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urius。聖槍十三騎士團副首領,黑圓桌第十三位(dreizehn)水銀之王(Mercurius)。
被譽作最接近世上真理的魔術師 Hermes Trismegistos(ρμ Τρισμγιστο),亦以 Comte de Saint-Germain、Michel de Nostredame、Paracelsus、Johann Georg Faust Johann Georg Faust、Christian Rosencreutz、Albertus Magnus、 Alessandro Cagliostro、Carl Ernst Kraft等名行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丘利(Mercurius)
- 外文名:Carl Kraft、Albertus Magnus、Johann Georg Faust……等
- 身高:?
- 體重:?
- 大阿爾卡那:魔術師
- 占星術:水星
- Rune:超越
- 類型:特殊發現型
- 位階:流出
- 聖遺物:賢者之石
- 別稱:水銀之王、水銀之蛇
角色,流出,神咒神威神樂,“理”,
角色
創造出黑圓桌(Schwarz Tafelrunde) 與永劫破壞(die Ewigkeit)的魔術師、鍊金術師(Alchemisten);亦是將原來僅是菁英將校們趣味消遣的騎士團變成魔人軍團的黑慕。
身為超越者,是團中唯一與首領同格的存在,亦是其至親好友。 對一切團員而言,是亦師亦父般的存在。 然而,卻被除首領之外的全數團員激烈地憎惡、恐懼、忌避,是幾近「希望將其存在抹削」般禁忌的人物。
異常且病態地為團員們所畏怖,團中只有首領與 Berlichingen 能與之當面相談,連 Samiel 與 Schreiber 亦對其敬而遠之。老一輩的團員對 Mercurius 的力量抱有劣等感,為超越
其而奮不顧身。
來歷、經歷,一切不明。在 61 年前柏林淪陷時離開騎士團,至今行蹤不明。
本名:赫爾墨斯·特里斯墨格圖斯(Hermes Trismegistos)
大阿爾卡那:魔術師
占星術:水星
Rune:超越類型:特殊發現型
位階:流出
聖遺物:賢者之石(賢者の石/lapidis philosophorum)
吾醉戀於汝,花矣(貴女に戀をした、花よ)!
究極十四歲(中二病),Dies世界神級自我中心三巨頭之一·水銀之蛇,超變態Neet,黑圓桌之師,在憂鬱和煩悶程度上無人可及,將聖槍十三騎士團變為魔人軍團的黑幕,不是自己想死就絕對不能打倒的最終Boss,作者言,“(對於筆下人物不幸的人生)在此用方便的語言作結——Carl Kraft(水銀之化名)去死。”
Dies世界真正真銘的“神”,第四天,“座”之主,現存世界的創造者,無限平行宇宙之支配者。其人對生命的定義為“將未知變為既知之作業”,卻在無限次的永劫回歸中將一切都變為既知而絕望,因此同萊茵哈特·海德里希許下“見到未知”之約定,與之創立了聖槍十三騎士團。
真相是,其於早已不知何時何地的某個時間、某個世界中,邂逅了永遠停留於黃昏沙灘上的少女——後來的第五天·黃昏之女神瑪麗。天生便已達到“流出”位階的少女,其資質令人震驚,若說常人的魂魄是一束薪火,瑪麗的靈魂便是太陽,但重要的不是這個。——水銀之蛇對孤獨的少女一見鐘情,決意令少女成為取代自己的“神”,而自己的結局便是死於成為“黃昏之女神”的瑪麗懷中,除此以外的結局,其人決不承認、決不接受,《Dies Irae》故事之開篇、結末,不過是其人將身為“求道神”之少女變為可以掌握“座”之“霸道神”,然後設法讓少女取代自己的物語。
流出
詠唱——
生死剎那之際·見證未知之結末(生と死の剎那に未知の結末を見る/Vive memor mortis·Acta est fabula):
武器、言語,皆為傷人之武械(et arma et verba vulnerant Et arma)。
順境與友,欠乏試友(Fortuna amicos conciliat inopia amicos probat Exempla)。
命運薄情。所與之物,隨即索回(Levis est fortuna: id cito reposcit quod dedit)。
命運非唯自身盲目,更常令受助者盲目(Non solum fortuna ipsa est caeca sed etiam eos caecos facit quos semper adjuvat)。
思慮之間,應稍混愚直。偶爾失去理性,亦有所獲(Misce stultitiam consiliis brevem dulce est desipere in loco)。
食之、飲之、戲之,死後無快樂可言(Ede bibe lude post mortem nulla voluptas)。
生死剎那之際·見證未知之結末( Vive memor mortis· Acta est fabula)。
超新星爆發:
憤怒者也,是即轉瞬之瘋狂(Ira furor brevis est.)。順應自然(Sequere naturam. )。
巨引源:
凡人如斯,往繁星逝矣(Sic itur ad astra.)。縱為峻法,峻法亦法(Dura lex sed lex. )。
暗黑天體創造:
恐懼緊接希望之後(Spem metus sequitur. )。歡喜學習(Disce libens.)。
偉大十字(Grand Cross):
知神者敬神(Deum colit qui novit.)。黃金之中庸(Aurea mediocritas.)。
基本粒子間時間跳躍·因果律崩壞(Elementary particle - Time paradox):
自始至終(Ab ovo usque ad mala.)。時間送去一切(Omnia fert aetas.)。
簡介——
“水銀之蛇”之流出位階,霸道神。
此流出即為掌握Dies世界的第四天之理,不二之神法“永劫回歸”。
如上所述,因其渴望“只要不得到自己認同的結局(死法)就絕不承認”、“只承認自己死於‘黃昏之女神’瑪麗懷中的結局”,由此無限回歸而上演一幕幕的“恐怖劇”,絕對不能被打倒的最強存續之“理”。
其悖論在於,只要“水銀之蛇”位於“座”上,則即使其人不慎被殺,“永劫回歸”依然啟動,將一切回歸,繼而“水銀之蛇”便可先發制人,改寫“恐怖劇”之劇本,清除事態發生之一切因子。
若欲阻止此人,則非將其驅離“座”不可——然則,若將其打倒而欲占據“座”,則“永劫回歸”必定先行發動,一切回歸,劇本改寫,與“水銀之蛇”為敵者必死無救。
另一方面,欲如“水銀之蛇”本人一般自不受“永劫回歸”所影響的外部而來將“座”之主宰打倒,亦無可能。“
水銀之蛇”早已將“座”之機能破壞重置,令其支配全部的多元時間&多元平行宇宙,因而其流出囊括無限平行宇宙之總軍,絕無逃離“永劫回歸”之可能——非是其人刻意讓賢求死,則無以擊敗其人;單純以力相抗,“黃金之獸”、“永遠的剎那”亦將一敗塗地;本篇中其人之戰敗,無非由於“黃金之獸”乃其“自毀衝動”,而瑪麗又在一旁,故而故意撞上刀口完成願望。
詠唱典出《拉丁語格言集》。
神咒神威神樂
第四天——水銀之蛇·永劫回歸
從別的宇宙&時間軸飛來的怪物“水銀之蛇”所擁有的理,“只要不得到自己認同的結局(死法)就絕不承認”,將所掌握世界的時間無限次倒帶重來的作弊能力。同前面三位僅僅局限於單一時間&單一宇宙的“神”不同,“水銀之蛇”將“座”的結構和機能破壞並重構,令其能夠支配全部的多元時間&多元平行宇宙,故其流出囊括無限平行宇宙之總軍,乃支配領域遠凌於過去三位以上之“中興之祖”。
在“水銀之蛇”的治下,人死後便回歸母體子宮,永遠重複自身獨一無二之人生,對於人生幸福者來說固然美滿,但對於人生不幸者而言,則無異永劫不止之地獄,故此理亦有“牢獄”、“收容所”之別名。
但單純以存續能力而言,堪稱歷代無可匹敵之治世,事實上,即使“水銀之蛇”在近乎不可能的事態下被擊斃,只要未能滿足其“死於‘黃昏之女神’瑪麗懷中”之渴望,其流出“永劫回歸”仍將啟動,將一切事態拉回原點,繼而“水銀之蛇”便可提前清除事態發生之因子,將危險扼殺於未然——在正史中,第六天求道神波旬便在永劫回歸的能力面前便直接被清除,而“水銀之蛇”清除波旬發生之因子的歪曲則造成了故事從瑪麗Root歪曲為玲愛Root。
“理”
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或稱相同事務之永劫回歸(Ewige Wiederkunft des Gleichen)。是為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所提倡之思想。究其世界觀,經驗並非僅有一回,而可藉超人(Übermensch)之意志無線永劫地重複某一瞬間。尼采於其著書『視之,此人!(Ecce homo)』中論述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為「蓋為可達之最高肯定形式」。
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系尼采後期思想之根乾,首次提倡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以「時間(Zeit)無窮,物質(Materie)有限」為前提,世界為無窮時間中以有限物質所組合而成,現今世界亦存在於過去,未來亦將如出一轍。尼采(Nietzsche)視此世界為圓環構造,故非單純存在論,亦與自由意志(freier Wille)議題牽連。
凡論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萬物齊同,不經終末而超越時空。故其無所謂於世界終末獲得救贖之樂觀主義(optimism)成分,但亦非所謂厭世觀(pessimism)思想。在除去終末思想之際,亦將人類自為了果報而刻意端正言行之偽善中解放,否定終末、來世,著眼於現世,肯定當下。無論世界巡迴幾度,熱望現在這個瞬間,是輕視「死後」而強烈肯定「現生」之思想。故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是唯有不去疏離此生之超人(Übermensch),方可容納之思想,系存在、意志與自由之境界。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並非單純的宿命論,而是依自由意志所招來之世界的根源法則。
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在強烈肯定生的同時,亦示唆一回性之連續。其絕無轉生思想中前世、今生、來世之差異,即便再來一回,亦如紀錄媒體般地重複相同的人生境遇,反覆永劫。是以不去否定自己的人生,不逃避現在,強烈地肯定當下的人生。
肯定現在這個瞬間的態度,是即成為超人(Übermensch)之法門,亦是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之根乾。此思想認為一切善惡、優劣,皆為人類主觀,沒有絕對善惡,亦無相對善惡。就其位於價值相對主義之極限而言,類似於佛陀之諸行無常( 〉 )、諸法無我(〉 〉 ),亦接近莊子之萬物齊同論。就此觀之,比起西方歌誦絕對正義之基督教思想,更接近於東方常見的思想體系。
但尼采(Nietzsche)亦否定佛教之消極諦觀,強調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是積極能動之思想。正因一切平等且毫無價值,由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既無終末亦無始源之絕對虛無主義(Nihilismus)下,得以覺醒命運愛,具有自需無中創造新價值、確立新價值之強烈意識者,方是尼采(Nietzsche)所提倡之超人(Übermensch)。正因拘束、傳統、秩序盡皆空虛(Omnia vanitas),才能自此創造種種新價值、新秩序。
Dies Irae 作中,永劫回歸(Ewig Wiederkehren)為掌握世界絕對法則之神法。總總個人皆為唯一無二之己身,永劫重複唯一無二之人生。亦即,人若死亡,則回歸母體子宮,再度反覆同樣人生之世界觀。於此法則之下,所謂既知感,是即知覺過去生之所為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