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水螅屬
- 界:動物界
- 門:腔腸動物門
- 綱:水螅綱
- 目:螅形目
- 科:水螅蟲科
種屬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
種屬分布
水螅屬約有14種,主要區別在於顏色、觸手長度和數目、生殖腺的位置和大小。廣布於淡水湖泊、河流、池沼中,其中褐水螅為世界廣布種。
形態特徵
水螅屬動物體長由幾毫米至15毫米,最長可達30厘米(1.2英寸),但能收縮得極小。呈白色、粉紅色、綠色或褐色。螅體呈圓筒狀;通常透明,柔軟。體壁由兩層細胞組成,中隔一薄層(中膠層,由無結構的結締組織組成)。體底端稱足或基盤,為附著器官,能分泌粘液,當遇到外界或內部刺激時,均可引起基盤的滑動或翻筋斗式運動。有的種類基盤能分泌氣泡形成氣囊,使水螅自底層懸浮於水面;體另一端為口,食物和殘屑均由此進出,內通腸腔,下端封閉。口的周圍有5~6條細長的觸手。觸手上有成堆的刺細胞。觸手上有成堆的刺細胞。各條觸手能單獨動作,具有行動、捕食和禦敵的功能。外體層可臨時形成兩種生殖腺,分別產生卵或精子,一般雌雄同體。
生活習性
水螅的食物為小型甲殼動物和小魚(如枝角類、劍水蚤)和小魚。行動方式如尺蠖樣或翻筋斗樣(即觸手彎曲接觸附著面,基端抬起,翻過去再附著)。
繁殖
水螅的生殖方法有兩種,①無性生殖,常出現在春夏兩季,由身體長出芽體,芽體逐漸長大後脫離母體,附著發育成另一個新水螅;②有性生殖,多數為雌雄同體,在夏、秋季之間產生性器官。精巢通常位於近口端,呈錐狀、生殖細胞經成熟分裂生出多數精子;卵巢位於同體近基盤一端,呈球狀,每個卵巢中只有一粒卵,成熟後凸出體表。雌雄同體的種類,也須經異體受精。通常精子離開母體,游至另一個體的卵巢受精,經過多次卵裂,發育成原腸胚。原腸胚外有二重膜包裹,外層為角質殼,呈刺狀或盔狀,內層為膠質膜(圖2)。以後脫離母體,沉入池底。它能經受乾旱和冰冷的惡劣環境,待冬季過後,破殼而出,發育為新的水螅體。
此外,水螅具有再生能力,如果切成數段,每段都能再生為一個新個體,也可以嫁接不同來源的兩段,經過調整而變為一個新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