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石村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3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281戶,人口6683人;全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00畝;水石村年平均氣溫為21.7℃,年降雨量約為2500毫米,氣候特徵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石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外運菜種植、水產和畜牧養殖、建築業和外出務工等,其中農村經濟年總收入為9000萬元以上。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辣椒,藿香,花生,紅薯,四季豆,絲瓜,紅煙(已政策性停產);荔枝(妃子笑、白糖罌),龍眼,黃欖;生豬,三黃雞等。工業加工業方面有毛織廠、蔬果加工。

水石村外部有放雞島、茂名南海旅遊島、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水東灣第一灘、鳳梨山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有水東芥菜、白糖罌荔枝、化橘紅、電白紅心鴨蛋、水東鴨粥等特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石村
  • 外文名:Shuishi village
  • 別名:水石鄉、水石管區
  • 行政區劃代碼:440923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粵西
  • 地理位置:廣東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
  • 面積:4 km
  • 下轄地區:轄32個村民小組
  • 政府駐地:水石綜合市場旁
  • 電話區號:0668
  • 郵政編碼:525429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6683 人
  • 著名景點:九曲蜿蜒水石河、油菜花香春意曉、夏日炎炎嘗瓜果、金秋十月聽稻浪、爆竹聲聲過年例
  • 車牌代碼:粵K
  • 地區生產總值:9000 萬元
  • 主要產業:1.農業:水稻,辣椒,藿香,花生,紅薯,四季豆,絲瓜;荔枝,龍眼,黃欖;生豬,三黃雞等。2.工業:毛織廠、水果加工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飲食,經濟,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名稱來源,沿革,所獲榮譽,風景名勝,蕭氏宗祠,

行政區劃

水石村(水石管理區)隸屬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32個村民小組。根據電白那霍鎮總體規劃(2018-2035),水石村作為那霍鎮三個中心村之一重點建設,區域規劃為南部糧食高產和特色農業區。
水石村
那霍鎮總體規劃

地理環境

水石村位於電白區北部與陽春、高州相鄰,村域毗連那霍鎮石龍村、洋坑村、石塘村,全境以丘陵、河流沉積帶平原為主;東北部及南部水石河環繞,西北部石坦水西河流經,匯入沙瑯江流域;空氣品質佳,天 藍 水 清,小 橋 流 水 人 家。
水石村
那霍水石村地理區點陣圖
水石村
河流環繞,流水淙淙

自然資源

水石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2584毫米,氣候特徵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質多為丘陵紅土壤和河流沉積層。
水石村
自然環境
礦產資源:有鈦、鈷、鉀長石、石英石、花崗岩、高嶺土等。
植物資源:山嶺種有大片的松、杉、桉、樟木、楠木、竹子等經濟林;還有荔枝、龍眼、黃皮、黃欖、楊桃、樹鳳梨、蕉、蔗、木瓜等水果;林業綠化率為86.35%,森林覆蓋率為60.13%以上。
野生動物:現有穿山甲、龜、石蛤、青蛙、鷓鴣、畫眉、烏鴉、火鳩等各種鳥類、蛇類有蟒蛇、過山烏、竹葉青等。家庭飼養動物有牛、豬、雞、鴨、兔、狗、魚、白鴿等。

人口民族

漢族、壯族、苗族、布依族等。以漢族為主,其餘各族多為因工作、婚嫁等原因遷入。日常交流用語為客家話。

飲食

主要美食有:鴨粥、炸河魚、正宗茶油鴨、農家雞、年糕(糖板籺)、端午粽(古粽籺,灰水籺)、粉皮籺、白麻葉籺、糯米糍、鹹湯圓、簸箕炊等。
水石村
年糕小吃

經濟

主要經濟作物紅椒四季豆藿香,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外運菜,水石村農村經濟年總收入為9000萬元以上。近年來,水石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幾年來村委會大力發展調整種養結構,以點帶面增加村民收入。①把民眾種植熱情不高的丟荒田組織起來辦起了兩個蔬菜種植基地,解決當地民工100多人的就業問題,增加了村民收入。②搞好養殖業。有多個大型生豬、禽類、水產養殖專業戶,帶動了地方的養殖戶發展。此外,村里積極鼓勵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鼓勵開班加工廠、組建建築施工隊伍等,實施多元化增收致富渠道。
水石村
水石村種植多種水果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水石村種植的藿香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水石村種植的優質紅薯

交通運輸

附近有三茂鐵路經過,建有那霍站和熱水垌站,全村鄉道已基本完成硬底改造。
汕湛高速主線穿過村莊,並設有出口(距村中心約4公里)。

歷史文化

名稱來源

那霍水石村:【那霍】原為那藿,那霍人民有悠久的種植藿香歷史,因之古有藿田之稱,俚人語言則為那藿,“那”就是“田”的意思,後人為書寫方便,省去了草頭。【水石】指流水與水中之石。因水石村被河流環繞,流水淙淙,河道遍布鵝卵石,水石相擊,聲如洪鐘,因而被人們稱呼水石村,已有久遠的歷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絕,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宋蘇軾《石鐘山記》:“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古詩所言與水石村景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沿革

隋唐時期
水石村隋唐時期為電白區南境。
明朝時期
明朝時屬得善鄉的雙石、立石小鄉。
清朝時期
清朝時屬於沙瑯巡檢司所轄的那藿屯。
民國時期
民國時屬於第四區那霍鄉的水石鄉。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1月,為六區(沙瑯)那霍鄉的水石小鄉。
1953年3月,為十四區(那霍)的水石小鄉。
1958年9月,成立水石大隊隸東風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析東風人民公社,置那霍人民公社,隸屬那霍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撤那霍人民公社,置那霍區,作為15個鄉之一。
1987年4月,撤區置那霍鎮,水石村委會成為那霍15個村委會之一。
1989年9月,水石村委會改稱水石管理區。
2014年4月,由原電白縣那霍鎮隸屬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

所獲榮譽

2002年 被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模範村委會的光榮稱號。
2002年 該村黨支部被省委授予全省十大“模範村黨支部”光榮稱號及全省“三級聯創”活動模範村黨支部
2002年8月 茂名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在水石村召開。
2002年8月 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玉浦要求全省農村基層要對照水石村經驗,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上新台階。
2002年8月 南方日報報導《水石村巨變啟示錄》
2002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批語“水石村是貧困山村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的好典型”
2002年9月 南方日報報導《因地制宜脫貧奔康 茂名掀起學習水石經驗熱潮》
2002年9月 南方日報報導《引 領民眾致富的好班長 水石村黨支部書記官錦初》
2003年7月 《羊城晚報》10日頭條:《電白縣水石村黨支部書記官錦初大得民心》
2003年7月 人民網《廣東茂名市委書記水石村里慶“七一”》
2003年7月 南方網《茂名市領導到水石村農家座談 慶七一商奔康》
2003年7月 茂名政府網《茂名市政協領導率機關幹部參觀水石村》
2003年7月 水石村黨支部書記官錦初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授予“模範實踐‘三個代表’的退伍軍人”名譽稱號,也是全國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四大先進典型之一。
2004年11月 新華網《電白推廣水石經驗爭當小康排頭兵》
2005年7月 水石村黨支部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5年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到水石村調研 強調推進先進性教育活動
2006年6月 水石村代表到廣州參加全省模範村黨支部書記座談會
2006年2月 中共中央先進性教育第五巡迴檢查組組長周敬東一行到水石村調研
2009年1月 水石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村”
2009年12月 國家民政部授予水石村支書官錦初"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榮譽稱號。
2016年 水石村成為茂名市創建文明村的示範點。
2019年10月水石村被廣東司法廳評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
2020年11月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繼續保留該村“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水石村榮譽牆
2024年3月,入選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2024年4月,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

風景名勝

水石村正在開展新農村建設,發展生態農業。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坑利村小組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德徑和大坡園村小組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酒付垌村小組和黃坡村小組之間的田野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大坡、坑利、德徑、聯方小組之間的田野
水石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下轄村)
齊齊奔小康,樓房棟棟,喜笑顏開

蕭氏宗祠

2017年1月6日,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那霍鎮冠福蕭氏宗祠落成慶典在水石村隆重舉行。席開三百桌,宴請到場嘉賓。蕭氏宗族在水石村是第一大姓,該氏族有歷史悠久的規模宏大的宗祠“五鳳樓”,但於1997年建設水石國小被拆除,此宗祠為重建。
【蕭氏冠福支系源流介紹】成化八年,蕭梅軒宗支八世孫蕭秀榮遺孀攜兩子遷陽春鳳南堡,居於林桶寨的山洞中。陽春宗支四世孫蕭悅莊,十七歲成為孤兒,被其父好友官氏帶回電白冠福里(今電白黃嶺官屋村)居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