

簡介

亭和廟宇是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一部分,而涼亭,古代的涼亭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建在交通要道,驛站等一些路途上,主要供路人休息納涼,還提供茶水和小食等。另一類是與園林,家住庭院等相輔相成的。總的來說它們的特點是小巧玲瓏,四面敞開,通風透光,屬於一種供遊人休息和觀賞的園林小品建築。涼亭常與長廊、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可對景點起到烘雲托月、錦上添花的作用。涼亭以其玲瓏美麗、豐富多樣的形象與園林中的其他建築、山水、綠化等相結合,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既可解決人們在旅遊休閒中駐足休息、納涼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又能豐富園林景觀,是園林綠化中運用最多的一種建築形式。
永州古亭

古亭分類

1、東門亭 又名福壽亭,坐落在永州市南津渡鄉茆江橋村,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長13米,寬7米。南北兩牆下為青石,上方青磚;東西兩端為排坊式封火牆,牆開中門,門額上題“靈鐘瀟水”、“福壽亭”;四周浮雕蟠龍,牆頂中心立兩尺高石葫蘆,兩端倒立鏊魚,東西兩牆內嵌刻“忠孝廉節”。亭中有八棱石柱4根,其中北牆東西兩石柱正面刻對聯:“世路少閒人,春漲萍飄,夏驚瓜及,秋歸客燕,冬去賓鴻,慨僕僕長征,只贏得櫛風沐雨,幾經歷江橋野店,紫塞邊關,名利注心頭到處每從忙裡過;郊原何限景,西流湘浦,南峙嵛峰,東臥金牛,北停石馬,奈茫茫無際,都付與遠水遙山,止收拾翠竹香苓,綠天息影,畫圖撐眼底勸君盍向憩中看”,被收人中國旅遊出版社《中國名勝楹聯大觀》,下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鑿毀。亭中柱頂橫置兩尺見寬抬梁兩方,頂中為一八角形藻井,現東牆已殘缺,亭頂西部傾毀,東部搖搖欲墜。
2、節孝亭 位於永州市河西,建於光緒四年(1878),東西長11米,南北寬7米,磚、石、木結構,系熊學禮為母張氏而建。亭內有高4米八棱石柱4根,石柱上刻“古井流芳人懷六峒。聖泉此潔地經零陵”、“憩片刻沿題尋柳跡,飲一勺放步到楓林”。兩門上方刻“奉旨旌表”、 “節孝亭”,飾以石刻浮雕雲龍圖案。現東門雕刻已毀,亭旁茶舍內有《奉節母命鼎建茶亭記》石碑一方。
3、楚粵亭 位於永州市西南與廣西交界處,始建何年不詳。民國17年(1928),當地民眾集資將其重建,石牆、木樑,青瓦,南北長9米,東西寬6米,高6米,南北各有券門,上方刻“楚粵亭”。門兩邊有石刻門聯,北聯:楚水在瀟湘,此下清塘堪媲美;粵山壯風洞,斯中爽氣可同休;南聯:粵嶺壯南天,宜舒眼界,楚江觀北海,好潤心田。現亭梁架已朽。
4、 勵志亭 位於雙牌縣茶林鄉廖家灣村,清光緒九年(1883)建,長8米,寬5.6米,高4.3米,石牆、木樑、青瓦。亭兩端砌封火牆,牆頂中立石雕葫蘆,兩側為翹尾鏊魚,牆中石拱門高2.5米,寬1.7米。門上方陰刻“勵志亭”,兩端浮雕蟠龍雙獅搶球,獅上方正中直書陰刻“奉旨旌表”,周圍浮雕蟠龍。亭內牆上嵌長2尺、寬1尺石碑一方。
5、八角亭、 八角亭位於新田縣石羊鄉東田村,抬梁式三檐八角廡殿頂,石柱木樑,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
6、恩暉亭坐落於寧遠縣禮仕灣鄉鄭古元村(原湖南省副省長鄭茂清出世地),建於道光十二年(1832),石、磚、木結構,四座石拱門兩兩相對,現存在永連公路旁邊,這次修二廣高速經過此處,目前還保存無好,千百年來一直矗立在鄭古元村前,像一個睿智的老者一樣,靜靜的守候著這個古老的村落,年少的時候,也時常經過此亭,與母親一起在小亭中休憩。小亭前二百米處,有一石山,名曰"下石山。山中有許多溶洞,洞內有多處古蹟
,並且有一條地下河,山下有一處清泉,長年不息。
7、天雁亭位於寧遠縣水市鄉旗形村,磚木結構,封山頂單檐,建於民國12年(1923),紅軍長征曾過此亭。
8,永樂亭,久經200多年風雨和滄桑的它還能支撐多久泥?
永樂亭,在東城下胡家後面,位於蕭韶峰和泠道故城東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涼亭已經破舊不堪,但仍是莊稼人和在放牛人的休憩之所。亭子很長,南北走向,還有個門朝向西面,也就是蕭韶峰的方向,南門外有段石板路。涼亭東牆上鑲嵌了9塊碑,其中兩塊為修亭記,從中知道了亭子叫“永樂亭” 。兩塊修亭碑碑文如下應聞 孫叔埋蛇而尊居宰相,宋郊渡蟻而選中狀元,自古登甲第而應顯榮者,無非陰騭所致。況開通道路,本於月令除道成梁,垂之者(夏)書,則建亭修路宜急(講)也。韶峰一溪,源出山口,灌會疑流,為州縣之通衢,亦兩粵之要路,春水泛溢,未免泥滑而險阻,秋冬雨雪,實屬蹂躪而傾崩。悲舉止之維艱,嘆行人之莫慰然而修。因有自樂善同心首事,捐金砌橋途於兩岸,同人功立豎涼亭於千秋,既往來之康莊亦憩息之有所。倡始於孟夏,告竣於季冬,從此服賈輦車不致臨途而嘆,詩人騷客且將問境是依,正道盪而玉道平欹,周道者鹹樂,如砥之休。永載馳者,且有周行之示,既刊首事之經營,並勒各捐之銀數凡百,君子流芳百世。
超凡(劉)士*撰書 乾隆五十六年(1792)辛亥仲冬月吉旦我寧東郊外有一山曰韶峰,巋然特出,聳然獨秀,傍有源泉。幸生道左,行人至此,每嘆無停驂避雨釋渴乘涼之便,吾儕生斯長斯,常思*建於茲,但功浩費繁,爰募善姓仁人大展金囊,樂成事舉,命匠鞭石造立一亭,名曰永樂,是舉也,非為停驂乘涼之便,亦抑聖天子三亭五館之溢澤也。工竣勒石,願諸君之福如峰之秀,諸君之壽似泉之達,將與永樂亭並垂千古云爾,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