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城西北側的普洱民族團結園內,碑長142厘米,寬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民族團結誓詞碑保護範圍占地面積44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3平方米,綠化面積1890平方米。民族團結園內有碑亭、浮雕、陳列館、牌坊式古典大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誓詞碑在1951年1月1日(一說為1950年12月26日)的佤族傳統盟誓儀式後建立,旨在提升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前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此碑原位於雲南的普洱紅場,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遺棄,找回後改為存放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文化館(一說為縣政府院),後來在2000年安放至寧洱城北側的“民族團結園”內。誓詞碑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後於1986年3月列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現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於1993年11月列入第四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於2006年5月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族團結誓詞碑
- 地理位置: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城北民族團結園(普洱中學旁)
- 著名景點:民族團結誓詞碑
文物介紹
碑文內容
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此誓
召景哈(傣文)、喃巴獨瑪(傣文)、叭浩(傣文)、召貫(傣文)、獨弄浩(傣文)、李扎聖(拉祜文)、左朝興(拉祜文)、張翰臣、方有富、李老大(拉祜文)、李光保、馬朝珍、李保、拉勐、陶小生、張石庵、李扎迫(拉祜文)、麻哈允(傣文)、魏文成、蕭子生、趙布金、高壽康、白開福、朱正福、何德、龍雲良、阿街(傣文)、李世祥、羅恆富、李學智、王開林、陶世文、張玉保、李萬學、張紹興、杜阿尼、黃阿獨、的金(傣文)、叭弄浩(傣文)、刀煥貞(傣文)、昌恩澤、雷同、唐登岷、張鈞、曾從信、方仲伯、謝芳草、李吉泰
普洱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
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