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汽熱裂解化法去除放射性核石墨中的14C》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梁彤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蒸汽熱裂解化法去除放射性核石墨中的14C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梁彤祥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退役核石墨的再生循環是比較有前途的放射性廢物處置方法,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實現14C的淨化。本項目採用水蒸汽裂解原位氧化工藝對退役石墨進行淨化,在研究輻照後石墨內部的14C分布規律的基礎上,研究工藝參數如溫度、氣流量、壓力、氧分壓等對氧化行為的影響,選擇性地將富集在石墨表面、孔隙內表面等處的14C氧化成14CO、14CO2,從而實現放射性石墨的淨化。利用擴散、密度泛函方法等計算,揭示石墨的水蒸汽原位氧化機制和放射性核素14C的生成及演變機制,為核石墨再生工藝的研發提供理論依據及工藝基礎。通過退役石墨氧化行為的研究,建立新的氧化腐蝕模型,為反應堆進水進氣事故安全分析和評價提供技術支持。研究成果對石墨放射性廢物處理、核能可持續發展和學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題摘要
目前國際上約有20萬噸具有放射性的退役核石墨需要處理,採用氧化焚燒、埋藏、碳酸鹽轉化等處理方法,焚燒產生大量具有放射性二氧化碳氣體,埋藏的體積龐大,也存在放射性沾污的問題。高溫氣冷堆作為第四代先進反應堆,今後要得到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核石墨的退役處理。退役核石墨屬於中低放廢物,金屬核素、氚等可以通過高溫處理揮發掉,而14C需要採用氧化方法去除。14C主要集中在石墨表面、孔壁,因此採用微氧化如水蒸氣氧化,可以去除絕大部分的14C,而剩餘核石墨可以實現再生。 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石墨的氧化行為和CO尾氣TiO2催化轉化,摸索石墨微氧化的條件;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輻照對氧化行為的影響;套用密度泛函理論研究B、N摻雜對核石墨氧化行為的影響規律,並探索核石墨抗氧化的途徑;對氧化產生的尾氣進行固化,減少放射性CO2氣體的排放。 主要結果:1,研究了石墨不同溫度氧化的熱力學和動力學,低溫氧化有利於氧化氣體向內部擴散,從而更有利於內部孔隙的氧化,即除去孔隙表面的14C;採用TiO2、CuO實現了CO向CO2的轉變,N摻雜的TiO2納米顆粒更有利於CO氣體的催化氧化;2,利用硼氫化鈉將CO2尾氣固化為炭,實現氣體向固體的轉變,減少放射性氣體的釋放,並且對於14C固體炭的製備具有重要意義;3,理論研究了石墨輻照缺陷對石墨氧化的影響,輻照產生的空位缺陷使得石墨的氧化性提高了十倍之多,這是因為空位的產生降低了空位附近原子的配位數,使得缺陷位置的原子具有高的反應活性,從而降低石墨的抗氧化性。通過氧氣的吸附、氧化產物的脫附等研究,在理論上豐富了石墨氧化的研究內容;4,研究了石墨摻雜B後的氧化性能,摻雜B原子在石墨體系引入一個空穴,主要集中於與B相鄰的三個碳原子上,於是低濃度B摻雜對氧化起著催化作用。而在高濃度B摻雜下,大量B-B鍵的出現是產生抑制作用的根本原因。此外,通過對摻雜體系電子態密度的分析,從根本上解釋了B摻雜後對氧吸附能力、CO脫附能壘的影響,二者存在競爭關係。 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研究內容和成果,發表了被SCI收錄的科技論文11篇;培養2名博士生,3名碩士生。 項目的開展,對於負責人獲得“方大炭素-核研院核石墨聯合研究”重大橫向課題(1200萬)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