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口

水道口

鞏義市水道口村,農業部美麗鄉村試點村,河南省文明鄉村、河南省衛生鄉村、河南省環保生態鄉村。全村地形為一山一水五嶺五溝, 一山為佛山,一水為嗲河,五嶺為:佛抱嶺,龍頭嶺,龍眼嶺,龍身嶺,龍尾嶺。五道溝為:鳳仙溝,水源溝,福報溝,泉水溝,龍吟溝。

水道口村,距新中原西路2公里,距310國道3公里,據新規劃的310國道0.5公里,南北距新規劃的滎陽洋橋到鞏義涉村省道0.3公里,位於鞏義市和滎陽市交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道口
  • 外文名:shuidaokou
  • 行政區類別:村級
  • 所屬地區:河南省鞏義市
  • 地理位置: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
  • 著名景點:佛山、神水泉 
  • 榮譽稱號:中國康體養生休閒度假最佳目的地的 
概況,名字由來,佛山,未來規劃,

概況

水道口村自從2013年被農業部評為美麗鄉村試點村後,備受矚目。2013年以來,鞏義市政府在河南省新農村引導試點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圍繞試點要求,結合村域現狀,實現五規合一,計畫把水道口村規劃建設成為養生、養老、旅遊度假勝地。
2016年以來,鞏義市政府在河南省新農村引導試點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圍繞試點要求,結合村域現狀,實現五規合一,計畫把水道口村規劃建設成為養生、養老、旅遊度假勝地。把美麗鄉村變成全域旅遊景點,為集體經濟提供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再反哺支撐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注重“造血功能”的旅遊扶貧模式下,水道口村已然成為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好榜樣。

名字由來

水道口村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一是據史料記載,源於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因為水道口從佛山發源了一條河叫嗲河,成篆體“水”字形分部流向,一條主河道,四條附河道,蜿蜒東流,型似篆體“水”字,最後匯入主河道小關河,老子云游至此,感慨萬千,曰:“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又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因為小篆的“水”字像太極的八卦,有陰有陽,老子感嘆天工的自然造化,故稱此地為“水道口”,意思為有水,有道,又是源頭出口。
另一種說法當地人傳說為,“有一條河稱之為水,有五道嶺稱之為道,景色有口皆碑口口相傳,故稱“水道口”。
還有一種傳說為當地有一道水溝,四季河水不斷,感慨“水到渠成”。當地人多年來一直此地為“水到口”撰念成“水道”因為此水發源在此,稱為“口”,稱此地為“水道口”。
後行政區劃結合次三種說就把此行政村叫做為“水道口村”。

佛山

佛山,從漢代開始曾更名過伏兒山、夫人山、雲夢山,伏山,雲蒙山,夫婦山,今行政地域名字為佛山。全山山頂為紅石,山腰為青石,山腳周圍為黃土質。佛山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海拔676米,分為主峰【佛頂】,頭道山【佛肩】,二道山【佛身】,山腳【佛足】。是鞏義東部的最高的山峰。
佛山,主峰坐西北,面朝向東南,成懷抱型走勢。轄五嶺:佛抱嶺,龍頭嶺,龍眼嶺,龍身嶺,龍尾嶺。環五道溝:鳳仙溝,水源溝,福報溝,泉水溝,龍吟溝。一條小河從山腳發源,匯入小關主河道,多年以來當地人一直叫嗲河,不知何故,可能與當地的口音有關。
佛山,主峰【佛頂】山頂,占地約5000M2,具明嘉靖《鞏縣誌》曰:“佛山山頂鐘鼓樓,早晚奏響,傳800里”,當地人一直相傳原來山頂有口大鐘,文化大革命年間被毀,山頂現存泥土中,還可隱約看見精美的青磚綠瓦殘片,足可見正當年鐘鼓樓的氣勢雄偉。據記載山頂原來的鐘鼓樓最早建於明嘉清年間,清康熙三十五年重修。山上現存有明清時修築的紅石寨牆,稱佛山平安寨。現存為近年又重修的廟宇,為神師廟和文昌閣。
佛山,據記載和傳說,得名於漢武帝劉秀當年為感恩左夫人在雲蒙山救命之恩,封此山為佛山,封左夫人為娘娘。舊縣誌載:“佛山在縣(老城)東南三十里,傳說漢光武經此納左氏夫人,後左氏夫人終於此山,”故名。明嘉靖《鞏縣誌》曰:“夫人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漢光武帝經此納左氏夫人,後左氏夫人終於此山,稱為佛山,故名。”清乾隆十年《鞏縣誌》載:“漢相項董二墓、漢將岑彭墓俱在。”
據傳說和歷史記載,東漢京都在洛陽,12台官為何來此議事。大概也都與東漢光武帝的傳說有關。據傳劉秀更始起兵前往南陽時,路過此山,一時饑渴難耐,適遇一女子提著一罐麥仁粥往農田送飯,就上前求食。此女打量一番,猶豫了一下,然後毅然遞給了他。劉秀食畢,精神倍增,請問女子姓名,稱願納為夫人。女子不卑不亢地答道:“俺姓左(也有的傳說姓曹),家住此地。我知道你處境危急,不可久留。”說完飄然而去。劉秀見她美麗善良,且通情達理,非常心儀,但軍情緊急,無暇顧及,只得匆匆南行。後劉秀平定莽亂,稱帝洛陽,處理國事,日理萬機,每日山珍海鮮,卻食不甘味,總覺得是御廚不用心烹調,連殺三個廚師。老將軍姚期諫道:“御宴還不如麥仁粥乎。”光武帝這才又想起了伏山左氏女,就命一姓項的老臣迎請左女進京封宮。誰知左女怪劉秀無情無義,聞訊躲進伏山的密林中,不肯出來。曠日持久,老臣無法復命,遂自絕於此,後葬嶺上,因稱“項嶺”。此處現存一大土冢,雖修路挖掉了一部分,但仍能看出其規模,據說就是項臣之墓。劉秀無奈,又差馬武、岑彭、杜茂前來召娶,左女仍然不出。馬武心生一計:放火燒山,定能引出。為安全計,他派人在山東坡的一座山神廟內,安放一口大水缸,以備左女避火躲身。誰知林火太大,山石被燒紅,廟宇被燒毀,左氏也死於廟中。劉秀聞知,封村姑為左夫人。後人修復了這座廟,改名叫“火燒娘娘廟”,簡稱“火燒廟”,香火不斷,據記載和傳說娘娘廟東漢時期就有了,最近一次被毀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後稱佛山寺。佛山西坡有“宮院窪”,據說是左氏藏身處;南坡有“娘娘墳”,可能是左氏安葬處。
民間故事“王莽追劉秀”在豫西廣為流傳,被列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從鞏義市文物局獲悉,佛山南坡發現的漢光武帝左夫人墓,為“王莽追劉秀”增添了證據。伏山南坡左夫人冢高約4米,直徑約5米,頂部呈圓環狀突起,南側有明代石碑一通,正面書“漢光武帝左夫人墓”,後面碑文扼要介紹了左夫人墓的來歷。據清乾隆十年《鞏縣誌》記載,“光武左夫人墓在佛山”。據鞏義市文物局文物科長王保仁介紹,此山原名雲蒙山,因讀音謬誤而成了夫人山,今稱佛山。
解放初期,佛山山體被發現石質細膩,是製作磨刀石的極佳材料,採石製作磨石,一時成了當地的主要產業,佛山磨石曾遐邇馳名,但山路難走,交通不便,外銷需肩挑人背。
佛山腳下有座現存的娘娘廟,相傳建於東漢年間,歷經數千年,現存建築為記載為鹹豐和乾隆年間碑文為證;佛山古戲台的文明;袈裟的故事;等等歷史傳說和故事,足夠你聽三天三夜,如果有時間,來聽聽大鼓書藝人演義講評,像喝一杯老酒,像聽一首老歌.......

未來規劃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水道口規劃了國際養生度假區,致力於打造一個農村發展的新標準。
水道口養生度假區由以一山一河,七嶺八溝組成。 一山為佛山,一河為嗲河,七嶺為:瑞福嶺,如意嶺,佛抱嶺,龍頭嶺,龍眼嶺,龍身嶺,龍尾嶺。八道溝為:鳳仙溝,水源溝,福報溝,泉水溝,龍吟溝,臥龍谷,狀元谷,富水谷。
整個度假區由七大系統組成24個區域範圍組成。
7系統包括:1、全域水域景觀文化系統,2.全域基礎設施道路文化系統,3.全域制霧空氣清新系統,4.全域音樂療養系統,5.全域燈光視覺享受系統,6.全域雨水污水垃圾處理系統。7.養生旅遊度假區管理運營系統。
24區包括:1.佛山文化旅遊區,2.國際養生理療區,3.民眾滿意安置區,4.佛泉神水產業區,5.佛山廟會文化商業區,6.佛山禪修養生區,7.嗲河景觀商業區,8.高爾夫運動區,9.莊園文化生活區,10.基督文化教堂區,11.景觀再造休閒區,12.溫泉養生度假區,13.靜頤養生區,14.文化休閒鑑賞區,15.文化教育區,16.土屋特色酒店區,17.人文文化紀念園區,18.健身項目分區,19.土地綜合利用莊園區,20.溝域經濟聯排養生區,21.養老養生健康服務區,22.基本農田綜合利用區,23.林地開發景觀區,24.景區入戶廣場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