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水部,尚書,水部尚書,
水部
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西漢少府下設都水長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國魏置水部,掌航政與水利,主官為水部郎中。兩晉、南北朝尚書有水部一曹,主官為尚書水部郎,掌有關水道政令。歷晉、宋、齊、後魏、北齊並有水部郎中,梁、陳為侍郎。後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時以水部為工部四司之一,此制度一直沿用至宋。隋設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代工部內設水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司津濟、船艫、渠梁、堤堰、溝洫、漁捕、運漕、碾磑之事,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明、清改為都水司,掌有關水道之政令。水部亦一直相沿為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參閱《通典·職官五》、《歷代職官表》卷二。
尚書
東漢政悉歸尚書台,各曹尚書地位更見重要,其主客尚書令至成為總攬事權的貴官。時尚書分掌各曹,官名只稱尚書,不冠以某曹名義。漢靈帝任梁鵠為選部尚書,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晉增為六曹。後尚書台改名尚書省,曹改稱部,列曹(各部)尚書遂為貴官。隋以後尚書為六部長官。隋、唐正三品。明正二品。清未增設外務、郵傳等部,主官亦稱尚書。宣統三年,始改尚書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