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它任何分子相比,水分子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同時,水分子的經典力場的數量和種類也無與倫比,已有不下百種水分子力場。與研究任何其它分子的力場一樣,可以從不同層次對水分子進行近似,得到不同類型的力場。目前,水分子經典力場大致包括下面四個層次(或類型):剛性力場(rigid force fields)、柔性力場(flexible force fields)、可極化力場(polarizable force fields)、可離解力場或反應力場(dissociable force fields or reactive force fields)。
剛性力場 剛性力點模型是經典力學對水分子的最初級近似,反映了水分子結構和性質的最本質屬性。
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最直接的水分子力場,是用三個分別與水分子的三個原子對應、位置相對固定的力點(即剛體)近似水分子,這就是所謂的三力點模型。在實際的三力點模型中,有的模型的三個力點的相對位置與氣態孤立水分子的三個原子的實際位置一一對應,也有的模型不與水分子的三個原子一一對應。事實上,不同狀態下的水分子的結構參數(即鍵長、鍵角等幾何參數的實驗數值)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水分子力場中選取不同的力點位置,不足為奇。由於三個力點的相對位置固定,組成一個剛性的水分子模型,只需要考慮水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不需要考慮分子內的相互作用,這也是各種剛性水分子模型的共同特點。三力點水分子模型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由靜電相互作用和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與氧原子對應的力點帶負電,分別與氫原子對應的兩個力點帶正電。靜電相互作用由分布在力點上的點電荷決定,通常根據庫倫定律計算。值得注意的是,在ST2和BNS等力場中,靜電能並不完全根據庫倫定律計算。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利用球形對稱的Lennard-Jones勢函式近似,作用中心位於氧原子上。因此,水分子體系的總勢能可以表示為,
其中,前面一個雙重求和遍及所有電荷點,後面一個雙重求和遍及所以van der Waals力點,但不包括非van der Waals力點。因此,只要確定水分子模型的力點相對位置和勢參數,就可以計算水分子體系的總勢能。
如果在三力點模型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力點,就可以得到具有更多力點的水分子模型。例如,在四力點模型中,為了模擬負電荷中心不與氧原子重疊的情況,與氧原子對應的負電荷中心被沿H–O–H鍵角的平分線移到更靠近氫原子的位置M,而van der Waals力點的位置仍然不變。在五力點模型中,負電荷被分解為兩部分,分別與氧原子的兩對孤對電子對應,van der Waals力點位置不變。除最常用的三力點、四力點、五力點模型外,還有更多力點的水分子模型,甚至還有單力點、雙力點的水分子模型。更詳細的內容,讀者可以參考Robinson的《Water in biology, chemistry, and physics: experimental overviews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ies》一書的第五章,或其它有關文獻。
簡單水分子模型 雖然早期的水分子力場在精確程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們的形式卻在以後發展的力場中保留了下來,成為一種規範。不同的是,不同水分子模型的電荷點的數量、位置、電量不同,van der Waals力點的數量、位置、力場參數不同。一般地,由於優先考慮的性質不同,不同的水分子模型的電荷點的數量和位置既可以與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對應,也可以不對應。通過調整電荷點的數量、位置、電量,可以調整水分子模型的偶極矩,並與水分子的實驗偶極矩進行比較。由於水分子的氣相和液相偶極矩分別為1.855 和2.22 D,只通過調整電荷點數量、位置、電量,一般無法使模型的氣相偶極矩和液相偶極矩與水分子的相應實驗值的結果同時符合。水分子模型的第二要素是van der Waals力點的數量、位置、勢參數。由於氫原子的van der Waals半徑遠小於氧原子的van der Waals半徑;H–H、H–O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範圍被O–O間相互作用範圍所掩蓋,大多水分子模型中只考慮O–O間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受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影響最大的性質是水的密度和蒸發熱,通過調整O–O間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勢函式的碰撞因子s ,可以調節水分子的模擬密度;通過調節Lennard-Jones勢函式的能量因子e ,可以很容易地調整水分子的模擬蒸發熱。
目前,大多簡單水分子模型由三到六個力點組成。如TIP3P模型(transferable interatomic potential with three points model)、SPC模型(simple point charge models)等由三個力點組成,分別與水分子的三個原子對應。其中,一個負電荷點與氧原子對應,兩個正電荷點與氫原子對應。不同的是,TIP3P模型中正電荷點與氫原子的位置重合,但SPC模型中正電荷點的位置與水分子中的氫原子並不重合。我們知道水分子的O–H實驗鍵長為0.9572 Å,H–O–H實驗鍵角為104.52o;但在SPC模型中正負電荷點之間的距離為1.0 Å,略大於O–H鍵長的實驗值,三個電荷點之間的夾角為109.47o,與sp雜化軌道一致,但與H–O–H實驗鍵角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