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三孔事件

”水洗三孔“事件,指2000年12月6日—13日,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世界文化遺產孔府孔廟孔林(合稱”三孔“)遭當地管理部門在清洗當中破壞的事件。曲阜市負責“三孔”文物旅遊景區管理的市文物旅遊服務處,在對孔廟、孔府、顏廟等文物景區進行衛生清理時,出現了用水沖刷、用硬物摩擦和擦拭文物的舉動,造成3處古建築群的22個文物點不同程度受損,有的損壞嚴重。這是一起典型的文物受損責任事故,在國內外造成極壞影響,“三孔”這一代表中華文化淵源的重要歷史遺蹟在此次事件中遭到嚴重破壞。事件發生後,國家、山東省以及濟寧市有關部門對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洗三孔事件
  • 事件發生地:山東省濟寧市
  • 事件概要:孔府、孔廟、孔林遭受人為破壞
  • 事件影響:“三孔”遭受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失
  • 事件結果: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
事件經過,事件爭議,相關部門介入,後續處理,事件反思,

事件經過

2001年2月2日,有媒體報導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日前慘遭“水洗”,致使古建築木結構進水,壁畫、殿堂彩繪、金箔脫落,石碑的石隔內滲水,展室文物字畫和金屬器物的安全面臨潛在威脅。曲阜“三孔”文物遭到大面積嚴重破壞,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該報導還援引了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處的說法:2000年12月6日-13日,曲阜“三孔”管理部門對孔府、孔廟、孔林進行全面衛生大掃除,買來升降機、水管、水桶等工具,對文物用水管從上至下直接噴沖,或以其他工具直接擦拭,致使“三孔”古建築彩繪大面積模糊不清。報告稱,因中國孔子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在租賃的文物區內進行大規模的衛生掃除,對古建築油漆彩繪及其他文物造成了很大的損壞。古建築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漆彩繪脫落現象,其中孔廟最為嚴重,許多地方用水管直接噴沖或以其他工具直接擦拭,古建築大面積彩繪已模糊不清。損害較為嚴重的有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兩側掖門、東西廡、大成殿、寢殿等。孔府內重光門“恩賜重光”匾的金箔全部脫落,前後堂樓走廊天花已露出部分原木底。顏廟內復聖殿廊內部分彩繪脫落,天花頂損壞較為嚴重。據目擊者證實,孔廟大成殿後檐打掃時,地上落了一層油漆彩繪片。文管會在東廡廊下拾到的散落漆片包括油漆、彩繪和金箔等物,大者直徑竟接近5厘米。
訊息一出,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很多人紛紛譴責這一破壞歷史珍貴文物的行為。隨後,國家以及山東省、濟寧市有關部門先後介入調查。

事件爭議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聲,曲阜旅遊部門與曲阜文物管理部門不得不出面進行解釋,然而兩家的說法大相逕庭。曲阜市旅遊局局長孔祥金在接受《江南時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媒體關於“‘三孔’慘遭水洗,造成重大損失”的報導是失實的。他說,為了迎接中國孔子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有關方面確實對“三孔”進行了大規模的打掃,但絕對沒有水洗文物。因為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曲阜文物保護是天大的事,誰也不會也不敢“水洗文物”。媒體所指的“水洗”,實際就是用水來沖洗地面,其中用濕布擦拭的也只是一小部分1996年新上漆的廊柱。
有人認為,本次事件的引發,實際上是一些人不滿文物旅遊體制改革反彈的結果,因為改革將“三孔”的管理權直接租賃給新的旅遊公司,觸及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他們不是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而是對曲阜的旅遊體制改革有想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說。
而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在事後給出的報告,則直指剛剛結束的文物管理體制改革,稱改革將“三孔”租賃給沒有任何文物保護意識的商人經營,對文物的將來極為不利。饒有意味的是,就在這份報導發表的前一天,作為曲阜“三孔”新的管理公司,中國孔子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通過的第一個決議就是有關加強“三孔”文物保護的。
曲阜文管會報告中所謂的商人,指的是深圳華僑城,也即“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等著名旅遊景區的投資建設方。正是慕其大名,曲阜市南下請來華僑城共謀開發曲阜旅遊大業。華僑城也看中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三孔”遺產,不失時機地將2550年的文化積澱收入囊中。2000年9月25日,深圳華僑城與曲阜市的五家企業順利達成旅遊合作協定,共同發起設立中國曲阜孔子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曲阜市把孔家的幾乎全部文物旅遊資源的專營權交給了這家公司。
在這家公司中,深方投入3000萬元,擁有50%的股份,也擁有了曲阜主要文物旅遊資源的專營權。在此項改革實施之前,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每年可以收取三四千萬元的門票費,用於文物保護和維修等方面的開支,然而後來,文管會這筆收入卻被剝奪了。
曲阜文管會的報告遞交之後,很快,對於水洗事件又有了不同說法。在記者發稿前一天,曲阜方面也發布了調查報告,這也是曲阜市政府的正式表態,其主調是基本否定水洗事件。報告強調,曲阜市的這次文物管理體制改革,觸及了一部分人及個別團體的利益,其牴觸情緒和不滿情緒通過各種渠道表現出來。
曲阜市的調查報告對水洗事件具體作出如下說明:有關水洗事件的說法,與實際情況不符,不少地方甚至誇大其詞,張冠李戴,混淆視聽。孔廟內確有極個別員工對古建築廊柱及石碑座等個別地方用水或濕抹布進行了擦拭,並沒有用大水沖洗。造成漆片、彩繪、金箔等大面積脫落的原因,不是打掃衛生造成的,而是由於自然風化、鳥類蹬蹭導致日漸脫落。飛檐及額坊上灰塵及鳥糞仍清晰可見,說明工作人員並沒有用水管噴沖古建築。用濕布擦拭灰塵污漬根本不會觸及內木質,也不構成文物損壞。
關於孔廟石碑是否用水沖洗的問題,曲阜市的調查報告說,從2000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文管會安排有關人員在孔廟內天天對幾乎所有的石碑進行拓制,不存在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用水沖洗的可能性,工作人員只用水沖洗了地面。
至於孔府內重光門“恩賜重光”金匾金箔脫落問題,報告中稱,這是由於1503年明朝人在貼金箔時,桐油未乾,造成“油浸”,使得金箔顏色變暗。彩繪長期得不到維修,因風吹日曬而爆裂脫落,並非打掃衛生所致。
然而,由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晉宏逵等4人組成的調查組,於2001年1月17日來曲阜進行了實地調查,他們在孔廟的殿牆上仍然發現了不少沖洗後留下的水跡。

相關部門介入

三孔文物遭破壞事件引起了大範圍社會關注,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影響,而事情發生後新聞媒體對此的不同“聲音”更讓人為此迷惑,關心祖國文化遺產的人們盼望著有關方面能夠儘快對這一事件有一個負責任的結論。昨事件發生後,國家及山東省、濟寧市有關部門先後介入調查,2001年2月16日,國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文管會,各直屬單位發出的通告表明,我國文物管理和保護的最高機構明確認定“水沖三孔文物”確是事實。這是國家文物局第一次公開表示對於這一事件的看法。通告寫道:“最近,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曲阜孔府、孔廟等連續發生文物損壞事件。2000年11月,孔廟內一通元代石碑“御賜尚釋奠之記碑”,被“三孔”的管理機構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保衛科職工龐斌違規在孔廟內駕駛汽車撞毀,損失已無法彌補;2000年12月,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布置在“三孔”內進行衛生大掃除,又發生了以水直接沖洗或擦拭古建築和碑刻的罕見事件,造成油漆彩畫的直接損失與古建築、碑刻的隱患。我局已函請山東省文物局會同當地政府對此事故依法進行處理。我局認為,曲阜孔廟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是連續11年取得文物安全年成績的先進單位,近期卻連續發生嚴重的文物毀壞事件,必須引起文物管理部門的高度警覺。”
“三孔”文物遭受水洗破壞事件,經過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組織的調查督導組和專家組多次現場調查和科學認證,最終被認定為是一起文物受損責任事件。

後續處理

2001年5月16日,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晉宏逵向記者公布了關於“水洗三孔”事件的調查結果。結果表明,2000年12月6日至12月13日,曲阜市負責“三孔”等文物旅遊景區管理的文物旅遊服務處,在對“三孔”等文物景區進行的一次衛生清理活動中,在孔廟、孔府、顏(回)廟等出現了用水沖刷、硬物摩擦和撣抹、擦拭文物的現象,致使這3處古建築群的22個文物點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壞。
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有關部門儘快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紀嚴肅處理,理順文物管理體制,並對受損文物抓緊採取補救維護措施。為此,曲阜市委、市政府及有關責任人向濟寧市委、市政府作了深刻檢查。
濟寧市委、市政府經研究決定,給予曲阜市分管文物工作的副市長顏世全行政警告處分;給予曲阜市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柴林慶行政記大過處分。曲阜市委、市政府對曲阜市文物旅遊服務處主任、曲阜孔子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文啟、曲阜市文物旅遊服務處孔廟管理組組長郭立軍、顏廟管理組組長張鳳鑾分別給予撤消行政職務、行政降級、行政記過處分。
同時,曲阜市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對當地的文物管理體制進行了重新確定:要求孔子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從“三孔”的管理中立即退出,“三孔”文物景區的保護管理工作交由曲阜市文管會負責。曲阜市委、市政府調整充實了文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擔任第一責任人。

事件反思

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李傳榮所長十分痛惜地說,文物的任何損失都是無法彌補的。作為一個地區的領導層,對文物的重視程度是領導素質高低的表現,作為一個社會,則體現出文明程度的高低。當下,有些人把利用文物賺錢看得比保護文物更重要,恨不能殺雞取卵。更讓人惱火的是,明明是徹頭徹尾的追求經濟利益,竟還打著所謂“開發利用”的旗號。
山東省文物管理局原局長蔣英炬研究員呼籲人們,對於文物要有“遙看遺產近是愛”的意識,並落實到科學有效的行動上。對於文物的價值,不能只看它能給我們掙多少錢,更應看重它傳承文化的價值。
山東省博物館魯文生館長談及此事,情緒激昂,他說:“有人拿‘孔子’當商標、作招牌。孔子是什麼人?先賢!不頂禮膜拜,也得有起碼的尊敬!把孔子當搖錢樹、把文物當作發財的工具,這是一些人沒有文化、某些社會層面不重視文化的表現。這也是曲阜‘三孔’文物受損事件的根源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