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寧夏
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里,南距
靈武市30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北與內蒙古
鄂爾多斯市相接,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文物遺存
1963年
水洞溝遺址中清理出有野驢、野馬、犀牛、鬣狗、羚羊、轉角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原件一萬一千多件。石器的主要類型有尖狀器、端刮器、刮削器,還有少量的砍伐器。尖裝器中以形狀端正固定、左右對稱明顯、背有縱脊的器形為主要特徵。砍伐器和“二級打法”的石片顯示了水洞溝石器和中國猿人石器的繼承性。還發現用鴕鳥蛋皮單面穿孔製成的圓形裝飾品,用骨片磨製的骨錐,大量人工磨製的“刀片”。
2007年寧夏考古研究所對紅山堡東北角和
瓮城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紅山堡內從發掘時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當時守軍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跡、動物遺骸,另外還出土了石磨盤、行軍鍋、旗墩、缸等物品。這些物品充分說明了當時在紅山堡的守軍的後勤也是在自給。
截至2012年,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
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
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
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在長達近90年中,從這兒出土了3萬多件古人打制並使用過的石器,還有不少古動物化石。
主要景點
遺址博物館
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名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水洞溝遺址
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講解的形式,讓我們了解人類進化的起源、水洞溝文化的興起以及水洞溝遺址五次考古發掘的過程與成果,同時,還有12分鐘的動態演出,讓我們實景體驗三萬年前原始人生產、生活以及面臨山洪暴發、山崩地裂的災難時被迫遷徙的場景。
實景體驗瘋狂原始人
3萬年前水洞溝人是如何生活的?實景體驗館將給您答案,高科技、藝術性、文學性等元素完美融合,使萬年的時光和歷史場景倒流,讓您親眼見證遠古水洞溝從植被繁茂、動物成群,到氣候變遷、環境惡化,水洞溝人不得不遠走他鄉的過程。與水洞溝遠古先民一起親身體驗3萬年前遠古祖先的採集、打獵、祭祀、戀愛以及圍著篝火烤食獵物,載歌載舞的生產生活場景,以及暴雨,洪水,
地震等災難來臨時的震撼場景。通過高科技逼真的還原演繹,帶你穿越3萬年的時空距離。
張三小店
1923年,當一陣悠揚的駝鈴聲從遠處漸漸傳來時,有家名叫
張三小店的車馬店主人知道一定是有客人從遠方來了。於是,主人張三和妻子早早站在門口迎接,來者是兩位黃髮藍眼的外國人,後來張三夫婦才知道他們正是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他們這次是從天津出發沿黃河沿岸進行考察,在途經水洞溝時由於天色已晚就住進了張三小店。
院內陳列著四尊雕像,他們分別是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和賈蘭坡先生。這幾位都是對水洞溝的考古發掘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傑出人士。
水洞溝村
古老的
水洞溝村是由北方的先民們創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這種居室往往是建在黃土層較厚的山坡或溝岸上,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水洞溝人在此基礎上改進了這種居住方式,發展成一種半地穴式建築形式。其方法是在黃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後在地穴四壁確定為牆壁的地基上,用土坯(pī)壘牆,使之達到一定高度,再以桁(xíng)條,木椽搭頂,復以柴草,柴草上面糊以泥土,防止漏水。水洞溝村就是這樣一個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遺址,我國西北地區民眾習稱其為“地窩子”。水洞溝村聚落共有29處地穴式建築遺址,我們選擇了其中的一些進行了恢復,讓我們能夠直觀地了解先民們的居住形式。
蘆花谷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有三公里長的蘆花谷,
湖泊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鴛鴦湖上修有原生態木橋4座,涼亭兩處,沙棗灣里沙棗樹叢生。
水洞溝長城觀景台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
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據史書記載,
秦始皇於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
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
河套地區以及今甘肅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築四十四縣城”,於今長城北築渾壞障,是否於此築長城,歷來有爭論。
水洞長城觀景台是
寧夏唯一一座、一腳跨兩省的長城觀景台。在水洞溝旅遊區您可以閒庭信步於明長城腳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長城觀景台,一腳跨兩省,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是濃厚西北大漠風貌;而在南邊的水洞溝,湖泊濕地、高峽平湖盡顯江南秀色,給您別樣的體驗。
水洞溝長城觀景台,是覽
水洞溝大峽谷和蘆花谷美景的最佳觀賞地。站在觀景台上,溝壑縱橫,地形獨特的土林景觀仿佛就在腳下,跌宕逶迤直達峽谷深處。整片翠綠的蘆葦盪隨風擺盪,風景蔚為壯觀;時而野鴿飛翔,紅嘴鴨叫聲四起,泉水潺潺發出聲響,匯集成溪。
野性草原牧家樂
翻過長城,就到到了500年前的韃靼、瓦剌修養生息、馳騁疆場的蒙古野性草原,在遼闊旖旎的野性草原體驗一下蒙古人的野性豪放的生活,做一回純正的蒙古人。 野性草原沙漠衝浪車、滑翔機等項目等著您!2017年新推出的大型歷史戰爭實景演出《北疆天歌》,以長城、大峽谷為實景,再現了西夏與蒙古的那段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戰爭場景。 在水洞溝您可以在遠古與現代中穿越,也可以在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中跨越!
紅山湖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內還保留著一段水岸長城。穿過約3公里的蘆花谷,就到了水洞溝遺址旅遊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天然湖泊——
紅山湖。在這一片獨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觀里,出現水域面積1.8平方公里的湖泊實屬罕見,可看到崖對岸的明長城。中國的長城在修建的時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沒有一處的長城在面積約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體現出依山傍水、藉助高15-18米的大峽谷和獨特的藏兵洞、守軍的城堡構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大峽谷
從水洞溝到
紅山堡之間,有長約4公里的峽谷,本是大自然的“傑作”,但明代時,這又成了長城“深溝高壘”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兩岸經常年的風雨剝蝕,谷內怪壁峭立,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沖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
藏兵洞
在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令人稱奇的“
藏兵洞”分布在水洞溝紅山堡內外,它蜿蜒曲折於懸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頗多,左盤右旋,有如迷宮。藏兵洞內辟有居室、儲藏室、會議廳、灶房、兵器庫、火藥庫、炮台、水井、暗器孔道及陷阱等設施。
所謂
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下,隱蔽軍隊,保護自己,待機出擊,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這在全國是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在中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有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全國還沒有,這裡是獨一處。藏兵洞是中國最早的地道戰遺址和原型。
從2006年開始,對藏兵洞進行了保護性的清理、疏通。供大家參觀遊覽的藏兵洞長度是965米,清理面積約3200平方米。
紅山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東北33公里的水洞溝舊石器文化遺址以東四公里處,始建於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從大峽谷進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來到了紅山堡。
紅山堡是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裡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後訛傳為“
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瓮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禦體制設定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據說藏兵洞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入紅山堡,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洞口,其餘的兩口洞口還沒有找到。
瓮城
瓮城大部已經被沙塵掩埋,在對瓮城進行保護性的清理髮掘時,發現了一個小廟宇式的遺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磚鋪成,面積較小,四周散落許多殘破的厚瓷片,內有兩具屍骨,屍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時的姿態。據專家考證,這座小廟是在紅山堡駐紮的守軍用來祭祀或是保佑打仗勝利的,毀於乾隆三年大地震,從四周散落的瓷片來看,在當時應該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時全部砸碎了,而這兩人也是在大地震時未能及時撤出而被砸死在裡面,一具屍體的頭部還有瓦片殘留在裡面,而另一具屍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殘留。
遺址價值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
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中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
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
大型實景演出《北疆天歌》
《北疆天歌》是大型實景馬戰史詩劇,該劇以12-13世紀為歷史背景;以中國唯一的軍事遺址:長城、大峽谷、藏兵洞、紅山堡這個堪稱天險的軍事屏障為實景;以來自蒙古國的專業騎隊演員以及精挑細選100多匹駿馬、駱駝、氂牛和數輛仿真戰車為演出陣容;以戰爭與和平、民族興衰為主線,演繹了發生在長城內古絲路驛站也是古邊塞戰場——水洞溝地區的一次貨物運輸和中途遭受搶劫,最後被騎兵營救的故事;同時再現了長城外成吉思汗成長過程以及和好友札木合之間感人肺腑的家國情仇並最終統一蒙古成為草原大汗的曲折故事。它是由我國著名導演歷時2年打造的一場盪氣迴腸的英雄史詩。
演出地點:水洞溝藏兵洞互市
演出時間:每天下午4點
發掘歷史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
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
1923年6月,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得知肯特發現後和著名學者德日進來到水洞溝,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隨後開始發掘,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1960年夏季,中蘇古生物聯合考察隊開進水洞溝,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1963年,被稱為“
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的
裴文中親自帶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1980年
寧夏博物館、寧夏地質局聯合考古隊對水洞溝的第四次考古發掘。
2003年至2007年,由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對水洞溝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發掘範圍最大,收穫也最豐碩。這次,不僅調動了GPS定位儀、全站儀、攝像機等先進設備,而且邀請了地質學、年代學、古人類學、古環境學的專家到現場研討、授課。
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寧夏水洞溝遺址舉行第四屆文化旅遊節以及第六次考古發掘。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考古所的專家,對水洞溝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002年開始建設,2006年4月對外試營業,2007年4月28日對外正式開放。
開發保護
1988年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重大遺址之一、中國最具文明意義的考古發現、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自治區旅遊誠信單位等。
旅遊指南
自助游乘車方式
線路一:銀川北門旅遊汽車站上午9點至下午3點發水洞溝旅遊直通車。
自駕游遊客路線(河東機場方向,臨河下高速)
線路一:銀川出發→大團結廣場→銀青高速路→水洞溝出口→水洞溝
線路二:黃河東濱河大道→銀青高速輔道→水洞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