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水鱉子
- 別稱:鱟蟲
- 界:動物界
- 綱:鰓足綱
- 目:背甲目
- 分布區域:歐洲和北美,中國
簡介,發展,
簡介
水鱉子的大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柔軟靈活。長尾巴成叉狀。體長大約有100毫米,共分成約40節,還有些葉子一樣的附屬肢體。有些肢體多達70多對。水鱉子是典型的水底棲居動物,主要食有機體的碎屑,或者捕捉小的水生物和它們的幼蟲。卵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怕乾旱,池塘水和湖水乾枯許多年以後它們的卵還會存活,等有水以後還會孵化出來。
在1991年前後,在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北埝鄉中學院內的一建房取土形成的土坑內,因連續降雨坑內積蓄大量雨水,在此坑內發現大量類似圖片中生物,有好事同學撈回家中,長輩們叫其“血簸箕”,因為它長得與過去農村用的簸箕相像,並且用手一按會冒出紅色液體。
發展
取暖工具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步提高而不斷得到改進,從最初的大火盆、火爐,演變成小小的手爐,民國之前留下來的很多精品儼然成為供人們鑑賞的藏品。之後又出現了各種材質的“水鱉子”,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膠皮製成的暖水袋,但功能還是一樣。今天,雖然高樓里的電暖、水暖已經讓人們生活擺脫了天寒地凍,但在普通人家,由於其小巧靈便,人們還是喜歡備著一個這樣的暖水袋。
也有稱它:“湯婆子”、“水捂(需核實)子”的陶瓷製品,20世紀70年代初以前繼銅水鱉子後普遍使用,比起銅水鱉子來,價格相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