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今經編成文者已愈十餘萬字,全書告成將不下二三十萬言,一二年後或可供之以問世。今春余出長西安中大,於公餘之暇,將社會學之要旨先編成大綱,以便一般學子之參考,但暇時不多,隨時即寫,全部各章次序亦未完全規定。茲將已成之部,先行油印二百餘份,分送各知交,請為指正。俟全部大綱告成之後,再將內部各章次序重新規定,以便再版。海內賢達有以教之,則幸甚也。
基本介紹
- 書名: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470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謝立中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145098, 730114509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收錄的四份文獻中,有兩份未曾公開出版過。一是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三人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該書只是作為非賣品內部印行過;另一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該書系由胡余錦明女士保存的英文手稿翻譯而成。
余天休(1896-1969),美籍著名華人學者,中國社會學初創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曾於20世紀20-40年代在北京大學等校任社會學教授;組織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社會學學術團體“中國社會學會”,並擔任第一任會長。《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收錄的余先生於20世紀30年代編寫的《社會學大綱》、《經濟學原理》和晚年撰寫的《世界聯邦政府》,及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對於了解余先生深厚學養及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是先生從世界主義理想出發,對人類歷史及現狀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書中提出的認識和對策性建議(如建立世界聯邦政府等),讓人仍覺得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余天休(1896-1969),美籍著名華人學者,中國社會學初創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曾於20世紀20-40年代在北京大學等校任社會學教授;組織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社會學學術團體“中國社會學會”,並擔任第一任會長。《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收錄的余先生於20世紀30年代編寫的《社會學大綱》、《經濟學原理》和晚年撰寫的《世界聯邦政府》,及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對於了解余先生深厚學養及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是先生從世界主義理想出發,對人類歷史及現狀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書中提出的認識和對策性建議(如建立世界聯邦政府等),讓人仍覺得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圖書目錄
社會學大綱
自序
續序
凡例
第一章 歐洲近代文明之演化
第二章 科學導言
第三章 社會之意義
第四章 社會學之定義
第五章 社會學與諸科學之關係
第六章 社會學之派別
第七章 社會之起源
第八章 社會之演化
第九章 左右社會之勢力
第十章 人口論
第十一章 社會活動
第十二章 社會之階級
第十三章 社會之威力
第十四章 社會之求治
第十五章 社會進步
第十六章 宗教
第十七章 家庭
第十八章 犯罪
附錄一 普通漢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二 普通英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三 中國社會情形的普通參考書籍
附錄四 中外各種社會學定期刊物
經濟學原理
序
卷一 導言
第一章 經濟學的意義和現代的經濟制度
第二章 經濟學與諸社會科學的關係
第三章 經濟學和經濟行為的分類
卷二 經濟史略
第四章 人類的環境和他們的經濟發展
第五章 人口的增加和經濟史的發達
卷三 消費
第六章 效用和財富
第七章 需要和消費
第八章 欲望和生產
卷四 生產
第九章 生產的要素
第十章 生產的組織
第十一章 生產的代價
卷五 交易
第十二章 價值
第十三章 貨幣和信用制度
第十四章 國際貿易和關稅制度
卷六 分配
第十五章 分配與租金
第十六章 工金
第十七章 利息
第十八章 贏利
第十九章 租稅
卷七 經濟問題
第二十章 人口問題
第二十一章勞工結合和勞工問題
第二十二章投機和壟斷
第二十三章獨占事業
第二十四章社會主義
卷八 結論
第二十五章我們的將來
附錄一 經濟學研究題目
附錄二 漢經濟學參考書
附錄三 英文參考書
附錄四 中英文經濟學名詞對照表
世界聯邦政府
——從國際困惑到世界聯合
前言
卷一 作為戰爭之產物和機器的國家
第一章 國家的歷史進程
第二章 國家的主權和法權
第三章 國家的顯著特質
卷二 戰爭與和平中的國際關係
第四章 羅馬帝國與中國治理下的和平
第五章 國際法
第六章 外交
第七章 國際條約
第八章 國際爭端及其和平解決
第九章 作為解決國際爭端合法手段的戰爭
第十章 平時中立和戰時中立
第十一章 戰爭封鎖和禁運
卷三 國際合作與國際組織
第十二章 國際合作的早期形式
第十三章 國際聯盟
第十四章 聯合國
第十五章 聯合國的結構與活動
卷四 世界政治的必然趨勢:世界政府
第十六章 世界性統一政權的創造和擴展
第十七章 世界公民身份和普遍權利法案
第十八章 世界政府的功能
第十九章 阻礙世界政府建立的障礙
附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
編者序
王序
余序
卷一 先生之小傳
第一章 家境與幼年時代
第二章 留學時代
第三章 回國任事時代
卷二 先生之學術與思想
第四章 先生之思想概要
第五章 先生思想之中心
第六章 先生對知識與科學之思想
第七章 先生之宗教思想
第八章 先生之道德思想
第九章 先生之文化觀念
第十章 先生之國學觀念
第十一章 先生之史學觀念
第十二章 先生之社會思想
第十三章 先生之治學方法
第十四章 先生對於社會學之貢獻
卷三 先生之社會政治理論
第十五章 先生對改造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之理論
第十六章 先生之政治演變理論
第十七章 先生之法治與人治理論
第十八章 先生之法律理論
第十九章 先生對調整政治問題之理論
第二十章 先生對中國政治之理論
卷四 先生對新中國建設之理想綱要
第二十一章心理建設
第二十二章社會建設
第二十三章軍事建設
第二十四章政治建設
第二十五章經濟建設
第二十六章國際建設
第二十七章結論
劉跋
張跋
附 先生著述目錄一覽
自序
續序
凡例
第一章 歐洲近代文明之演化
第二章 科學導言
第三章 社會之意義
第四章 社會學之定義
第五章 社會學與諸科學之關係
第六章 社會學之派別
第七章 社會之起源
第八章 社會之演化
第九章 左右社會之勢力
第十章 人口論
第十一章 社會活動
第十二章 社會之階級
第十三章 社會之威力
第十四章 社會之求治
第十五章 社會進步
第十六章 宗教
第十七章 家庭
第十八章 犯罪
附錄一 普通漢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二 普通英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三 中國社會情形的普通參考書籍
附錄四 中外各種社會學定期刊物
經濟學原理
序
卷一 導言
第一章 經濟學的意義和現代的經濟制度
第二章 經濟學與諸社會科學的關係
第三章 經濟學和經濟行為的分類
卷二 經濟史略
第四章 人類的環境和他們的經濟發展
第五章 人口的增加和經濟史的發達
卷三 消費
第六章 效用和財富
第七章 需要和消費
第八章 欲望和生產
卷四 生產
第九章 生產的要素
第十章 生產的組織
第十一章 生產的代價
卷五 交易
第十二章 價值
第十三章 貨幣和信用制度
第十四章 國際貿易和關稅制度
卷六 分配
第十五章 分配與租金
第十六章 工金
第十七章 利息
第十八章 贏利
第十九章 租稅
卷七 經濟問題
第二十章 人口問題
第二十一章勞工結合和勞工問題
第二十二章投機和壟斷
第二十三章獨占事業
第二十四章社會主義
卷八 結論
第二十五章我們的將來
附錄一 經濟學研究題目
附錄二 漢經濟學參考書
附錄三 英文參考書
附錄四 中英文經濟學名詞對照表
世界聯邦政府
——從國際困惑到世界聯合
前言
卷一 作為戰爭之產物和機器的國家
第一章 國家的歷史進程
第二章 國家的主權和法權
第三章 國家的顯著特質
卷二 戰爭與和平中的國際關係
第四章 羅馬帝國與中國治理下的和平
第五章 國際法
第六章 外交
第七章 國際條約
第八章 國際爭端及其和平解決
第九章 作為解決國際爭端合法手段的戰爭
第十章 平時中立和戰時中立
第十一章 戰爭封鎖和禁運
卷三 國際合作與國際組織
第十二章 國際合作的早期形式
第十三章 國際聯盟
第十四章 聯合國
第十五章 聯合國的結構與活動
卷四 世界政治的必然趨勢:世界政府
第十六章 世界性統一政權的創造和擴展
第十七章 世界公民身份和普遍權利法案
第十八章 世界政府的功能
第十九章 阻礙世界政府建立的障礙
附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
編者序
王序
余序
卷一 先生之小傳
第一章 家境與幼年時代
第二章 留學時代
第三章 回國任事時代
卷二 先生之學術與思想
第四章 先生之思想概要
第五章 先生思想之中心
第六章 先生對知識與科學之思想
第七章 先生之宗教思想
第八章 先生之道德思想
第九章 先生之文化觀念
第十章 先生之國學觀念
第十一章 先生之史學觀念
第十二章 先生之社會思想
第十三章 先生之治學方法
第十四章 先生對於社會學之貢獻
卷三 先生之社會政治理論
第十五章 先生對改造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之理論
第十六章 先生之政治演變理論
第十七章 先生之法治與人治理論
第十八章 先生之法律理論
第十九章 先生對調整政治問題之理論
第二十章 先生對中國政治之理論
卷四 先生對新中國建設之理想綱要
第二十一章心理建設
第二十二章社會建設
第二十三章軍事建設
第二十四章政治建設
第二十五章經濟建設
第二十六章國際建設
第二十七章結論
劉跋
張跋
附 先生著述目錄一覽
文摘
第二章 經濟學與諸社會科學的關係
經濟學乃社會科學之一,故其與諸社會科學有極大的關係;茲將其關係之點,略述之如下。
(一)社會學。社會學是專考究人類社會一切現象,而規定其原則的科學。經濟活動亦是社會現象之一種,故欲明嘹經濟現象,必須研究人類社會的組織和發展,才可以得其真義。由此可見得這兩種科學的關係之密切了。
(二)史學。歷史乃記載和解釋人類已往事跡的科學。史學的分類亦極複雜,如通史,政治史,經濟史,教育史等等不一而足。史學中之經濟史,就是記述人類經濟事業的發達,和經濟制度的沿革等。所以凡研究經濟學的人必須研究經濟史,以確定其標準。史學和經濟學的關係就是在這裡了。
(三)政治學。政治學是研究人類政治的組織和演化的科學。經濟事業是靠政治組織的得宜以使其發達;若一國的政治不良,則其經濟事業必無從發展。今日的中國就是個舉例。是則政治與經濟是有連帶關係的,而研究經濟學的人,亦必須研究政治學以明其究竟。
(四)統計學。這學是以大量觀察而研究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所有社會科學均靠它為研究的媒介。其所用的方法即是蒐集研究的資料,然後記述之,並與數學計算其結果。故經濟學亦靠這種方法以明其究竟。
(五)法學。法律是人類行為的明文規則,或權利義務的原則。法學則是研究這種規則和原則的學理。經濟學的內容大半是論貨財和權利義務的,故其與法學的關係是至為密切。
(六)倫理學。倫理學是論人類行為標準的科學。經濟學亦是研究人類行為之一種,故二者的關係亦甚為密切;如勤勉儲蓄,為論經濟行為者所獎勵,同時論倫理者亦以其為合理的行為。歐美各國近年頒行工廠法,限制童工和女工,以重道德,而屈經濟。這種經濟行為,都是含有倫理觀念的。所以凡治經濟學者,不能不顧及倫理學也。
此外如心理學,地理學,美術等,均於經濟學有極大的補助,為治經濟學者,不可不留心也。
經濟學乃社會科學之一,故其與諸社會科學有極大的關係;茲將其關係之點,略述之如下。
(一)社會學。社會學是專考究人類社會一切現象,而規定其原則的科學。經濟活動亦是社會現象之一種,故欲明嘹經濟現象,必須研究人類社會的組織和發展,才可以得其真義。由此可見得這兩種科學的關係之密切了。
(二)史學。歷史乃記載和解釋人類已往事跡的科學。史學的分類亦極複雜,如通史,政治史,經濟史,教育史等等不一而足。史學中之經濟史,就是記述人類經濟事業的發達,和經濟制度的沿革等。所以凡研究經濟學的人必須研究經濟史,以確定其標準。史學和經濟學的關係就是在這裡了。
(三)政治學。政治學是研究人類政治的組織和演化的科學。經濟事業是靠政治組織的得宜以使其發達;若一國的政治不良,則其經濟事業必無從發展。今日的中國就是個舉例。是則政治與經濟是有連帶關係的,而研究經濟學的人,亦必須研究政治學以明其究竟。
(四)統計學。這學是以大量觀察而研究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所有社會科學均靠它為研究的媒介。其所用的方法即是蒐集研究的資料,然後記述之,並與數學計算其結果。故經濟學亦靠這種方法以明其究竟。
(五)法學。法律是人類行為的明文規則,或權利義務的原則。法學則是研究這種規則和原則的學理。經濟學的內容大半是論貨財和權利義務的,故其與法學的關係是至為密切。
(六)倫理學。倫理學是論人類行為標準的科學。經濟學亦是研究人類行為之一種,故二者的關係亦甚為密切;如勤勉儲蓄,為論經濟行為者所獎勵,同時論倫理者亦以其為合理的行為。歐美各國近年頒行工廠法,限制童工和女工,以重道德,而屈經濟。這種經濟行為,都是含有倫理觀念的。所以凡治經濟學者,不能不顧及倫理學也。
此外如心理學,地理學,美術等,均於經濟學有極大的補助,為治經濟學者,不可不留心也。
序言
社會學乃近數十年來泰西新興科學之一,其中原理含集各社會科學之精華,實可稱為諸社會科學之基礎。社會學之目的以確定人類團結生活之起源、演化、發達、組織及機能,與夫社會之治亂為標準。故學者常謂各國立國方針,將以該學研究之所得為標準,可無疑也。余性好學,曾治社會學十有餘年。考國人之研究此學者人數尚少,而相當之教材及課本亦甚缺乏,故早已計擬收集該學之材料,編成詳細課本,以供青年之參考。
今經編成文者已愈十餘萬字,全書告成將不下二三十萬言,一二年後或可供之以問世。今春余出長西安中大,於公餘之暇,將社會學之要旨先編成大綱,以便一般學子之參考,但暇時不多,隨時即寫,全部各章次序亦未完全規定。茲將已成之部,先行油印二百餘份,分送各知交,請為指正。俟全部大綱告成之後,再將內部各章次序重新規定,以便再版。海內賢達有以教之,則幸甚也。
今經編成文者已愈十餘萬字,全書告成將不下二三十萬言,一二年後或可供之以問世。今春余出長西安中大,於公餘之暇,將社會學之要旨先編成大綱,以便一般學子之參考,但暇時不多,隨時即寫,全部各章次序亦未完全規定。茲將已成之部,先行油印二百餘份,分送各知交,請為指正。俟全部大綱告成之後,再將內部各章次序重新規定,以便再版。海內賢達有以教之,則幸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