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碓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0.81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7℃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8.80畝(其中:田149.00畝,地139.80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189.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7.4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70戶通自來水,3戶飲用井水。有73戶通電,有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96%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2戶(分別占總數的85%和85%)。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4輛,機車37輛。
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9畝,有效灌溉率為51.5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0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4.82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10.08萬元,占總收入的12.7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8頭、出欄肉牛18頭、出欄肉羊19頭、出售雞鴨1714隻);漁業收入0.49萬元,占總收入的0.61%;林業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1.98%;第二、三產業收入31.97萬元,占總收入的40.32%;其他收入0.36萬元,占總收入的0.38%,工資性收入1.05萬元,占總收入的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30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建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4.31%)。
人口衛生
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該村有農戶73戶,共有鄉村人口247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16人。其中農業人口247人,勞動力232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漢族、哈尼族、彝族等族混居地),其中漢族97人、哈尼族22人、彝族114人、其他民族1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8人,參合率104.45%;享受低保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水碓河村距離村委會衛生室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該村建有公廁1個,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新平完小,中學生就讀於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60公里,距離中學4.60公里。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96.9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代管,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村組財務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或張榜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根據“雲南數字鄉村網”資料,該村設黨小組1個,與水碓河合為一個黨支部,該黨小組黨員總數8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1人,黨員中男性黨員7人,女性黨員1人。該村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養殖、建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