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穴,是人體穴位,別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腹瀉等疾病。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取穴道的時候常讓患者採用...
水分,出《針灸甲乙經》。水分別名分水、中守。屬任脈,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主治腹痛,腸鳴泄瀉...
水溝穴為督脈經穴,別名人中、鬼宮,為督脈與手足陽明之會,位於人中溝正中線上1/ 3與2/3交界處。其功能醒神開竅,清熱熄風,主治昏迷、暈厥、癲狂、急慢驚風、...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分水一穴,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後《針灸大成》等書列作水分穴之別名。...
水分①病名。指先身腫而後月經閉止之病。最早出現於《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
巨闕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此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指壓此穴,對於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主治疾病為: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
腹四穴,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手冊》。又名臍四邊,腹四種。位於腹中部,肚臍上、下、左、右各一寸處,計4穴,其中臍上、下二穴分別與任脈的水分穴和陰交...
幽門,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上門。屬足少陰腎經。位於上腹部,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7肋間...
治喘穴,屬經外奇穴的背部穴。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該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故名為“定喘”。治喘穴位於人體的肩頸部,大椎穴左右約二厘米處...
第三厲兌穴位於人體的足部,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二毫米處,稍微靠第二趾。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燒心、噯氣很有效果。...
委中穴是人體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委中穴在膕窩正中,有膕筋膜,在腓腸肌內、外頭之間;布有膕動、靜脈;...
日月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日月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乳頭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處“期門”之下,第七肋間隙中。(...
第二厲兌穴位於人體的足部,第二趾甲根、邊緣中央下方的二毫米處。主治疾病為:呃逆、嘔吐、食欲不振等。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治療暈車暈船等。...
關門穴Guānmén(ST22) 〖取穴方法〗關門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上動不停,然後用右手向上旋轉託架對方右肘臂,左腳迅速向前邁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出左手向前、向下迅猛點擊對方腹部臍上之水分穴,目視對方,力達左手劍指。...
出處:《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文》:“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1 ...
水分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1寸處。按摩水分穴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避免水腫,並且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鍛鍊腹肌,避免小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