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原歷
- 起源:從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
- 簡介:最先占領水原地區的國家是百濟
- 概述:4世紀古王時形成了古代國家體系
歷史
進入三國時期,最先占領水原地區的國家是百濟。百濟到了3世紀中葉古爾王時期飛速發展,至4世紀中期近肖古王時形成了古代國家的體系,現在京畿道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百濟的領土。但是由於高句麗的南下政策,包括漢江流域與水原一帶被納入高句麗的領土,此時水原的舊稱為“買忽”。據推測,買忽應該是對 “Mulgoul(意為水州)”的漢字標記法,這就是水原這一漢字式地名的由來。
由於位於海洋交通要道,三國對於党項城(現華城市所在地)的爭奪十分激烈。因此水原地區就成為三國的角逐場,被三國輪流占領。最終,新羅獲得了對漢江下游地區的控制權,553年設新州、557年設北漢山州、561年又改設南川州。
新羅統一三國後,下設9州5小京,水原屬於漢山州。757年(景德王16年)改名為水城郡。到了高麗時期稱水州,1271年(元宗12年)設水原都護府,“水原”這一名稱首次登上歷史舞台。之後,升格為水州牧,後來又相繼改為水原府、水原郡、水原府。
1395年(太祖4年)水原府從受楊廣道(現在的忠清道)管轄改為京畿道所屬,隨著1413年(太宗13年)京畿地區改編,又改名為水原都護府。1790 年(正祖17年),水原改名為華城。1794年(正祖18年)華城留守蔡濟恭開始建造華城,到1796年(正祖20年)終於建成。1895年(高宗32 年)被降格為水原郡。雖然於翌年(1896年)成為京畿道的都廳所在地,但是到了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1910年,京畿道廳從水原遷往京城(首爾)。到了 1949年,升格為水原市,1967年京畿道廳重新遷回了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