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娘娘(宗教信仰)

水母娘娘(宗教信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母娘娘是一種傳統民間宗教信仰,在原晉祠內,難老泉亭西邊這處兩層建築叫水母樓,與聖母殿平行一條線。水母樓是奉祀晉源水神的祠堂,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與聖母殿平行一條線。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 (1563年),1844年重修一次。兩重樓閣、重檐歇山頂,上下兩層都有迴廊,樓下一明兩暗三窟北方式窯洞,中間一窟供奉銅質水母像一尊,端坐於瓮形基座上。樓上為通堂三間、正中設神龕,塑升天水母成仙像,與樓下為一人兩形。下層是人,上層是神。神龕兩側列水族侍女塑像八尊,魚尾人形,被稱作“東方美人魚”。樓上四壁還有明清壁畫,內容為水母朝觀音儀仗、普降甘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母娘娘
  • 外文名:shun mu niang
  • 別名:柳春英、東方美人魚
  • 國籍:中國
簡介,傳說,水淹泗州城,娘娘雕像,

簡介

這尊水母像為銅鑄,高1米多,端坐於瓮形蓮花座上,神態自若,束髮未竟,一副村姑模樣,與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這一形象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

相傳,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勝村人,嫁到古唐村(晉祠)為媳。春英生性善良賢慧,勤勞儉樸,能忍能讓。而她的婆婆卻十分刁蠻。柳氏所做飯菜,婆婆嫌缺鹽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從好幾里以外挑來的水,婆婆嫌身後桶里的水不乾淨而倒掉,只吃前桶,這樣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對這些刁難並無怨言。有一天,她正挑著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牽著白馬的老頭,請求讓他的馬喝點水。柳氏指著後桶水說,喝吧。老人為難地說,這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應。如此三日,柳氏都滿足了老人的要求。儘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飲完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時,老人對春英說: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條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時只要輕輕一提,水就會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萬不要提過瓮沿,不然就會遭水淹,切記!說罷,老人和白馬化作一朵白雲而去。柳氏望著空中拜了幾拜,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從此免卻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鄰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
水母娘娘石像水母娘娘石像
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頃刻湧上,轉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正在娘家的春英聞訊,來不及把頭梳完便急急趕回家中,把一草墊扔在瓮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洞中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
古時,汾陽神頭的後面有一個叫交口的村子,村中無井無泉,水源奇缺。這村子地勢比神頭高,兩地相距有十里,是個大斜陡 坡。 交口村有這樣一戶人家,男人常年在外做買賣,媳婦在家不僅要伺奉婆婆,還得上山打柴,下神頭河溝里挑水。媳婦是平川里人家,有姐妹三人,大姐嫁晉祠,二姐嫁峪口,只有她嫁進山里。媳婦的婆婆是個性情古怪的老人,她叫媳婦挑水用的木桶是尖底的,挑在路上不能放下歇,說是落過野地的水就不乾淨了;媳婦挑回來的水光是允許把身前的一桶直接倒入水瓮中,身後的就叫餵豬用,說是有了邪味。媳婦是個十分賢惠的女人,寧肯自己多吃些苦,也不願與婆婆爭執,就這樣,媳婦一年四季在十里長的緩坡上來來往往地挑水,夏天頂著炎炎烈日,冬天迎著呼呼寒風,吃苦耐勞,以德報怨。
這年夏天的一個午後,毒花花的太陽曬得山石發燙,媳婦汗涔涔地挑著沉甸甸的一擔水登上坡來。走到半坡的地方時,遇到一個騎馬的老漢。那馬見有人挑著水走到跟前,說啥也不走了,鼻孔里呼呼噴響,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水桶立在山道中間。路很窄,一馬橫堵,媳婦挑著水就沒法過了。
這時,老漢跳下馬來笑嘻嘻地說:“這位娘子,天氣炎熱,看來我的馬實在是渴得忍不住了,把你的水給馬飲一些吧。”
媳婦可真為難了。她見那匹馬耷拉著個腦袋,兩眼盯著水桶可憐巴巴地站在那裡,心裡覺得“相人比畜牲”,自古道“饑渴難忍”,很想給馬喝一些。可咋給喝呢?一則桶是尖底的不能著地,再則牲口要喝水,也不是一瓢兩碗的就能滿足。若是喝上半桶,自己回去咋向婆婆交待?如若再返回去挑,時辰誤的多了,婆婆問起來又不好說清楚。
媳婦一時沒了主張,挑著水桶呆呆地站在那裡。
這時,老漢又笑嘻嘻地開了口:“這么辦吧,你也不用為難,我這裡就地挖個小坑,你把水桶里的水往坑裡圪溢上一些就夠我的馬喝了。”
媳婦覺得這個方法倒也不賴,就善善地點了一下頭。於是,老漢蹲下身來,伸手在地上三下兩下就挖了個小坑。媳婦把水桶凌空挑在小坑頂,輕輕晃了幾下,溢出的水果然流進了小坑裡,渴極了的馬立即俯下頭飽飲起來,水從馬脖子往肚裡送咽時,能清楚楚地聽到嘩嘩的響動聲。
那馬喝足後,仰起鬃毛很長的脖子,感激地嘶鳴了一聲,
媳婦低頭看時,那小坑中的水竟還是滿盈盈的,像是不曾喝過似的,心裡好有點蹊蹺。
老漢見馬已喝飽,就對媳婦說:“你一個女人家,一年四季的挑水也太辛苦了。我這裡送你這條馬鞭子,回去後把它放在你家水瓮里,每天清早起來後把鞭子往起拔一拔,水瓮自然就滿了,你也省得挑水了。”
說完,把手中的馬鞭遞給了挑著水桶的媳婦,翻身上馬下坡去了。
媳婦看著手中的馬鞭子,心中半信半疑地挑著水桶回了村。第二天,媳婦把放在水瓮里的馬鞭子往上拔了拔,果然水瓮里清水上漲,心裡十分高興。早飯剛過,可巧媳婦的娘家托人送來個凶訊,說她的父親病危,回去的晚了就怕見不上了。媳婦眼裡噙若淚蛋蛋,急急慌慌地告別了婆婆就隨來人回平川娘家去了。
這天的午飯,只好由當婆婆的自己動手了。老太婆扭扭捏捏地走到水瓮前舀水時,見裡面插著一根黑糊糊的鞭繩,就生氣地隨口罵道:“怎么把個扎心圪蒂也弄到水瓮里來了?真是個齷齪鬼!”
老太婆嘴裡罵著,順手就把那條馬鞭子拔了出來,轉身撩起門帘,惱悻悻地扔在了院心裡。誰知就這么一下竟闖出了大亂子,只見水瓮粗的一股泉水嘩嘩地噴涌而出,轉眼間,就把老太婆和屋子沖得沒了蹤影。
這股子大水由高向低翻滾而下,從交口村朝坡下的神頭往平川漫捲而來。大水所到之處,田地沖毀,莊稼拔起,村莊被淹。
媳婦剛進了娘家的門檻,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父親後,正抹了把臉坐在鏡前梳頭。忽聽鄰人說交口發了大水,把下面的村子也淹了,心想是不是婆婆拔了水瓮中的馬鞭子?就心急如火地又從娘家往婆家趕。走到莊化村口時果然見大水由西向東滾滾流瀉,浪波里的石塊沖得發出轟轟隆隆的響聲。
媳婦涉水而上,走到神頭時,見往日自己挑水的坡上,洶湧澎湃的浪頭正呼嘯著往下沖刷,心裡一著急,就一屁股坐在波涌浪飛的坡底,想用自己的身子把大水堵住。這一招果然有效,大水頃刻被截得改道從頭道川里流走。
水患消除了,媳婦卻再也沒有站起身來。她的上身變成一座巍峨的大山峰,這山峰就是現在的白彪嶺。她的兩條伸展開來的腿,變成了於今峪道河谷里的南梁和北梁。因她坐下身子堵水時,有一些小水從身下溢出,後來就變成了從白彪嶺下滲出的泉水。而當初她在半坡地方,從水桶里晃溢在老漢挖出的水坑裡的水,也變成了四季不枯的一泓小水窟。
世人感激她,就在神頭修了一座氣度不凡的娘娘廟,塑像形態是梳頭的動作。還在半坡的小水窟處修了一座小山神廟,那是為騎馬的老漢修的,老漢乃山神的化身。

水淹泗州城

這個故事裡面的“水母娘娘”和上一段中的好像不是一位。
洪澤湖底有一修道多年有的水怪,被稱為“水母娘娘”。它常常興風作浪,侵害湖濱百姓。隨著它修煉日久,道行漸深,開始迷戀人間的生活。當時盯胎城裡有一秀才,名叫烏延玉,不僅才高八斗,而且貌比潘安。一日,烏延玉在湖邊閒走吟詩,被水母娘娘發現。水母娘娘見其才貌雙全,一見鐘情。於是上岸化作一書生與烏延玉吟詩唱和。攀談之下,十分契合,烏延玉便邀其飲酒。水母娘娘酒後吐露真情,烏延玉不信。水母就將多年修煉而成的寶珠從腹中吐出來給烏延玉看,烏延玉方才相信面前書生是洪澤湖水怪,恨其興風作浪,頓生盜主之心。於是灌醉水母娘娘,盜走寶珠。水母娘娘醒後,十分生氣,使法術引來五湖四海之水,欲將神州東南悉化為澤國。張果老得知後,急倒騎驢來見水母,請飲驢以水以舒畜牲長途跋涉之困。水母娘娘不識神仙,欣然任驢飲水。神驢伸嘴一飲,竟飲盡兩桶所盛五湖四海之水,只余少許水腳。水母娘娘又驚又氣,憤而將桶中余水傾之於地,頃刻間捲起滔天狂瀾,從盱眙城一直漫到泗州城霎那間,數十萬生靈悉葬水底。張果老見水母如此殘暴,十分震怒,用鐵索將其鎖住,打入盱眙縣老子山都帝廟神並中。泗州城因此沉沒於洪澤湖中。此傳說後來被加工、改編成了京劇《泗州城》。還有另一種傳說與此大同小異,說的是:洪澤湖底有一水怪,叫水母娘娘,常常興風作浪。後來老百姓在湖的四周修建“水母娘娘廟”,讓它四時享祭,也就相安無事了。平時,水母娘娘就在水底修道,倒也清靜自在。忽一日,水母聽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途經洪澤,於是上岸拜會張果老。張果老早就聽說洪澤湖有水妖作怪,殘害生靈,本意是來降妖的,後見水妖靜心修煉,不再作孽,也就作罷。水母娘娘陪同張果老遊覽盱眙縣,時值端午將至,百姓宰牛殺豬,好不熱鬧,牛頭豬腿掛滿街頭。水母娘娘心中不悅,原來它是成了精的母水牛。於是它暗暗做法,用桶裝來五湖四海水,想送走張果老後,將人間淹毀。不料此舉被張果老的神驢發現,神驢偷偷將水飲盡,只剩下桶底幾滴水,水母娘娘暗暗吃驚,也作聲不得。神驢認為幾滴水釀不成大禍,也就隨張果老離去。那知這幾滴水足夠將盱眙城淹沒。等張果老騎驢走遠,水母娘娘將水倒出,欲將盱眙淹沒,不料與盱眙城一橋相連的泗州城地勢低洼,水都流向泗州城,泗州城慘遭滅頂之災。

娘娘雕像

中間洞內這尊水母像為銅鑄,高1米多,端坐於瓮形蓮花座上,神態自若,束髮未竟,一副村姑模樣,與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這一形象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勝村人,嫁到古唐村(晉祠)為媳。春英生性善良賢慧,勤勞儉樸,能忍能讓。而她的婆婆卻十分刁蠻。柳氏所做飯菜,婆婆嫌缺鹽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從好幾里以外挑來的水,婆婆嫌身後桶里的水不乾淨而倒掉,只吃前桶,這樣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對這些刁難並無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著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牽著白馬的老頭,請求讓他的馬喝點水。柳氏指著後桶水說,喝吧。老人為難地說,這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應。如此三日,柳氏都滿足了老人的要求。儘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飲完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時,老人對春英說: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條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時只要輕輕一提,水就會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萬不要提過瓮沿,不然就會遭水淹,切記!說罷,老人和白馬化作一朵白雲而去。
柳氏望著空中拜了幾拜,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從此免卻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鄰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頃刻湧上,轉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正在娘家的春英聞訊,來不及把頭梳完便急急趕回家中,把一草墊扔在瓮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洞中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