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產業社會化與生態文化創建》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郝朴寧。
基本介紹
- 書名: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產業社會化與生態文化創建
- 作者:郝朴寧
- ISBN:9787030245885
- 頁數:434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1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本書是關於研究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產業社會化與生態文化創建的專著,書中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全書具體包括了:尋找失落的文化、民族文化遺存形態原傳介質、雲南民族文化原傳介質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內容簡介
文化遺存形態與文化生態的建設、文化產業的開發,是對於多元文化的價值認定,是對人權的最大尊重,應該成為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確立文化遺存形態(文化物種基因)延存的科學發展觀。文化遺存形態的產業開發是文化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最佳手段,使多元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社會發展同步具有了可行性。文化產業的發展基礎是多元文化的開發,完成多元文化資源的效益轉換,形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一些文化遺存形態存在於跨境民族之中,其產業開發所表現出的文化態度具有國際示範效應,對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在繁榮社會經濟文化的同時,應打破現代單邊話語。構建和諧社會,文化和諧是經濟和諧和政治和諧的前提。弘揚民族文化,中華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的特徵。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區域性表征,正是這種多元性的具體體現。任何文化基因的丟失,都關乎中華文化基因鏈的完整性。所以,中國56個民族中任何一個民族文化基因的延存都是對中華文化的保護,都將影響到國家文化生態的建設。本書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
目錄
代序
第一章 母親湖——甘露化淚水
第一節 尋找失落的文化
第二節 “滇”文化的水性
第三節 祖先的遺訓
第四節 文化的生態屬性
第二章 區域性產業開發與文化生態建設
第一節 思考的基點
第二節 開發·建設·維護
一、“等、靠、要”的思想嚴重
二、怕吃虧的思想嚴重
三、狹隘的個體意識
四、缺乏“闖”勁
五、在幹部任用上,部分地區存在著唯民族、區域、親緣性及“長官”意志的現象
第三章 民族文化遺存形態原傳介質(上)
第一節 民族文化傳播原理
第二節 走出塵埃的訴說
第三節 高原古道通東西
第四節 言語的力量
第五節 教育傳習
第四章 民族文化遺存形態原傳介質(下)
第一節 媒介的發展與定義
第二節 媒介理論
第三節 華夏原傳介質
第四節 民族文化存儲器
第五節 雲南民族文化原傳介質
一、體態傳播
二、石介質傳播
三、民間藝術介質傳播
四、民族節 日傳播
第六節 圖畫文字的符號意義生成
第五章 雲南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產業開發
第一節 現代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
第二節 雲南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產業化現狀
一、民族文化產業政策現狀
二、雲南民族文化產業市場現狀
三、雲南民族文化產業主要行業現狀
四、雲南民族文化產業投融資現狀
第三節 雲南民族文化產業化對策研究
第六章 文化產業社會化與生態文化創建
第一節 和諧·富足·文化
第二節 城鎮建設中的問題剖析與基本發展思路
第三節 雲南城鎮建設對策研究
一、從“溫州模式”看溫州小城鎮文化建設——雲南城鎮建設對策研究之一
二、用特色文化鑄造小城鎮的個性與風範——雲南城鎮建設對策研究之二
三、立足市場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雲南城鎮建設對策研究之三
四、雲南小城鎮文化建設近期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五、城鎮網路建設與民族文化多元展示
第四節 村寨建設與文化產業開發
第七章 非物質文化遺存形態的開發與維護
第一節 對文產“雙十”評選的思考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形態的社會暫存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形態的物質形式
第四節 傳統與現代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