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是2006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致華。
基本介紹
- 書名: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
- 作者:高致華
- ISBN:9787807071723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06-05-01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相信
編 叢 書 名:台海歷史文化研究叢書
出版時間:2006-05-01
版 次:1
頁 數:47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化 > 民俗文化
內容簡介
《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編者所撰《閩南地區的移民神信仰個案研究:詹敦仁信仰》一文,透過歷史人物“詹敦仁”來探討安溪地區“移民神信仰”的發展緣由以及其所具備之社會功能性。
《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編者另一論文《蘆洲“鄭成功信仰”的形成與發展》,其實也可視為“移民神信仰”在台灣地區發展的另一實際案例。早期的台灣為一個移民社會,械鬥頻仍。械鬥有如一種“強化儀式”,往往於廟裡祈求神明保佑,因而展出具有本土特性的“移民神信仰”。文中引以為例的“國姓醮”為蘆洲地區“鄭成功信仰”之代表活動,且與蘆洲地區同一祭祀圈內之諸廟宇有著密切的關聯。此文亦考察了池府王爺、保生大帝與蘆洲地區“鄭成功信仰”的關聯性,且分析了它們相互之間相輔相成之共榮關係。
三尾裕子《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一文,對台灣西部雲林縣褒忠鄉馬鳴村的鎮安宮在廟宇發展及信奉者擴展的歷史做了整理,並從居住地區及在祭祀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將鎮安宮的信徒加以分類,之後進一步用鎮安宮的例子來檢驗以往在對漢人社會進行人類學方面的分析時所使用的“祭祀圈”概念。
目錄
總序
前言
哪吒太子考
一、前言
二、佛法之守護神——哪吒的變遷(一)
三、天界之神將——哪吒的變遷(二)
四、鬧東海、蓮華化身——哪吒的變遷(三)
五、李天王、金吒與木吒
六、殷郊與哪吒——關於《封神演義》的改寫
七、中壇元帥太子爺——台灣民間信仰里的哪吒
八、結語
龍虎山張天師的興起與其在宋代的發展
一、前言
二、龍虎山張天師的興起及其在北宋的發展
(一)張道陵與龍虎山
(二)張天師世系與傳承原則
(三)張天師後代定居龍虎山的時間
(四)龍虎山張天師名聲的興起
(五)龍虎山張天師在北宋的發展
(1)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與宋真宗的敕封
(2)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與宋真宗、仁宗的賞賜
(3)關於張嗣宗被逮事件
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的事跡與影響
四、龍虎山張天師在南宋的動向
張天師與南宋的道教
前言
一、張天師在江南道教之霸權地位
二、道教的新傳統與張天師
結語
明清江南都天信仰的發展及其異說
一、前言
二、鎮江丹徒的與都天廟有關的傳說
三、何謂都天?
四、都天為張吳王之“異說”
五、一個衍生的問題——在正祀與淫祠架構外的民間信仰研究
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個例
前言
溫元帥傳
道教儀式統一性
溫元帥的民間面貌
結論鎮城隍廟之出現——作為宗教交通中心之市鎮
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初探——從斬雞頭說起
明清民間信仰與地域社會研究評述:以最近三本新著為考察中心
20世紀中國與世界宗教互動之回顧與展望
台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
20世紀台灣的疾病與宗教
閩南地區的移民神信仰個案研究:詹敦仁信仰
蘆洲“鄭成功信仰”的形成與發展
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
序言
《台海歷史文化研究叢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福建、台灣海峽兩岸以及相鄰東南沿海地區人文歷史的叢書。 我們之所以要組織編寫這樣的一套叢書,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東南沿海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最活躍進行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區域。這種區域特徵,一方面孕育了其內部富有海洋文化氣息的社會經濟人文景觀,另一方面也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們的世界將日益呈現文化多元化的趨向。然而祖先的傳統是值得驕傲和自信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學術探尋,為我們的家園尋求更多的文化認同感。 二是廈門大學有著一批學養優秀、敬業勤奮的人文學者,值得我欽佩。他們來自哲學、文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藝術學、新聞學等不同的學科,卻有著共同的摯愛,這就是企盼海峽兩岸的文化傳統,得到美好地繼承乃至發揚光大。為此,大家付出了默默而真誠的努力;並且,與對岸寶島的許多學者建立了志同道合的聯繫。學者們的學術追求和文化志趣可以各有不同,但是大家所探索的目標總是一致的:在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上,我們的人文之源及其文化表征究竟是什麼? 正是這兩個原因,成就了我們這套叢書。 我祈望所有的人能夠給這套叢書予良好的祝願!
文摘
今日“蘆洲國姓醮”成為一種例行性之酬神謝恩、普渡孤魂與地方年尾戲合併舉行之盛會。諸多先行研究,皆一致認同蘆洲國姓醮之起源與嘉慶十四年(1809)之漳泉械鬥(或謂與土人之械鬥)有關。傳說是居民求助於鄭成功的“神兵神將”,幸得“神佑”,才使得全區的人渡過難關。蘆洲地區地方上的人士,為了酬謝國姓爺鄭成功的保佑,因而從1839年開始,每三年建醮一次,以謝鄭成功之神佑。但是,為何在該次械鬥發生後的30年,才開始有了第一次的蘆洲國姓醮?不禁令人感到有所牽強附會之嫌。
筆者嘗試大膽推論下述兩種可能性。其一:嘉慶十四年(1809)之械鬥與蘆洲國姓醮之形成,二者間並無關聯,純屬後人附會。其二:嘉慶十四年(1809)之械鬥與蘆洲國姓醮之形成,二者直接相關,蘆洲國姓醮之起始年即為械鬥後之當年,亦即1809年,然而因為紀錄或抄錄者筆誤成為1839年,再對照至清代,而還原成為道光十九年,後人資料引用時,復以訛傳訛所致。
目前有關於蘆洲國姓醮之文字記載,提及其起始年代者歸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