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淤積觀測

運用地形測量或斷面測量方法,對水庫庫區泥沙沖淤數量及其分布形態進行的觀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庫淤積觀測
  • 外文名:observation of reservoir sediment
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觀測範圍,觀測內容,測驗方法,觀測頻度,資料整理,

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庫建成運用後,因泥沙淤積常造成:防洪庫容減少,水庫防洪標準降低;水庫調節能力削弱,使樞紐的綜合利用效益減少;淤積末端向上游延伸,庫區淹沒浸沒損失逐年擴大;淤積使庫尾航深不足,出現礙航事故;壩前淤積,堵塞泄水閘門以及泥沙對水輪機和過水建築物的磨損等。為了及時發現和防止這些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這些方法的成效,除了在水庫規劃之前就要對河道泥沙進行觀測研究外,工程建成運用後,還要進行水庫庫區泥沙沖淤觀測研究,以便及時掌握進出庫水沙過程及庫區沖淤變化,為合理制定水庫的運用方式服務。

觀測範圍

水庫泥沙沖淤觀測區域,應包括水庫所影響到的整個範圍,即從水庫回水末端稍上起到水庫壩址稍下止。大壩以下的河道變化, 由河床演變觀測控制。庫區以上的流域面積範圍,也要定期進行調查了解, 以掌握水庫來水來沙條件及其變化。對於在多沙河流上的蓄洪運用水庫,因淤積末端向上游延伸可能較遠,測區上界可先定為水庫水平回水長度的1.1~1.3倍,待觀測幾年後再進行修正。

觀測內容

一般包括:①進出庫水文泥沙測驗。測驗項目主要有: 水位、流量、含沙量、懸移質輸沙率、推移質輸沙率及顆粒分析等。要求掌握進出庫幹流及主要支流的水量、沙量及泥沙顆粒組成等的變化過程。②水庫淤積測驗。測驗項目主要有: 庫區水位, 淤積量, 淤積分布、淤積泥沙容重及泥沙顆粒分析等。要求掌握庫區水位變化過程、淤積過程、淤積組成、容重變化過程及淤積形態等;在庫區發生沖刷時, 還應掌握沖刷過程、沖刷量及沖刷形態等。③壩前區泥沙沖淤觀測。包括流速分布、泥沙運行情況、沖淤情況及泥沙對水輪機或泄水建築物的磨損撞擊情況等。④專項測驗。根據水庫存在的問題, 開展專門測驗, 如異重流觀測、庫內水流泥沙因子測驗、岸坡崩塌觀測、河勢觀測及壩前、壩下游局部沖刷測驗等。進行水庫泥沙觀測時,應根據水庫形狀、輸沙等現場情況,在水庫庫區以及水庫泄水建築物出口部位設立若干固定觀測斷面,進行水庫泥沙觀測。

測驗方法

進出庫水文泥沙測驗, 按一般基本水文站觀測方法進行。同時視本水庫的特點和觀測研究的需要, 適當增加一些觀測項目。對於水庫淤積量及淤積分布形態的測驗, 方法一般有: 地形法、橫斷面法及混合法三種。地形法是通過測量庫區地形,繪製地形圖以計算庫容, 並與上次測量結果比較,求出沖淤量和沖淤分布。這種方法精確度較高,但工作量大,難以經常採用。一般常用的是橫斷面法,即定期或不定期地施測庫區固定橫斷面,利用相鄰兩橫斷面面積或沖淤面積的平均值,乘上斷面間距以計算庫容或沖淤量。混合法是在施測固定斷面之外,再施測一些附加斷面,或在兩斷面之間增加一些測點,然後繪出地形,據以計算庫容或沖淤量。上述三種方法中的地形或斷面都應測到上次測量以來的最高水位以上, 並應同時採取淤沙樣品,分析淤積物容重及粒徑組成。

觀測頻度

水庫泥沙沖淤測驗的頻度,應視泥沙沖淤劇烈程度、水庫大小及生產上的要求而定。多沙河流上的水庫, 一般每年測量一次, 新建成或沖淤劇烈的水庫要加密測次。少沙河流上的水庫視淤積發展情況規定測次。

資料整理

淤積觀測資料應及時進行整理、分析,以指導觀測工作。對開展水庫測驗工作時間較長、已積累有一定資料的水庫, 應將歷年資料中某些特徵值進一步統計分析 (如歷年各月平均及最高最低水位統計表、歷年水庫淤積量及進出庫年水量、年沙量統計表、歷年縱橫剖面實測成果表、淤積物容重及淤積物粒徑統計表等),並繪製相應的過程線和分布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