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種植文化
- 屬性:一半以上人口是以大米
- 位置: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
- 時期:5000到8000
概述
![水稻種植文化 水稻種植文化](/img/7/08c/AM5IWYmFjMmZDNhBjYjlzN3gjMiVjZ0QWZwIzNyIDO5ITNwkzNmh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水稻種植文化概述 編輯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被《考古》雜誌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要...
在今天很多地理現象的分布是反映出自然、經濟以及文化各因素的綜合作用的結果。 [8] 水田耕種文化。典型作物是水稻種植文化。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
水田耕作文化是農業作業方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旱田耕作文化相對。它的最大地域特性是分布在氣候濕熱,地形較為平坦的地區。主要作物是以生產水稻為主。在中國,...
3、而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稻作文化發源地 編輯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
水稻農業是潮濕的熱帶和副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如水熱條件適合水稻種植,也可擴大到暖溫帶的某些地區。...
“中國南方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早在1萬年前,湖南永州就進行了選種種植。現在保留了1萬年前的水稻種七粒。它的發現並證實是現在已知世界上最近的水稻種。...
米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其含義是人們形成的以大米為主食的文化現象。該文化現象包括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對水稻的種植而形成的生產文化,主要體現在...
有數億的農民已種植水稻為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稻國,產量占世界稻米總產的1/3;同時,中國也具有悠久燦爛的稻文化,悠久的稻作歷史伴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
中國是亞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它與另一個亞洲栽培稻起源地南亞(以印度為中心)是兩個各自獨立起源和演化的系統。中國在玉蟾岩發現的栽培稻穀殼實物和吊桶環發現的...
一九七六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曾發現大約七千年前的水稻顆粒,但沒有發現古水稻田。當時的人沒有掌握灌溉技術,這些稻粒沿著河灘種植,是望天收。二〇〇三年,蘇州...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概述 編輯 在水稻生產早期,萬年人就發明了放紅綠萍選田、打樁排泉、扎草人拒鳥、油茶籽殼磨粉防蟲等原始的水稻栽培管理方法,其中扎草人拒鳥這...
《水稻優質高效栽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庫。本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庫》介紹了科技、文化、法律、生活、市場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如農作物種植、家禽飼養、...
經古籍記載和考古證實,可以看出吳越的相同特徵:一是稻作文化相同,由於氣候地理都適於稻作生長,水稻種植都成為吳越的主業;二是淡水養殖業相同,由於地處水鄉澤國,有...
沙漠水稻(沙稻):是沙漠環境用特殊技術種植的水稻,目前採用沙地襯膜水稻,即沙地襯膜水稻(已經形成沙漠種出高產稻),產品是沙漠大米(沙米)。與旱稻是不同概念。...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水稻在...
例如:根繁殖法、莖繁殖法等傳統方法,試管栽培、大棚技術栽培等現代方法。中文名 栽培 領域 植物學 詞性 名詞目錄 1 栽培歷史 ▪ 玉米栽培 ▪ 水稻栽培 ...
再生稻即種一茬收穫兩回的水稻,頭季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
馴化文化概述 一般認為,農業是從馴化植物開始的,馴化動物為時較晚。馴化工作是人類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它是為了某種目的而種植、保護和照顧某種植物。馴化工作不是...
《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是由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書名 雜交水稻高產...詞條標籤: 文化, 出版物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次...
韓國的稻栽培法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以韓國所謂的“乾畓稻”為例,這種栽培方法類似於中國所謂“旱地育秧”或稱為“水稻旱秧田法”。這種旱地育秧方法至今還在使用...
安徽稻可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2012年以來,積極與農業科研院校合作,通過精心選育水稻優質品種,推廣生態種植技術方法,以“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模式...
耕種,指的是耕耘種植。按照耕種方式,又可分為水田耕種文化和旱田耕種文化。南方地區是水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
五常稻花香大米是黑龍江五常市種植的一種稻花香水稻生產的大米。五常稻花香大米成飯食味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