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大學的理念

《民辦大學的理念》是201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彥軍陳莎莎。

基本介紹

  • 書名:民辦大學的理念
  • 作者:陳彥軍 陳莎莎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244 頁
  • 定價:3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1745-5/G.1511
  • 字數:261千字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民辦大學雖仍未擺脫邊緣的地位,卻日漸撐起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邊天。了解民辦大學在想些什麼,這些想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經受檢驗,最後凝結成了什麼樣的制度和文化,對於我們把握中國高等教育未來圖景,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價值。本書以南海之濱的三亞學院為視窗,於三亞學院十年辦學的詳盡資料中披沙揀金,盡力展示今日中國民辦優秀大學所秉持的辦學理念與文化。

目錄

序一 / 鐘秉林
序二 / 陸丹
理念篇
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
所有的日常工作都應能對應和回溯至辦學理念
學院辦學理念應體現對學生負責
人才培養應面向市場需求和社會需要
從三亞學院更好地走向社會
走上社會就是上崗、上階梯
大學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淡化大學最基本的育人功能
“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是我們唯一的使命
三亞學院以優質的畢業生為榮
育人是三亞學院一切工作的原點和歸宿
堅持辦學使命,構建學生健康人格成長機制
讓每個學生走向社會時手握三張“名片”
多元社會與我們的人才培養
大學可以並且應該這樣辦
真正走進校園與真正走向社會
教育為未來培育人才
不要把學生“走向社會”延宕到社會和職場
對走向社會學子的久遠關切和牽掛
辦一所好大學
我們三亞學院可以做成一些大事情
辦好學院需要理清的目標與思路
辦一所好大學不可能一蹴而就
辦一所好大學是三亞學院人共同的理想
按好大學的理想形態改變自己
好大學理念制度文化的推進
為大學的未來十年思考
邁向一流民辦大學的理念、制度和文化建設
從中國大學生態中生長出民辦好大學
規則治校形成良好大學的生態
辦黨放心、人民滿意、業界認可、學生喜歡的好大學
好大學內涵建設諸要素
好大學同時是一所陽光大學
好大學的精神成長曆程
二次創業邁向好大學的同質性目標
對好大學的再認識
理想大學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
好大學能適應社會發展、滿足社會需要
好大學自有好的人文教育
作為路徑的教育國際化
地緣的邊緣性可以變成教育國際化的前沿性
從大學成長的國際規律中認知我們的前進路徑
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考慮學院和個人的發展
教育國際化與我們的信心所在
在不確定性的世界裡導向確定性的知識與能力
教育國際化的實質
我們自己的教育認知和大學執著
學習國際經驗是為了克服我們的難題
中國大學的國際化不等於美國化
國際化視野里的中國大學功能再理解
外籍教師的作用
內在國際化的管理實踐
不管公辦民辦都是黨辦
殊途同歸,但我們先行一步
創辦富有生命力的創業型大學
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就是先進模範帶頭作用
公共政治課老師有更多的責任
思政課的必要與思政課改革的必要
辦大學與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民辦機制與科學發展觀
黨課教育與育人為本
以黨建促校建是民辦大學的制勝法寶
黨建與大學成長
圍繞“軸型設計”設計黨建工作圖譜
辦學方向與卓越人才培養
大學改革發展出路在於體制內生長新辦法
以改革來克服制約民辦大學發展的各類難題
在民辦大學裡激流勇進
公辦與民辦大學合作共贏之路
民辦大學崛起是制度變遷在背後發力
民辦教育會有春天
大學的同質性競爭不分民辦和公辦
和黨同心,與中國同夢
黨建與民辦高校治理結構
民辦大學政策資源期或已到來
環境篇
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出新
尊重地方文化豐富性多樣性中的獨特性
三亞的城市精神與歷史文化
人文學院要傳播中華人文價值
儒學在現代人人格成長中的意義
從中國式管理看陽光文化的傳統底蘊
健康人格目標貫通著傳統和現代
從未中斷與換血的中華文明
島嶼文化生態的多學科研究優勢
文明的無趣與文明的衰落
中國人用人重道德價值的文化傳統
美麗而有文化的三亞
文明自負與制度更新
理解中庸的中國智慧
孔子與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文化長久存續的價值張力
中國思想史的少年期、臥談期與學業時期
好大學要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現代化與全球化進程中的地域社會
三亞學院的位置
三亞是座寬容與求進的城市
三亞文化基因中的共處和寬容品質
消費社會與三亞學院辦學契機
在不能承受之輕中恪持大學的職業操守
三亞是消費文化的一個前沿
新城三亞與新大學三亞學院的關注
從島服研究看海南對中國式發展的貢獻
消費社會與輿情處置
正在發生的現代社會制度創新
中國社會所處的特殊時期與我們的教育責任
綠色崛起與綠色思維
三亞學院事業展開的社會大背景
孕育三亞新傳奇的社會機制
環境變奏曲中的三亞學院
風險社會下如何走進大學並走向社會
保持好辦學的地方基因和特色
制度篇
育人為本的教學與科研機制
緊貼育人目標,不斷推進教學改革
中文套用寫作教學與育人理念
教學思想觀念改革的近期目標
在建設學風環節細節中體現大學的善意與責任
適應職業發展所需的知識、能力和人格
“311”目標體現階段性教學創新
“311”人才培養的策略
科學研究、教學評估與育人目標
學校科研布局的近期目標
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的動態對接
健康人格培養課程與學分
搭建健康人格培養的九個平台
愉快學習與教育價值
建設學生創意創業孵化基地
“311”人才培養與校內資源整合
大學內涵建設與大學學風、教風、校風
職業化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教學質量是大學的永恆目標與實時線上標準
每個學生都是教學過程中的行家
重視學生自我教育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優良學風與大學的全員、全位、全過程
誠實求知、造福海南是基地研究的志向和宗旨
知識平民化和信息網路化時代的大學教育策略
近期教學科研的重點與質量標準
教學型大學裡教學與科研的關係
大學通識課程為何開與如何開
大學要培養有出息的年輕人
健康人格教育與打破專業壁壘
實踐教學是育人的重要環節
張力管理與大學管理新模式
遵循管理原則與非常時期的非常管理
團結協作協調好近階段五種關係
比好制度更好的是一種精神狀態
面對新目標新體制,找到合適定位合適方法
老帶新的傳統與評教制度改革
管理就是服務
改革要有“清零”勇氣和智慧
張力管理與學校階段發展
在系統變化中尋找合適管理辦法和策略
學校的管理模式一直漸進向前
創業初期“快多好省”的辦學策略
改變以適應事業有序發展
張力管理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的契合
學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定位
制度的系統性建構和制度執行的有效性
張力管理與民辦大學進步
張力管理思想的背景
不設教研室的原因
制度權威與領導魅力
在管理實踐中驗證管理即服務
通過管理方式改革來完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
規範、質量與動力、效率
管理者必要出以公心、盡力盡心、公正可信
大學評估與大學辦學
二次創業分權的路徑與目標
大學分權與大學責任
組織制度與成員欲求的統一
日課制度與大學教師的職業執著
大學從業者的職業化
職業道德是個人本分
創業初期的激情、認真、肯乾、協作風格
堅定信念創辦新學校
“三氣”是學校氣質,也是每個老師的精神
輔導老師角色大有作為
大學幹部的職業化
正氣是職業化的更高要求
要自信更要謙虛
願做並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放寬眼界定準位置做實事情說響故事提升境界
如何在工作中實現競合
幹部要做合格公僕
新進教職工的系統培訓
幹部培訓中的價值培訓
大學教育者要有公共責任擔當
在陽光大學裡做個好教師
陽光大學的職場規則與職業態度
大學教師的必要職業道德
大學幹部的必要職業素養
把職業當事業才會樂業
教師應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修養
良好大學生態的五種文化
創新思維是解決難題的金鑰匙
大學需要開明、陽光風氣
大學必須倡導、滋養討論文化
適宜的理念、價值與適宜的文化
創業型大學既需要堅定方向也需要更多元的價值不斷融入
大學文化在個人責任和公共責任間搭橋
我們的大學責任和大學精神
創業型大學的三種文化與大學的科學發展
以三種文化促進創業型大學的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從更寬廣的視野來認識討論文化
培育陽光文化的動因
讓大學的優秀文化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認同
大學行政對大學文化的適應與不適應
學習文化與學風指標
學會學習與勇於創新
討論文化與日常工作
陽光文化與大學職業道德、大學事業
討論文化與大學民主參與科學治理之路
執行文化和討論文化的理念基礎
陽光文化的意涵
發揚創新文化,推進學科建設
創業型大學的價值重裝
對各學院領導的陽光寄語
崇尚學術文化的出台與執行文化的謝幕
良好大學文化是我們獨特而優秀的基因
校風校訓與大學文明校園
十六字校訓與六字校風
在學校歷史的進步中堅持我們的價值
校園是這樣的舞台
樹校訓校風與塑陽光向上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與大學四位一體
工具理性與人文關切
推進學長制,傳承校園優秀文化
大學校園規劃與人文景致
每個人都是這所大學校園文化的締造者
體育歡樂節與校園文化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與文明校園
感恩寬容與大學風氣
大學以學為大
二次創業的價值觀及人人出彩的學院夢
校園文化與大學學習力、工作力、創造力
豪氣為先的三亞學院創業者
大學校園是綠色、和諧和富有人文關懷的
校園使用功能、美觀功能、生態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