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神
王母
西王母是
中國古代著名的神靈, 戰國時興起, 形象從最初的半人半獸到白髮蒼蒼、長生不死的老嫗, 再到30來歲的麗質仙主,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的信仰而不斷發生著變化.玉皇大帝信仰興起後, 人們又把西王母與之相匹配, 稱為王母娘娘.在道教典籍、神怪小說、民間故事中, 王母娘娘都是一位地位最高的女神.
太歲
太歲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有名的凶神.人們對太歲的信仰與歲星有關.由於歲星是天上的星體, 人們想像在地下有一個神, 與天上的歲星做相對的運動.於是, 為了方便記時, 至遲從西漢時,人們便創造了太歲.俗話常說: "不得在
太歲頭上動土! "人們認為太歲每年所行經的方位, 與動土興造、遷徙、嫁娶的禁忌有關.太歲的職掌, 除去土木工程的方位禁忌之外, 人們當然最主要還是把他視為"主宰一歲之尊神", 常與月將、日值神並祭.
雷公
雷公的信仰至遲始於漢代, 最初是一個帶神性的大力士, 也有說是星神的.後來民間所流傳的雷公, 大多為獸形或半獸形, 較普遍的說法是像猴, 如《西遊記》中的
孫悟空就常被人稱為"雷公臉".人們陸續給雷公加上了許多社會職能, 認為他能代天執行刑罰, 擊殺有罪過的人, 還認為他有辨別善惡的能力, 希望他能主持人間正義。所以在中國民間, 雷公並不是一個可怕的形象。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簡稱關帝, 俗稱關公, 即三國時的
蜀國名將關羽.
關帝廟幾乎遍及天下。在民間,關羽的地位可與孔子等量齊觀, 孔子被尊為文聖, 關羽為武聖.而民間各行各業對關羽的頂禮膜拜又勝過孔子.究其原因, 就封建統治者而言, 對關羽的崇拜在於他忠勇神武, 為國捐軀;就下層民眾而言, 對關羽的崇拜在於他的義氣和堅貞.近代江湖上的結拜兄弟, 必定要在關帝像前立誓, 誓曰: "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未能
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都是以《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為楷模, 把關羽奉為江湖義氣的表率.此外, 人們把司人命祿, 佑助選舉, 治病除災, 驅邪辟惡,誅叛罰逆,巡察冥司等職能, 也都加在關羽名下.甚至招財進寶, 庇護商賈也統歸關帝管轄.此種世俗心理,遂使關羽神運大昌, 香火獨盛
壽星
壽星, 是指南極老人星, 自
秦漢時代就被立祠祭祀了.他起初為掌管國運長短之神, 以後又被視作主宰人間壽夭之神.於是, 漸漸地, 人們就把祭祀老人星與敬老活動結合起來了.民間通行的壽星形象, 均為白髮老翁, 拄一彎彎曲曲的長拐杖, 高腦門, 頭特長.這種白髮老翁的形象, 顯然是作為壽星的化身而被人們想像出來的.
文曲星和武曲星
文曲星和
武曲星, 是民間所信仰的掌握功名的星神.文曲星即文昌星, 武曲星則是從文曲星推衍出來的.民間常把世上的名士和武將, 同這兩個星神聯繫在一起, 如《
儒林外史》中稱中舉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八仙
八仙是道教中8位神仙的合稱, 其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尤其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更是膾炙人口.許多戲曲、電影還以之為素材, 一些
道教宮觀中, 也塑有八仙的神像.
通常所傳八仙, 指
李鐵拐 (鐵拐李) 、
鐘離權 (漢鐘離) 、
張果老、
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
韓湘子、
曹國舅8人.這8人的形象有老有少, 有男有女, 有胖有瘦, 有醜有俊, 有文有武, 有富貴有貧賤, 還各有不同的裝束, 不同的法寶.顯然, 道教在塑造本教人物的偶像時, 是充分考慮了老百姓的欣賞趣味的.因而八仙在民間的影響遠遠超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來等.
龍王 龍王本是中國古代所幻想出來的動物神,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屬於象徵祥瑞的"四靈" (龍、鳳、麟、龜) 之一.他往往被賦予降雨的神性.龍又能化身為天子, 所以又成為古代帝王的象徵, 認為歷代帝王皆為龍種, 故有"真龍天子"的說法.龍王信仰遍及各地, 由原來的動物神而漸漸地人格化了.凡有水之處, 無論江河湖海, 淵潭塘井, 莫不駐有龍王, 司職該地的水旱豐歉.隨著
龍王廟的四處興建, 龍王成了中國一位普受崇祀的神了.
閻羅王
中國民間最知名的冥府主宰當推閻羅王, 俗稱"閻王"或"閻王爺",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陰間的主宰.傳說他屬下有18 個判官, 分管18 重地獄.在中國民間, 閻羅王為天帝的下屬神, 管理陰曹地府, 司職人之生死禍福, 役使鬼卒, 追攝罪人.唐朝時, 民間興起地獄十王之說, 十王分居地獄十殿, 因閻羅王名氣最大, 故統稱之為"十殿閻羅".閻羅王所居之陰曹地府, 據傳在四川省
豐都古城, 傳說人死後, 靈魂都要來這裡報到.
財神
財神為中國各階層最普遍的信仰對象之一, 這反映了人們渴望擁有和支配財富的願望.人們信仰的財神因時代而異.在種種財神中, 最著名的要數
趙公明了.明代小說《
封神演義》說他是
峨眉山仙人, 因助紂抗周而亡身, 後來被封為正一
龍虎玄壇真君, 下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
利市仙官, 他已儼然變成一尊財神爺了.
下位神
灶神
灶神, 顧名思義應是司灶之神, 然而中國的灶神偏偏位在灶而不司灶事, 卻以上天特派員的身份住在每戶人家, 專管監視人們的言行和蒐集善惡功過, 以便每年臘月二十三 (一說二十四) 上天言事, 即向玉帝打報告.灶神竟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 天庭對每戶人家全年的表現以及應採取的獎懲措施, 全視灶神的匯報情況而定.在諸神當中, 有關灶神的忌諱最多.據《敬灶全書·灶上避忌》講, 不得用
灶火燒香, 不得擊灶, 不得將刀、斧置於灶上, 不得在灶前講怪話、發牢騷、哭泣、呼喚、唱歌, 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 不得在灶前赤身裸體, 月經未完的婦女不得經過灶前, 披頭散髮者不得上灶燒飯做菜, 不得將污髒之物送入灶內燃燒.
由於人們一日三餐離不開灶, 稍不留心就可能犯了禁忌, 得罪了灶王爺, 所以, 在灶王爺上天之前, 人們必定都要鄭重其事地先祭灶, 供上好吃好喝的.整個的祭灶過程活脫脫就像一次行賄, 祈求灶王爺"好多說, 不好少說! "、"上天言好事, 回宮降吉祥! "
灶神上天前, 人們還要敬上一些麥芽糖, 因為麥芽糖又甜又粘, 把它糊在灶王爺嘴上, 一來嘴吃甜了, 就不好再說惡言惡語, 只能說好話;二來麥芽糖粘住嘴巴, 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嘴, 只能說個含含糊糊.
鬥神
鬥神在中國民間受到廣泛的信仰.鬥神的主要職能是驅鬼辟邪, 保障家庭平安.
在民間, 鬥神像多繪成武士, 與言盡吉祥的鮮紅的對聯一起貼在庭院、廳堂的門上, 祝福自己家庭的生活幸福、平安和發財.最初, 作為鬥神像的武士並不專指誰.後來流傳最廣的是把
秦瓊、
尉遲恭二將奉為鬥神.
城隍
在
舊中國, 幾乎沒有一城不設
城隍廟, 因為俗傳
城隍是城市的保護神.城隍神的職掌, 主要是負責守護城池, 保障治安.作為城市守護神的城隍, 香火旺盛, 在民間影響很大.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仿照各級官府衙門的規模建造城隍廟, 企圖利用城隍神信仰在精神上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因此, 在明清時期的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 城隍神常被作為腐敗貪婪的地方官吏的象徵, 而受到嘲笑和諷刺.
土地
土地是我國民間所廣泛奉祀的神, 其影響不亞於城隍.凡有人煙的地方,都敬土地。但由於城市中以供城隍為主, 因此土地神的轄區大大縮小了.關於土地的傳說很多, 有的布衫草履, 如
田夫狀;有的家室齊全, 老少滿堂.民間還常有某人死後, 受天帝任命為某地土地神的傳說, 而且土地神也與陽世的官吏一樣, 需要更代輪換.土地神在民間成了與普通百姓最接近,慈善可親,然而又神通有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