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秀峰
- 別稱:石縫山
- 所屬山系:燕山山脈
- 地理位置:延慶縣大莊科鄉鐵爐村南
- 海拔:672米
地理位置,旅遊風景,歷史傳說,周邊景點,碓臼峪風景區,沙塘溝,遼代冶鐵遺址,周邊其它景區,交通狀況,
地理位置
雙秀峰原來叫石縫山,在大莊科鄉鐵爐村南,開發旅遊後改稱雙秀峰。到了鐵爐村南行1公里,再沿著一道山坡彎彎曲曲上行,不到500米,便抵達了一處平緩的山窪,就可望見雙秀峰。
旅遊風景
山腳下的一塊巨石平展展地斜鋪開來,足有一個打穀場那么大,巨石的底部是一道溪流。
觀看雙秀峰的最佳角度在北側小山坡上。順著溝谷上行,秀美的身段忽然陽剛起來,似有“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勢。雙秀峰瞬間變成了奇峻奇陡的錐崖,人根本不能攀登。鐵青色的崖體呈錐形向天空延伸。
歷史傳說
傳說這裡住著兩個蛇仙,因為長久修煉,幻化為人形。她們樂善好施,得到了附近人們的供奉,山間曾建有小廟。有人題詩:深山雙蛇善良心,千年刻苦幻作人。石峰得道成正果,走馬同世普彩雲。
據說過去石縫山下兩隻大蛇,如檁條般粗,這兩條蛇成了精,變成兩個極美貌的姑娘,經常趕延慶的廟會,有時也去看養鵝池的廟會,人們看見她們年輕漂亮,想娶她們,問從哪裡來的,說是大莊科的石縫山,人們過去一看,連一片瓦也沒有,只有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山洞,等了很長時間,兩隻大蛇出來曬鱗,才知道那兩個姑娘是蛇妖變的。嚇得趕緊跑了,蛇從此以後躲了起來,再也沒有人見過了。
周邊景點
碓臼峪風景區
從雙秀峰沿溝谷南行,可達碓臼峪風景區,雙秀峰位於其上游,沿途溝谷一直有水,風景秀麗。碓臼峪位於昌平區長陵鎮境內。距市區50公里,在明十三陵遊覽區西北約4公里,兩側為花崗岩體,山石壁立,一水中流,故有京北"小三峽"之稱,風景區分"琴曲迎賓"、"高峽平流""金峽勝境"和"龍潭幽谷",四個景區,計50餘個觀賞點。在6華里景區內,遍布奇花、異草、峻峰、怪石,有著濃郁的"野趣",保持著眾多的自然景觀,很少有人工開拓的痕跡。
沙塘溝
平北紅色第一村沙塘溝坐落在大莊科鄉西北9公里處,距延慶縣城49公里,距北京74公里,抗日戰爭時期是平北抗日根據地最早地區。1938年平北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沙塘溝村誕生,共產黨在這裡播下了火種,發展了6名農村黨員。戰爭年代,老區人民同日本鬼子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大莊科鄉於2003年6月在被譽為“平北紅色第一村”的沙塘溝舉辦了“平北紅色第一村”革命傳統教育展覽。展覽以展板和大量實物為主,主要介紹平北地區革命發源地、黨員發展史及宋時輪、鄧華四縱隊領導人民同日偽軍鬥爭情況及老區人民進行土地改革和積極支援解放戰爭情況。
遼代冶鐵遺址
延慶大莊科礦冶遺址群主要由礦山、冶煉、居住及作坊遺址等構成,分布區域主要位於水泉溝、鐵爐村、漢家川、慈母川等地。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對延慶大莊科礦冶遺址群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工作,並開展了文物保護及科技考古研究工作。
發現冶煉遺址四處,分別為水泉溝冶煉遺址、漢家川冶煉遺址、鐵爐村冶煉遺址、慈母川冶煉遺址。發現煉鐵爐10座,其中水泉溝冶煉遺址5座,漢家川冶煉遺址3座,鐵爐村冶煉遺址2座。冶煉遺址均位於一半月形黃土台地邊緣處,呈緩坡狀。台地所處為河流二級階地。目前已發掘清理煉鐵爐4座。
勘探工作不僅是發掘了幾座冶鐵爐,而是發現了從採礦到冶煉的遺蹟,並且找到了冶鐵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遺址類型比較系統、豐富。目前,共發現居住及作坊遺址三處,分別為水泉溝居住及作坊遺址、鐵爐村居住及作坊遺址、漢家川居住及作坊遺址。
周邊其它景區
交通狀況
自駕:北京市區北三環路馬甸橋上京藏速公路,行至昌平路口下道,至長陵,再沿108國道(昌亦路)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