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腎不交

水火不濟一般指本詞條

病證名。心腎不交指心與腎生理協調失常的病理現象。多由腎陰虧損,陰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於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中之陽下降至腎,能溫養腎陽;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就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心腎不交是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常的病態。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係,稱為心腎不交。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患者。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disharmony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 就診科室:心血管內科
  • 常見病因:久病傷陰、房事不節、思慮太過,情致郁而化火等
  • 常見症狀:心煩失寐、心悸不安、眩暈、耳鳴、健忘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鑑別診斷,辨證施治,預防護理,飲食療法,

病因病機

久病傷陰、房事不節、思慮太過,情致郁而化火。或外感熱病,心火獨亢等原因都可導致心腎不交。根據中醫的五行理論,心屬火,腎屬水,心火必須下降到腎,使腎水不寒,腎水必須上炎於心,使心火不亢,這稱為心腎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濟。如果思慮過度,或者心情抑鬱,心火亢盛,就會心神不寧。向下損耗腎水,腎失陰液濡養,或者過勞傷腎,則腰酸、頭暈、健忘。且腎陰不足,腎陽相對偏亢。中醫認為,每個臟腑都有陰和陽,理想狀態是兩者平衡。腎陽相對偏亢就會出現手心熱,咽乾口燥,舌紅等假(虛)熱的表現。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為心煩失寐、心悸不安、眩暈、耳鳴、健忘、五心煩熱、咽乾口燥、腰膝酸軟、遺精帶下、舌紅,脈細數等症。

鑑別診斷

心腎不交當與心火亢盛證相辨別,心火亢盛證僅表現為心煩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狀,而無腎陰虛見症。本證既有心火偏亢的症狀,又有腎陰虛的症狀。

辨證施治

治則: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1.心腎不交心陰不足
證候: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治則:滋陰養血,補心安神。主方: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方藥:生地、玄參、茯苓、五味子、當歸、朱麥冬、柏子仁、酸棗仁、黃連。濃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若兼見有濕熱,舌苔黃膩者加梔子、馬尾連、車前草、薏苡仁清熱利濕。
2.心腎不交偏腎陰虧
證候:面紅﹑骨蒸潮熱﹑手足心熱﹑牙齒動搖﹑小便淋瀝﹑舌紅少苔﹑脈象弦滑或尺脈旺。治則:滋陰瀉火。主方:知柏八味丸加味。方藥:知母、黃柏、生地、山萸肉、丹皮、澤瀉、茯苓、夜交藤、合歡皮、石菖蒲、蓮心。濃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若兼見火旺傷陰,舌紅絳無苔者,酌加石斛、沙參以甘寒滋陰;若陰虛盜汗劇者加煅龍牡、浮小麥、癟桃乾斂陰止汗;若兼見肝火上炎,頭暈目眩較重者,可加菊花、桑葉、黃芩、鉤藤清散肝火;若熱擾精室,遺精頻作者加金櫻子、蓮須、沙菀蒺藜、刺蝟皮滋腎固精。

預防護理

1.若心腎不交證患者失眠嚴重,應要求病房安靜,室內要清潔衛生,溫度濕度要適宜,以保證患者能得到充分休息。
2.對表現為遺精頻作的患者應告知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如保持陰部的清潔、乾燥;內褲寬大不宜過緊,夜間睡眠不能使陰部太暖。未婚男青年的手淫常是心腎不交的遺精病的病因,應告誡其危害性,使患者決心戒險惡習。若因陰莖包皮過長,建議患者切除,不願切除者,必須每天清洗陰莖、龜頭部的尿垢,防止包皮嵌頓龜頭。
3.心腎不交患者可用氣功作輔助治療、以坐位練入靜為主的強壯功為好。練功方法,要求環境安靜,坐後要全身放鬆,眼開一線,注意鼻尖,舌尖抵上齶。唾液多後徐徐下咽。如有雜念而忘記念數時,當及時收回從頭再念,如念到100次而未忘,再從1念起。也可用隨息法,即思想高度集中在呼吸上,吸時氣下沉入小腹,呼時漸升細細呼出,思想隨呼吸升降,如有雜念,即把思想收回,初練10分鐘即可,練功中雜念太多,或見煩躁,立即收功,下次再練。待逐漸提高入靜境界的基礎上延長練功時間,常有較好療效。

飲食療法

1.山藥荔枝粥:取鮮山藥100克、荔枝肉15~30克、桂元肉15克、五味子3克,冰糖適量。先將山藥切薄片,與荔枝肉、桂元肉、五味子煮,同取汁再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加冰糖即成,可早晚服食。
2.茅根赤豆粥:先取鮮白茅根30克,煎湯取汁,再煮赤豆30克待豆熟,加粳米200克煮粥,以豆煮爛為度,即可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