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人
曹繼崗、吳秀農、程治全、熊彬、黃建坤、張權利、黃英、陳紅霞、龍琦、韋靜宜、田時炳。
起草單位
重慶市上發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重慶市佳和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重慶市菌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市永川區綠秀菌業有限公司、重慶市永川區食用菌行業協會、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適用範圍
本標準界定了永川香珍相關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永川香珍菌種的製作、菌種場的設定與技術要求、母種製作、母種製作、栽培種製作、液體菌種製作、菌種質量要求、抽樣及菌種質量檢驗、菌種的標籤、標誌、包裝、運輸及貯存、栽培技術要求、病蟲害防治以及採收與分級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室內栽培的永川香珍秀珍菇鮮品。
技術內容
1 範圍
本標準界定了永川香珍相關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永川香珍菌種的製作、菌種場的設定與技術要求、母種製作、母種製作、栽培種製作、液體菌種製作、菌種質量要求、抽樣及菌種質量檢驗、菌種的標籤、標誌、包裝、運輸及貯存、栽培技術要求、病蟲害防治以及採收與分級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室內栽培的永川香珍秀珍菇鮮品。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範性引用而構成本檔案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於本檔案;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檔案。
GB 5749-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19172-2003 平菇菌種
GB/T 12728-2006 食用菌術語
NY 5099-2002 無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
NY/T 391-2013 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
NY/T 1846-2010 食用菌菌種檢驗規程
NY/T 1935-2010 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
3 產地範圍
永川香珍生產地域的自然地理範圍為: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之間,幅員總面積1576平方千米。永川香珍生產地域的行政區劃為轄區內全部23個鎮街。
4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檔案。
4.1
永川香珍 Sweet Mushroom of Yongchuan
是永川區春早、秋遲、冬暖、無霜期長,霧多風小日照短,空氣濕潤陰雨多的獨特氣候環境條件下生產的秀珍菇,其菌蓋呈扁半球至平展,倒卵形或近扇形,光滑,邊緣平滑或稍呈波狀,直徑4 cm~10 cm,白色、灰色至灰褐色;菌柄偏生或側生,內實,光滑,短或無,有絨毛,後期近光滑,內部實心至鬆軟,白色;菌褶延生,稍密,不等長,白色;菌肉靠近基部稍厚,白色;孢子印灰白色;孢子近圓柱形,光滑,(8.1μm~10.7μm)×(3μm~5.1 μm),無色透明。具有菇形好,菇肉厚實,菇香濃郁,口感鮮嫩,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高的獨特品質。
4.2
母種
經選育得到的具有結實性的菌絲體純培養物及其繼代培養物,以玻璃試管為培養容器和使用單位,也稱一級種、試管種。
[來源:NY/T 528-2010,3.3]
4.3
原種
由母種移植、擴大培養而成的菌絲體純培養物。常以玻璃菌種瓶或塑膠菌種瓶或聚丙烯塑膠袋為容器。
[來源:NY/T 528-2010,3.4]
4.4
栽培種
由原種移植、擴大培養而成的菌絲體純培養物。常以玻璃菌種瓶或塑膠袋為容器。栽培種只能用於栽培,不可再次擴大繁殖菌種。
[來源:NY/T 528-2010,3.5]
4.5
接種
菌種移植到培養基物中的操作。
[來源: GB/T 12728-2006,2.4.41]
4.6
無菌操作
在無菌條件下的操作過程。
[來源: GB/T 12728-2006,2.5.14]
4.7
液體菌種
培養基為液體狀態的菌種。
[來源: GB/T 12728-2006,2.5.30]
4.8
PDA
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
4.9
培養平板
固體培養基在無菌培養皿中冷卻凝固形成的平面培養基稱為培養平板,簡稱平板。
4.10
添加劑
泛指培養料中的各種化學用品,包括化肥類、無機鹽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蟲劑、殺菌劑等。
[來源:GB/T 12728-2006,2.6.41]
4.11
轉潮期
子實體在一定時間內大量發生的現象稱為菇潮,菇潮在一個生長周期內可以發生若干次,一個菇潮至下一菇潮的間隔期,稱為轉潮期。
5 菌種場的設定與技術要求
5.1選址
場址應距離禽畜場、垃圾場和醫院等污染源1000 m以上,交通方便。
5.2 能源供應
場內有穩定的水源、電源、供熱設備。
5.3 設計要求
各作業室乾淨整潔,布局利於無菌作業的流程,做到既相連又相隔。
5.4 菌種場作業室及主要設施設備要求
菌種場作業室及主要設施設備要求見表1。
表1 菌種場作業室及主要設施設備
序號 名稱 用途 設施及條件 主要儀器設備
1 母種實驗室 母種的擴繁 通自來水,220 V電源,潔淨等級為十萬級,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 超淨工作檯、培養箱、普通光學顯微鏡、高壓滅菌器、玻璃器皿、電子天平、電爐、微波爐、搖床、小型發酵罐
2 備料室 培養料配製、分裝 通自來水,220 V及 38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 拌料機、裝袋機
3 滅菌室 培養料滅菌 通自來水,220 V及 38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 高壓滅菌器或常壓滅菌器
4 冷卻室 滅菌後培養料的冷卻 220 V及 38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潔淨等級為千級 空調系統、臭氧消毒機、新風系統
5 緩衝間 進入無菌操作室前的準備工作 22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潔淨等級為千級 洗手台、空調系統、臭氧消毒機、新風系統、作業服裝專用櫃
6 接種室 接種作業 220 V及 38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潔淨等級為百級 層流罩、接種操作台面、空調系統、新風系統、臭氧消毒機
7 菌種培養室 培養菌種 22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潔淨等級為十萬級 培養架、空調系統、臭氧消毒機、新風系統
8 菌種保存庫 貯存菌種 220 V及 380 V電源,建築面積按實際需要確定,溫度要求:1℃~5℃ 制冷機組、保溫庫
6 母種製作
6.1 試管規格及要求
宜採用18mm×180mm的玻璃試管。
6.2 試管培養基製作
新鮮無病害馬鈴薯洗淨去皮,切成小薄片,取200g,加自來水1000mL,置於容器內煮沸20min後過濾,取濾汁加葡萄糖20g、蛋白腖1g~2g、KH2PO4 0.1g~0.2g、瓊脂20 g,煮溶後用水補足至1000mL。將培養基分裝至試管的2/5處,擦拭乾淨沾在試管口上培養基,塞上試管塞,用牛皮紙或報紙包裝後滅菌,不可過夜放置。也可選用商品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PDA培養基)。
將包好的試管 (試管塞朝上)垂直放入高壓滅菌器,在0.105MPa壓力下,121℃滅菌20min。
滅菌後的試管後趁熱傾斜擺放形成斜面,斜面頂端應距離試管塞40mm~50mm,培養基未凝固前不宜再移動。
6.3 接種室消毒
接種前1 d套用臭氧消毒機對接種室消毒20min~30min,接種前60 min再消毒20min~30min。
臭氧消毒結束30min後操作人員方可進入接種室,防止臭氧中毒。
6.4 接種
6.4.1準備工作
操作人員進入緩衝間,應更換已消毒的潔淨衣帽,戴上口罩,用消毒液清潔手部。
6.4.2 操作方法
在超淨工作檯內,按照無菌操作要求,用灼燒冷卻後的接種工具從母種管切取3mm見方菌種塊,迅速轉接入待轉接試管的培養基上,用酒精燈火焰灼燒試管口和試管塞後塞緊管口。1支母種管的轉接量宜控制在30支~50支。接種後應及時貼上菌種標籤,註明菌種名稱(代號)、接種人、接種日期。
6.5 母種培養及保存
轉接後的試管,25℃±1℃恆溫培養至菌絲滿管。滿管後應及時置於4℃冰櫃中,存放時間不超過180d。
7 原種製作
7.1 培養料配製
7.1.1 配方
見附錄A。
7.1.2 配製方法
將配方表中的原材料混合拌勻,補足水分,使培養料含水量達到60%~70%。
7.2 裝瓶(袋)
消毒液或潔淨劑洗淨容器後用清水沖刷乾淨。配製好的培養料及時裝瓶(袋)至容器肩部,750mL菌種瓶培養料填充量不超過400g(濕重);18cm直徑的菌袋,裝袋高度不應超過18cm,填充量不超過1200g。裝瓶(袋)完成後用乾淨毛巾將容器璧擦拭乾淨,容器口蓋上透氣蓋或用棉花塞緊。
7.3 滅菌
宜高壓蒸汽滅菌,0.105Mpa 121℃下滅菌180min。常壓滅菌100℃±1℃滅菌12h。
7.4 接種室消毒
同6.3。
7.5 原種接種
7.5.1操作方法
在超淨工作檯或層流罩內,按照無菌操作要求,用接種工具將母種切取成8mm~10mm的菌種塊後迅速轉轉移到原種培養料表面上,或放入培養料接種孔內,蓋上封口物,轉接結束。1支母種管轉接不超過20瓶(袋)原種。接種後應及時貼上菌種標籤,註明菌種名稱(代號)、接種人、接種日期。
7.5.2 培養及保存
原種應在24 ℃±1℃,空氣相對濕度55%~65%,CO2濃度2000ppm±50ppm下避光培養。滿瓶後的原種應儘快使用,在不超過25℃、空氣相對濕度50%~70%、避光室記憶體放不超過14 d。4℃下貯存不超過45d。
8 栽培種製作
宜在超淨工作檯或層流罩內,按照無菌操作要求,用接種工具將瓶(袋)口的老化菌種塊去掉,取出2 cm見方的菌種塊迅速轉轉移到栽培種培養料上,蓋上封口物,轉接結束。依次操作剩餘的菌種袋。1瓶(袋)原種的轉接量不應超過50瓶(袋)。接種後應及時貼上標籤,註明菌種名稱(代號)、接種人、接種日期。
栽培種應儘快使用,在溫度不超過25℃、相對濕度50%~70%、避光的室記憶體放不超過15d。在1℃~6℃下貯存時,貯存期不超過45d。
9 液體菌種製作
9.1 菌種活化
取5mm見方秀珍菇母種接種於90mm PDA培養平板中央,於25℃恆溫培養7d。
9.2 一級液體菌種培養
250mL三角瓶內分裝100mL液體培養基,滅菌冷卻。取1.5cm見方母種分割成為1mm見方菌種塊,通過無菌操作接種於前述三角瓶內,於25℃、150r/min~200r/min下振盪培養7d。
培養基配方: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腖1g~2g、KH2PO4 0.1g~0.2g。
9.3 二級液體菌種培養
按10%接種量將一級液體菌種接種於發酵罐內,通氣量4.0 L/min,轉速 200r/min~350 r/min,25℃下培養7d。液體菌種宜現做現用。
培養基配方同9.2。
10 菌種質量要求
應符合 GB 19172-2003 的規定。
11 抽樣及菌種質量檢驗
各級菌種的檢驗規程按NY/T 1846-2010 的規定進行。
各級菌種中雜菌及害蟲的檢驗按NY/T 1846-2010的規定進行。
12 菌種的標籤、標誌、包裝、運輸及貯存
按GB 19172-2003 的規定進行。
13 栽培技術要求
13.1 菌種選擇
宜選用種性明確,經過兩個以上生產周期試驗,適合於當地氣候條件的秀珍菇品種。
13.2 產地環境
秀珍菇產地環境場地環境應符合NY/T 391-2013的規定。生產用水應符合GB 5749-2006的規定。
13.3 栽培季節
具有周年生產條件的,其栽培季節不限。不具備周年生產條件的,菌包製作季節宜在每年1月~4月,出菇季節為5月~10月。
13.4 栽培基質
栽培基質配方參照附錄C執行,基質原料要求應符合NY 5099-2002 和NY/T 1935-2010 的規定。添加劑的種類、用量和使用方法應符合NY 5099-2002 和NY/T 1935-2010 的規定。
13.5 制袋
13.5.1 拌料
先將栽培基質各原料(乾)混合均勻,再按料水比1∶1.1~1:1.3充分拌料,使培養料的含水量為60%~70%,pH值調節為7.0~8.0。
13.5.2 裝袋
宜選用36cm×18cm×0.005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膠袋,使用裝袋機或手工填充栽培基質,高度20cm,重量1500g±100g(濕重)。裝袋完成後將菌袋外壁擦拭乾淨後,用套環、無紡布過濾片和透氣蓋封口。栽培基質應在4h內完成裝袋,避免時間過長導致培養料酸化。
13.6 滅菌和接種
13.6.1 滅菌
裝袋完成後應立即滅菌。宜按以下程式進行高溫蒸汽滅菌:排氣2次後,105℃ 30 min,115℃ 30 min,121℃ 120 min,燜置30 min。若滅菌器滿負荷時,121℃保壓延長至180min。若採用常壓滅菌,溫度應在4 h內達到100℃,並100℃保溫16h~18h。
13.6.2 接種
接種前應對接種室、接種箱採用藥物、紫外線或臭氧進行消毒處理。藥物選用及消毒方法見附錄B
栽培料溫度應降到28 ℃以下方可接種。操作按NY/T 528-2010規定進行。
每瓶(袋)栽培種的轉接量不宜超過50袋。液體菌種接種量為10mL/袋。
13.7 菌絲培養
13.7.1 培養環境
培養室應保持清潔、乾燥、遮光、通風,保溫性能好。
13.7.2 培養方法
宜採用層架式發菌。培養條件同7.7。接種後每5d~7d檢查一次,污染的菌包應及時無害化處理。菌絲滿袋後應繼續在同等條件下後熟10d。
13.8 出菇
13.8.1 菇房要求
菇房應清潔乾淨,通風良好,有散射光,可調節溫度和空氣濕度,1m範圍內不得有雜草。
菇房兩側安裝出菇格線架,中間宜設定1m寬主通道;在主通道垂直方向設定菇架,每排菇架前後間距宜不少於1m。
13.8.2 出菇條件
出菇房溫度宜控制在16℃~30℃,最適溫度22℃;CO2濃度不宜超過2000ppm;空氣相對濕度80%~90%。宜用LED燈帶(白光)每8h 補光1次、每次時長30min。
13.8.3 催蕾與出菇管理
13.8.3.1 催蕾
菌包後熟後,移至菇房環割開袋,採用低溫和水分刺激進行催蕾。先將菇房溫度調節至14℃±1℃處理24h後將菇房溫度調節至25℃±1℃,用霧狀水噴灑袋口,直至有水滴滴下。
保持菇房濕度75%~85%,CO2濃度1000ppm以下,用LED(白光)每8h補光1次、每次時長30min。
13.8.3.2 出菇管理
袋口出現牙籤大小的菇蕾時,將CO2濃度調至2000ppm~3000ppm。菇柄長度達到3cm後,將CO2濃度調至1000ppm±50ppm。菌蓋達到1.5cm時,應霧狀補水至水滴滴下。菌蓋達到4cm時即可採收。期間補光,方法同12.8.2。
13.8.4 轉潮期管理
待前一潮菇出菇結束後, 清除菇根,霧狀補水至水滴滴下。轉潮期菌絲培養條件同7.7。菌包經過10 d~25 d的菌絲再培養後方可以進行下一菇潮的催蕾出菇,催蕾條件同12.8.3.1,出菇條件同12.8.3.2。
14 病蟲害防治
14.1 主要病蟲害
常見病蟲害主要有黃枯病、木霉、毛霉、鏈孢霉和菇蠅、菇蚊。
14.2 對病蟲害的防治
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做好場地清潔消毒處理的同時,對木霉、毛霉和鏈孢霉感染菌包應及時無害化處理;加大菇房的通風量和菇房內部的空氣循環,減輕黃枯病危害;懸掛黃色粘蟲板或藍色粘蟲板誘殺菇蠅和菇蚊。
15 採收與分級
當菌蓋達到4 cm即可採收,按表2所列標準進行分級。
表2 永川香珍鮮品感官要求
項目 指標
AA級 A級 B級
色澤 菌蓋灰白色至灰褐色
氣味 具有秀珍菇特有的菇香,無異味
形態 菌蓋呈匙形至扇形,菌柄直,菌蓋厚實,邊緣稍有內卷,不開裂 菌蓋近匙形或呈扇形,菌柄稍直,菌蓋較厚實,邊緣平展,不開裂 菌蓋呈扇形至半球形,菌柄稍直,菌蓋薄,邊緣稍有上翻,有少量開裂
菌蓋直徑,cm 4.0~6.0 7.0~8.0 ≤4.0,≥8.0
菌柄長度,cm 4.0~6.0 3.0~5.0 ≤3.0
碎菇,% 無 無 ≤5.0
附著物,% 無 無 ≤0.5
蟲傷菇,% 無 無 ≤2.0
雜質 無
附 錄 A
(規範性)
永川香珍常用原種和栽培種培養基及其配方
表3 表A.1 永川香珍常用原種和栽培種培養基及其配方
培養基種類 配 方
棉籽殼培養基 棉籽殼83%,麥麩15%,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65%。
木屑培養基 雜木屑78%,麥麩2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65%。
混合培養基 棉籽殼58%,雜木屑20%,麥麩2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65%。
附 錄 B
(規範性)
永川香珍生產環境、接種器具可選用的化學消毒劑
表4 表B.1 永川香珍生產環境、接種器具可選用的化學消毒劑
名 稱 使用濃度 施用對象 使用方法
乙 醇 75% 手、接種工具,接種操作台面,原種瓶表面等 浸泡或塗擦
二氯異氰尿酸鈉 每m3使用4~8 g 培養室、無菌室、接種箱 點燃煙燻0.5 h
每7 L水使用10 g 場地、菇棚、床架 擦拭或噴灑10 min,現配現用
酚皂液(來蘇兒) 0.5%~2% 無菌室、接種箱、栽培房及床架 噴霧
1%~2% 皮膚 塗擦
3% 接種器具 浸泡
新潔爾滅 0.25%~0.5% 皮膚,不能用於器具、培養室、無菌室、接種箱 浸泡、噴霧
漂白粉 10% 接種工具、原種瓶表面等 現用現配,浸泡
1% 栽培房和床架 現用現配,噴霧
硫酸銅/石灰 硫酸銅1 g、石灰1 g、水100 g 栽培房和床架 現用現配,噴霧、塗擦
附 錄 C
(規範性)
永川香珍常用栽培基質及其配方
表5 表C.1 永川香珍常用栽培基質及其配方
序 號 配方內容
配方一 雜木屑38.5%,棉籽殼 38%,麥麩15%,玉米粉5%,石膏2%,石灰1.5%。
配方二 棉籽殼50%,雜木屑36.5%,麥麩10%,石灰1.5%,石膏2%。
配方三 木屑58.5%,棉籽殼28%,麩皮10%,石灰1.5%,石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