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和遼代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水泉村北的山樑上。包括水泉西、水泉、水泉東3處遺址,彼此相隔兩三百米。水泉遺址以趙寶溝文化為主,並有紅山文化和遼代的遺存,1991年發掘了17座趙寶溝文化半地穴式房址,除一雙間外,余皆進深大於開間的長方形單室,陶器中尚有斜口器。水泉西和水泉東主要是紅山文化遺存,未經發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泉遺址群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水泉村北的山樑上
新石器時代和遼代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水泉村北的山樑上。包括水泉西、水泉、水泉東3處遺址,彼此相隔兩三百米。水泉遺址以趙寶溝文化為主,並有紅山文化和遼代的遺存,1991年發掘了17座趙寶溝文化半地穴式房址,除一雙間外,余皆進深大於開間的長方形單室,陶器中尚有斜口器。水泉西和水泉東主要是紅山文化遺存,未經發掘。
新石器時代和遼代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水泉村北的山樑上。包括水泉西、水泉、水泉東3處遺址,彼此相隔兩三百米。水泉遺址以趙寶溝文化為主,並有紅山文化和遼代的遺存,1991年發掘了17座趙寶溝文化半地穴式房址,除一雙...
石鏟、石鐮刀、石斧多件。2021年12月,被列入河南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水泉遺址位於河南省郟縣縣城東北15公里安良鎮水泉寨村東南,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1977年新鄭裴李崗遺址發掘後,水泉寨出土的文物和新鄭裴李崗的文物相同,故認定屬裴李崗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平頂山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泉墓葬群位於涼城縣永興鎮水泉村西約一公里處的蒙古哈達山南坡林地,北距膠泥溝村落遺址18公里,西距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40公里。簡介 2008年5—8月份,由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勘探和發掘位於涼城縣永興鎮水泉村西約一公里處的蒙古哈達山南坡林地內古墓27座,斷定為戰國中晚期的墓葬。27座墓的墓向有西北向、東北...
西水泉遺址 西水泉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屬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北9公里陰河與召蘇河交匯處附近山崗上。1963年發掘。遺蹟主要有三座方形或長方形半地穴房址。遺物有桂葉形雙孔石刀、陶紡輪、蚌刀、陶塑人像、細石器、紅頂碗、彩陶缽、劃“之”字紋直腹罐等。典型的單純紅山文化遺存。
水泉溝“萬人坑”遺址 水泉溝“萬人坑”遺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水泉溝鎮水泉溝村。2008年10月23日,水泉溝“萬人坑”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延慶區水泉溝冶鐵遺址地下文物埋藏區批次:第五批地下文物埋藏區所在地區:延慶區面積:12.1公頃地點:延慶區大莊科鄉水泉溝村埋藏區範圍:東界:山腳450米等高線 南界:河口村南峽谷(控制點以文物埋藏區圖紙坐標為準) 西界:山腳440米等高線、現狀路、現狀絕壁 北界:養馬地村北峽谷現狀路情況:2011年至...
孟家泉遺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城東石莊村北,北依京瀋公路,西臨榮輝河,南靠京秦鐵路。孟家泉遺址東西長90米、南北寬75米,原為一水域廣闊的水泉,也是榮輝河源頭之一,1986年水泉出現乾涸現象,時有民眾挖山取土,發現龍骨,即動物石,為此被確定為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88年8月8日,孟家泉遺址被公布為...
保護措施 1979年,鴿子洞遺址被遼寧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鴿子洞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水泉鄉瓦房村的西湯山南側。交通信息 自駕:自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出發,用時大約41分鐘,路程約34.4千米。
文化遺址 這一地區文化豐富,各民族交流頻繁、故城遺蹟眾多,充分反映當時的繁榮景象。東有嗦囉灣遺址,西有北魏土城子遺址、和林格爾盛樂經濟開發區墓葬群,南有北參合縣故城、水泉墓葬群,北有戰國原陽故城、漢定襄縣故城、崞縣窯墓葬群等。文化發展 經過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北方的這些遊牧民族,與中原華夏之間在政治...
建平水泉城子墓,西周中晚期墓葬,位於遼寧建平縣朱碌科鄉水泉村城子聚落遺址東南邊緣。1977年發現,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屬成年男性,頭東足西。隨葬一組青銅兵器、工具、裝飾品及石、骨器等,共六十四件。其中,雙翼柱脊有鋌式銅鏃,具有典型的西周時代銅鏃特點;曲刃銎柄式青銅短劍為早期型式。城子墓附近還有一...
2013年3月5日,水泉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水泉石窟,北魏時期民間開鑿的佛教石窟寺。始鑿於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太和年間(477年至499年),後歷經東魏、西魏、唐代、北宋不斷增刻而成。遺址特點 水泉石窟開鑿在萬安山斷崖上,就天然溶洞修鑿,是一座深11米,寬6....
水泉堡戰鬥遺址是甘肅省金昌市境內的遺址。水泉堡戰鬥遺址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紅山窯鄉水泉子村。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660米,南北寬260米,面積145200平方米,東西各開一門,護城河寬5米。水泉堡古城遺址為古絲綢之路重要古城址,集關堡、驛站為一體,與漢、明長城遙相呼應,是重要的軍事設施和屯兵屯糧之地。
遺址特點 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包括東三岔礦山、榆木溝礦山、慈母川礦山、香屯礦山、東王莊礦山5處礦山;漢家川冶煉遺址、鐵爐村冶煉遺址、水泉溝冶煉遺址及慈母川冶煉遺址4處冶煉遺址;漢家川、鐵爐村及水泉溝3處居住及作坊遺址。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開採礦石的礦洞,以及一部分露天採礦遺址分布在山腳及半山坡範圍內...
水泉溝鎮“萬人坑”遺址 水泉溝鎮“萬人坑”遺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水泉溝鎮水泉溝村。2008年10月23日,水泉溝鎮“萬人坑”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人民政府於2019年2月22日公布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共31處。其中古遺址11處,古墓葬5處,古建築9處,石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5處。古遺址 古遺址11處。古墓葬 古墓葬5處。古建築 古建築9處。石窟寺及石刻 石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史跡建築...
洛甫縣熱瓦克佛寺遺址 和田縣約特乾遺址 和田縣布扎克墓地 墨玉縣庫木拉巴特佛寺遺址 策勒縣巴拉瓦斯特佛寺遺址 和田館藏文物精品 西域文物圖考⑤ 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若羌縣小河墓地 孔雀河古墓溝墓地 和靜縣察吾呼墓群 且末縣扎滾魯克墓群 若羌縣樓蘭古城遺址 若羌縣樓蘭墓群 尉犁縣營盤墓地 鹹水泉墓群 若羌...
發現遼代冶鐵遺址 繼2011年,北京市延慶縣發現水泉溝冶鐵遺址後,2014年,延慶縣大莊科礦冶遺址群考古工作也取得新進展。考古工作人員從該遺址群發現了遼代冶鐵工匠從採礦到冶煉的遺蹟,並找到了他們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據悉,該遺址群的發現反映了遼代接收、運用中原的生鐵冶金技術的情況,是遼代向西傳播生鐵冶金...
該泉常年涌流,水極盛,是洪範池泉群中湧水量最大的一泉,日湧水量達1萬立方米。泉水從池南壁的石雕龍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圓形水池,隨之噴珠吐玉,沿小溪盤村繞戶,穿林潤木,匯入浪溪河。扈泉,北距洪範池1公里,在書院村以南扈山坳,因北臨古扈城遺址而得名。扈山坳在雲翠山山陰,峭壁陡立。...
發掘的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康家屯遺址、姜女石秦漢行宮遺址、五女山山城址、三燕龍城遺址、喇嘛洞墓地、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三道崗沉船、致遠艦和經遠艦水下調查10個考古項目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另有金牛山古人類遺址、廟後山遺址、阜新查海遺址、建平水泉遺址、西豐西岔溝墓地、遼陽壁畫墓、法庫葉茂...
野麻灘黃河岩畫分布於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野麻村境內,共6處70多幅,總面積51平方米。地理位置 野麻灘黃河岩畫分布於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野麻村境內。遺址特徵 該遺址共6處70多幅,總面積51平方米。包括人體、人頭、人手等人物形象及羊等動物形象,以狩獵、農耕、家庭等內容為主,均為岩石等尖硬工具在光滑的...
遼代冶鐵遺址 延慶大莊科礦冶遺址群主要由礦山、冶煉、居住及作坊遺址等構成,分布區域主要位於水泉溝、鐵爐村、漢家川、慈母川等地。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對延慶大莊科礦冶遺址群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工作,並開展了文物保護及科技考古研究工作...
元代《齊乘》載“明水泉一名淨明泉,出百脈西北石橋邊。其泉至潔,纖塵不留,土人以之洗目退昏翳,與西麻灣水合流三里余,入繡江河……又北入小清河。”明代晏壁作《濟南七十二名泉詩》收錄此泉,稱為明水泉。清道光《濟南府志》亦有記載。泉水出自奧陶紀石灰岩裂隙,正常年泉水上涌高出地面數尺,水花四散,...
五龍潭泉群,位於濟南市濼源橋以北,護城河西側五龍潭公園內。該泉群共有泉池29處:五龍潭(原稱灰灣泉)、天鏡泉(江家池)、七十三泉、潭西泉、古溫泉(原稱溫泉)、懸清泉(賢清泉)、淨池、醴泉、洗心泉、回馬泉、靜水泉、濂泉、西蜜脂泉、東蜜脂泉、月牙泉、青泉、官家池、赤泉、玉泉、井泉、濼溪...
寨卜昌村古建築群 天寶宮 臨灃寨 鄭州清真寺 密縣縣衙 相國寺 青龍宮 西關清真寺 許昌關帝廟 鎮平菩提寺 鄧城葉氏莊園 郟縣山陝會館 西蔣村馬氏莊園 廟上村地坑窯院 石窟寺及石刻 水泉石窟 萬佛山石窟 田邁造像 禪靜寺造像碑 洪谷寺塔與乾佛洞石窟 香泉寺石窟 窄澗谷太平寺石窟 尊勝陀羅尼經幢 陀羅尼經幢...
曾發掘過赤峰夏家店遺址、富河溝門遺址、興隆窪遺址、趙寶溝遺址、西水泉遺址等,命名了夏家店上層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富河文化、趙寶溝文化、興隆窪文化等,基本建立了燕山北部地區先秦考古學文化序列。已發表考古學專刊有《大甸子》、《敖漢趙寶溝》、《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時期遺址》(合作)等。1996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