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753畝(其中:田1931畝,地3822畝),人均耕地1.74畝,主要種植烤菸、白蘿蔔等作物擁有林地36781.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梨、桉樹、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46畝;荒山荒地51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至2010年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802戶通自來水,有78戶飲用井水,有16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9.7%)。有880戶通電,有548戶通
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有66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89%、62.2%和75.48%);安裝
固定電話或擁有
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2戶(分別占總數的61.63%和54.71%)。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有兩個自然村村內主幹道尚未硬化;村內有集貿市場和乘車電。全村共擁有
汽車8輛,
拖拉機4輛,機車17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02畝,有效灌溉率為33.0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4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98戶;建有小水窖15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161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5.5萬元,占總收入的43%;畜牧業收入60.00萬元,占總收入的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15頭,肉牛251頭,肉羊440頭);林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0.4%;第二、三產業收入866.5萬元,占總收入的57%;
工資性收入37.5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13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7.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7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117人,到省外務工30人。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996戶,鄉村人口3420人,其中男性1746人,女性1674人。其中農業人口3376人,勞動力2095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其中彝族3185人,漢族23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574人,占人口總數的17.3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61人,參合率86%;享受低保173人,占人口總數的5.26%。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1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個,人畜混居的農戶725戶,占農戶總數的82.29%。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和白蘿蔔,主要銷往石屏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2.72萬元,占
農村經濟總收入20%。該村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花椒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截至2010年,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464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鎮中學1公里;到2010年底,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5人,中學生485人;全村建有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055.2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4.1萬元,有固定資產7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7個,下設10個黨小組,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黨員112人,少數民族黨員103人,其中男黨員24人、女黨員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轄水瓜沖、水瓜衝上寨、慕善、拖龍黑、嶺崗、白吉期、莫測甸、坡龍山腳、肥嘎、八燈沖10個自然村。
人文地理
石屏哨沖彝族花腰民族民間音樂曲調古樸、風格獨特、豐富,調子的唱詞和唱腔,相傳有70多調。花腰民歌歷史悠久,僅以史書記載推斷,至少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少說也有30多代。花腰民歌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花腰人從小耳濡目染,在花腰民歌的薰陶下長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唱些花腰調子。
花腰民歌是花腰人慶賀節日、祭拜神靈、談情說愛、婚姻嫁聚、喪葬祭祀、喝酒划拳、孩童嬉戲、歡樂舞蹈時所唱調子的總稱,曾經數次參加國內的比賽,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花腰民歌的主要特徵:歌種古老,種類繁多。有情歌、節慶歌、婚假歌、祭祀歌、喪葬歌、酒歌、兒歌、舞蹈歌等等;音樂形態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格。
花腰民歌的主要價值有:第一,花腰民歌通過演唱古老的彝族敘事長詩,而使彝族的文化傳統得以保持和延續,因此,有重要的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方面的研究價值。第二,花腰民歌體現了彝族先民非凡的音樂創造才能。個性鮮明的花腰民歌豐富了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寶庫,是民族音樂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第三,花腰民歌植根於石屏彝族傳統文化中,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民間傳承性,體現著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認同的紐帶,對加強民族團結,建立和諧社會有重要意義。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水瓜沖村委會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超過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有4個村民小組通往集鎮的公路雨天不能通車,有7個村民小組沒有或急需修繕科技文化活動室,水瓜衝上寨村民小組未解決人畜飲水工程;有4個村民小組未改造農網,有5個村民小組未完善街道硬化;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單一,信息滯後。
該村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種植業以烤菸、白蘿蔔、蔬菜為主導產業,以露水草為主的中藥產業和乾果為後續產業支柱;養殖業以養豬為主,以拖龍黑、慕善為重點,開發本地豬養殖業;以慕善為中心開發水瓜沖、拖龍黑、慕善、八燈沖、坡龍山腳的花腰文化旅遊路線。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石屏縣哨沖鎮水瓜沖村委會慕善村民小組入選第九屆雲南省文明村鎮建議推薦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