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八大怪

永和八大怪

山西永和縣地處呂梁山脈南麓,黃河中游東岸,晉陝兩省之交。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人類居住,西漢置縣。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勤勞樸實的永和人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和八大怪
  • 地區:山西永和縣
小孩睡覺捆起來,窩窩蒸成:“朝王板”,餃子皮兒不用擀,婆婆原來是奶奶,窗戶玻璃安在外,一張厚饃焙一天,“炸麻花”長在地裡面,大門樓兒斜著蓋,

小孩睡覺捆起來


永和農村,普遍流行小孩“睡搖車”。這種搖車用木料做成,長2.5尺,寬1.2尺-1.5尺,中間著地,兩頭翹起,上頭較窄,下頭較寬,下頭部分留有手柄。睡覺時,將小孩放在搖車上,然後用布繩將孩子和搖車捆在一起,防止翻身時掉下來,或者睡醒時,大人不在,小孩自己爬起摔在地下。將小捆好後,大人抓在手柄上下搖動,搖車便這頭翹起,那頭落下,小孩在搖車上悠悠忽忽,很快便睡著了。
據考查,小孩睡搖車有三大好處:一是入睡快;二是比較安全;三是仰臥睡覺,後腦勺著枕頭,不會生後腦突起的現象。

窩窩蒸成:“朝王板”


在全國各地,窩窩頭大都呈塔狀,即上尖下大的圓錐體。而永和則是長條形,酷似舊王朝時期大臣見皇上時手中拿著的笏,民間俗稱“朝王板”。吃時,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食量隨手掰下一塊。所以在永和窩窩不稱“個”而稱“條”。素有“窩窩一條,開水一瓢”的說法。

餃子皮兒不用擀


在我國北方,逢年過年都要吃餃子。做餃子時將面和勻和到,然後搓成細圓條,再用刀切成核桃大小的面塊,然後用小擀麵仗擀成薄薄的圓形麵皮,放上餡,用手捏成。而永和餃子皮不用擀麵仗擀,而是用兩隻手捏,當地人叫“套殼殼”。“殼殼”呈半圓體,恰如皮球的一半。然後放進去餡,用手捏住即成。這種殼殼,由於本身就是個容器樣,因此,放餡比較多,捏時也容易。

婆婆原來是奶奶


永和人將祖母叫“婆婆”,這恐怕在全國也是少見。一次,永和一位經商者家中來了外地一個朋友,這位經商者向朋友介紹家中的成員:“這位是我爸”。朋友立即說:“伯父你好。”“這位是我媽”。朋友又說:“伯母你好。”“這位是我婆婆”。朋友怔在那裡不知如何稱呼,悄聲問:“你說的那位婆婆究竟是你什麼人?”經商者答道:“是我奶奶呀”朋友才恍然大悟:“啊,婆婆原來是奶奶!”

窗戶玻璃安在外


窗戶的玻璃一般安在窗子內部,如有人從窗戶入室,非得敲碎破璃不可。但永和窗戶的玻璃卻安在窗子外部。如果有人想從窗子上入室,只要拔去固定玻璃的小釘子即可卸下玻璃。2000年,省設計院的總工程師來永和縣檢查文化站建設情況,他一眼便看出這一問題,當即指出:“窗戶玻璃安錯了,應該安在內部”。永和同志回答:“永和縣的建築物玻璃都安在外面,不信你可以到別處看看。”這位總工又看了附近幾處建築物,果真如此。於是笑著說:“這真是一大怪呀。”

一張厚饃焙一天


永和農村,人們喜歡吃“厚饃饃”。這種厚饃,不是用鍋蒸出來的,而是用火焙出來的,製作這種厚饃饃,先要將白面和好,面要硬,然後揉勻,在面里放上鹽、芝麻等佐料,擀成2-3公分厚的圓餅,大者如同臉盆,小的如同碗口,然後放進一口舊式大鐵鍋內用微火焙。這種鐵鍋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可盛下一擔水;二是厚。鍋沿大約有半公分,把厚饃饃放進去後,用柴火慢慢地燒,不能用急火,否則會出現外焦里生的現象。因為饃很厚,火又不能急,因此,焙成一個厚饃饃,往往需要一天的時間。厚饃饃在鍋里連烤帶捂,慢慢地熟了,從外表看不黃不焦,好像生面一樣,可實際上已成熟食,由於面硬又厚,還夾帶著芝麻鹽之類,吃起來既香又耐嚼,較長時間不會霉壞,是外出者攜帶的理想乾糧。

“炸麻花”長在地裡面


提起“炸麻花”,差不多人人都會認為是用白面搓成後再在油鍋里炸出來的,可是在永和“炸麻花”卻是生長在地裡面的一種多年生的野生植物。
這種叫“炸麻花”的野生植物成叢生狀,葉子又細又長,每到秋天,在叢生的葉子中間便會生長出一根根莖來,在莖的頂部,開出一簇簇碎小的白色花朵,猶如野生小蒜的花一樣。人們將這些碎小的花兒摘下來,或搗碎捏成花餅涼乾,或陰乾後裝進瓶子裡待用。在做飯或做有時將油燒熱,把花餅或花朵放進油里一炸,立即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做出來的飯菜聞著噴噴香,讓人饞涎欲滴,吃起來更是清香滿口,回味無窮。

大門樓兒斜著蓋


永和家衣修窯蓋房時,十分講究坐字,窯房不能正方向修建,一般都要根據主家的姓氏確定在什麼字上,朝那個方向偏,偏多少。而大門樓也講究坐字,一般也要偏一些,比如大門朝東開吧,那么,大門樓要修成朝東南或東北方向,這樣修出的大門樓都是斜著的。如果那家的大門樓是正方向開的,那么,主家一定要在院內再修一個照壁遮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