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的運動變化無處不在,充斥在宇宙中。氣化流行是中國古代哲學對世界萬物產生的認識,認為氣運動變化是生成萬物的過程。氣化流行說堅持二氣五行為萬物之本,又把萬物生化看作無限的矛盾運動過程,體現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結合。中醫借鑑這種觀點而形成獨特的氣化理論,用氣化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及指導臨床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化流行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一、人體內氣化的形式,二、氣化理論在中醫學中的運用,三、氣化病及其辨證論治,
解讀
氣化流行指氣運動變化生成萬物的過程。北宋張載依據《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提出“由氣化有道之名”。認為氣中包含“浮沉升降、動靜相感”的對立屬性,由此引起“綱縕相盪、勝負屈伸”的相互作用,推動萬物的無窮生化,體現在氣化過程中的規律性就是道。二程部分地吸收了這種思想,用以充實他們的理本論,提出“萬物之始皆氣化”。但二程、朱熹等理學家只是把氣化看作理生物的中間環節,並不是真正接受氣本論和氣化說。清代戴震在張載的基礎上,對氣化說作了進一步發揮和推進,提出:“陰陽五行運行不已,天地之氣化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孟子字義疏證》)認為,二氣五行相互作用,推動萬物的生化,是一個無限的過程。萬物之生生是各有其條理的,這種條理稱為“分理”,標誌事物獨特的規律屬性,是從屬於事物的,從而否認獨立自存的理。氣化流行說堅持二氣五行為萬物之本,又把萬物生化看作無限的矛盾運動過程,體現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結合。
氣化流行屬中國古代哲學範疇,指氣的運動變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氣的運動變化產生萬物。中醫學吸收氣化學說內容,用於解釋人體生理病理,人體內也有氣化,對於人體內臟腑器官的氣化而言,諸如體內精微物質的化生及輸布,精微物質之間、精微物質與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以及廢物的排泄等等都屬氣化。在中醫學中,氣化實際上是指由人體之氣的運動而引起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與能量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之一,與古代哲學中氣化是指宇宙萬物的發生髮展與變化的概念有別。
中醫套用
一、人體內氣化的形式
實際上,氣化就是體內物質新陳代謝的過程,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精化為氣”等等,就是氣化過程的簡要概括。因此,體內精氣血津液各自的代謝及其相互轉化,是氣化的基本形式。如精的生成,包括先天之精的充盛和後天水谷之精的化生;精化為氣,包括先天之精化生元氣和後天之精化生谷氣,以及谷氣分化為營衛二氣;精化為髓,髓充骨而消耗或匯腦而化神;精與血同源互化;津液與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與其化氣生神;津液的化生與其化汗化尿;氣的生成與代謝,包括化為能量、熱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並分化為臟腑之氣和經氣;如此等等,皆屬氣化的具體體現。氣化過程的激發和維繫,離不開臟腑的功能。氣化過程的有序進行,是臟腑生理活動相互協調的結果。
二、氣化理論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一)解釋機體的生理功能
氣化,決定了機體生長各階段的生理特徵。如生命之初,氣化尚處於“稚陰未充”,“稚陽未長”的不平衡初級階段,但陽化與陰化過程十分活躍,機體表現出生機蓬勃,形體和功能都迅速壯大;隨後陰化與陽化進入相對平衡的鼎盛時期,機體表現出身強力壯,臟腑功能健全,並能以繁殖後代為特徵;進而機體氣化出現紊亂和不協調的衰退過程,表現為形體衰弱,精血枯槁,功能低微,直至機體氣化停止,神機化滅,生命消滅,即所謂“氣散為死”。
(二)闡述機體的病理變化
在氣化過程中由於陽化與陰化的太過與不及和氣機升降出入的異常而導致機體的病變。陽化太過,處於機能亢進的病態表現,而出現熱證;陽化不及,表現為功能低下,呈現出氣弱不用,臟腑功能衰弱的病理變化,能量化生減弱,不能提供足夠的熱能來維持生理需要,表現出寒證。陰化太過則精微物質化生太過,表現為形體肥胖,精血外溢,水飲內停等病理反映;陰化不及則精微物質化生不足,表現為形體消瘦,精血虧少,津虧液燥等病理現象。若胃氣上逆則噁心、嘔吐;脾氣下陷則成腹瀉、脫肛;氣機內滯,則氣鬱脅脹,暖氣不舒;氣機外散,則自汗、盜汗或脫汗。
(三)治療原則與方法
調整陰陽即針對機體陰化與陽化的太過或不及而設。陽化太過,治宜清之;不足則治宜補之、溫之;陰化太過,治宜消之,不足則治宜潤之、補之,氣亢於上者抑而降之,陷於下者升而舉之;散於外者斂而固之;結於內者疏而散之。故臨床上以溫寒、清熱、補虛、消實、升舉、降下、收固和疏散法為氣化八大療法。
三、氣化病及其辨證論治
中醫學從以氣為本的人體觀發展到以氣化為生命力,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是以氣化正常為生理,氣化異常為病理。《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自然界與人的氣化都是“化不可代,時不可違”,氣化有自己的規律,時序有自己的節奏,不能代替,不能違背,應該“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內經》以此建立了氣化論疾病觀,其論病和養生,都要“各從其氣化也。”
按氣化論疾病觀,氣化過度或氣化不足,精、氣、神轉化障礙、升降出入紊亂都可導致疾病,堪稱“百病生於氣也”(《素問·舉痛論》),《素問·經脈別論》說:“生病起於過用”,人體如此,自然界也如是。例如人體五志過激則有七情之變,自然界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氣化太過則為六淫。人體氣化不足,在氣化中樞的脾胃,則是脾胃虛弱或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用仲景建中法的小建中湯,中氣不足用東垣補中益氣法的補中益氣湯。氣化不足如發生在蘊生原氣的基地命門,則為命火衰,治當溫補命火,填精益腎,在補陰的基礎上,略加溫陽之品,開啟發機,使少火生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胡桃》項下,論及了胡桃(核桃仁)能“益命門,利三焦”,明代命門學派的醫家已經歸納出補益命門的一類藥,如胡桃、鹿茸、紫河車等。
飲食代謝異常之病多屬氣化之為病,例如消渴主要是氣化能力低下而導致多食。癃閉、關格等病證,皆系三焦氣化失常所致。精氣神三者的轉化障礙,常引起虛證和情志病。例如因脾虛氣化功能低下,不能化精,可發生腎虛精虧。因氣化功能低下,不能化水濕而生痰,可發生郁證和癲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