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俗》是2017年4月1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洪興、徐吉軍、林永匡、徐華龍、王有鈞 等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風俗
- 作者:高洪興、徐吉軍、林永匡、徐華龍、王有鈞 等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ISBN:9787532156955
《民國風俗》是2017年4月1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洪興、徐吉軍、林永匡、徐華龍、王有鈞 等 。
《民國風俗》是2017年4月1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洪興、徐吉軍、林永匡、徐華龍、王有鈞 等 。內容簡介民國時期社會巨變,思想開放,帶來了社會風俗的巨大變化,而這些風俗都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民國風俗/全彩...
《民國風俗》是2015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琮。本書以“圖說”的形式,遴選一定數量的歷史照片,從衣食、行止、禮俗等人生場景來展現民國的社會百態,力求還原那個已經消逝了的時代背影。 內容簡介 所謂風俗,無非人之衣、食...
民國時期,永寧呂喜民族為母系傳統社會,男大不婚,女大不嫁。他們的家庭組織,只有母親,沒有父親。家庭經濟權操於婦女手中,只有女子才有遺產繼承權。永寧婚姻形式叫做歐休。明代移居俄亞的納西族婚俗也以走婚為主。在俄亞稱之為“...
《民國卷-中國風俗通史》是201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高華、徐吉軍。內容簡介 《中國鳳俗通史(民國卷)》,本書介紹民國時期的各種風俗,如飲食、居住、交通、喪葬、服裝、禮儀等。目錄 序 第一章 飲食風俗 第一節 基本...
黃岡地區廟會興起甚早,宋代前的史籍就有記載,民國盛行,後不復見。廟會名目繁多,曾經流行境內的青苗會、觀音會、佛祖會、大神會、孔聖會、武聖會、五猖會、東嶽會、藥王會、娘娘會、楊泗將軍會等,地點於香火旺盛的廟堂和人口集中處...
《明清民國時期西江地區宗教禮俗資料整理與研究》是2019年10月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軍、趙克生。內容簡介 作者基於地緣優勢,發揮專業特長,系統、全面、深度挖掘了廣東西江地區,即肇慶府屬地區的地方志史料,以祭祀、官禮、...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服制條例》,將漢女傳統襖裙以及旗袍定為了女子禮服。新中國成立後,旗袍漸漸被冷落,尤其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靈石縣誌》記載:“每歲‘元旦’夙興熾炭院中,名‘興旺火’。”乾隆元年(1736年)《平陽府志》中記載:“‘元旦’夙興燔柏葉,或焚束薪,名曰‘興旺火’。”《呼和浩特市郊區志》第四編《社會志》第一...
農曆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唯"財神"即所謂趙公元帥,據說早在殷商時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他跑下終南山管閒事,站在商紂一邊對抗義師,不幸陣亡,一道遊魂被敕封為專管迎福納祥的...
《中國民俗史(民國卷)》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建中,李少兵,鐘敬文 內容簡介 《中國民俗史:民國卷》中國民俗是一塊色彩斑斕的瑰寶是世界公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俗史》叢書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識、增添生活趣味、開拓...
按北平婚禮,一般常見者有四種,所謂北禮、南禮、旗禮、回禮;不過自民國以來,“南禮”似乎融會於“北禮”之中,進而統稱“北平婚禮”了。合婚 合婚之俗,並非一市一縣所獨有,全國各地大多如此,當然北平也不例外。在北方記一個...
清末民國期間,市區有個“肉粽銀”,肉粽最為出名,還有市區浮橋頭觀音亭的許牛制的肉粽,顧客滿座。端午節時泉州家家戶戶備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節吃肉粽、賽龍舟是泉州傳統的風俗。泉州肉粽富有引人品嘗的魅力。肉粽以香菇、蝦米...
進入清代,鞋杯行酒流俗更廣,直至民國年間依然如故。鞋杯行酒的事在小說中也有記述,《金瓶梅》說:“西門慶又將她一隻繡花鞋兒,擎在手內,放一小杯酒在內,吃鞋杯耍子。”《迷樓秘記》中講到吳絳仙赤足擎杯,令袁寶兒扶其玉腿...
民國時期,八白宮在吉格上的排列是: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格勒真哈屯白宮(亦稱金殿)居中,往西是忽蘭哈屯白宮、鞍轡白宮、弓箭白宮;往東是珍藏白宮、“準格爾伊金”白宮、寶日溫都爾聖物,寶日溫都爾的前面拴著溜圓白駿。八白宮奉祀之...
民國以後,開始有了印製的賀年片,其內容格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有“恭賀新禧”等字。隨著科技的發展,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拜年方式又興起了電報拜年、電話拜年 、簡訊拜年、網路拜年等(詳見“拜年方式 ”目錄)。對象形式 拜家中...
美齡粥是南京的傳統名菜,屬金陵菜、金陵小吃,又名民國美齡粥、豆漿山藥粥,是創於民國時期的菜品。美齡粥由豆漿、糯米、粳米、山藥、百合、枸杞、冰糖等食材做成,既清淡簡樸,又營養豐富。歷史文化 據說,有段時間宋美齡茶飯不思,...
到了民國時期,舞龍已從過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縣城。土家“保龍”與巴文化 土家“保龍”,展現的文化特質除了對龍自身的崇拜之外,還有土家族各種文化因素及民族性格的影響。土家“保龍”與巴人及其後裔的民族性格。土家“保龍”展示給外界...
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
民國時,各商店於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並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
民國:長輩用紅紙包100文銅錢當壓歲錢給晚輩,取“長命百歲”的寓意。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喜歡用連號的新錢做壓歲錢,意味著連連好運、連連高升。20世紀50年代:幣制改了,壓歲錢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需要磕響頭並作畢恭畢敬...
宮哲兵在其文章《女書時代考》《論江永女書決非先秦古文字》中做出了考證和分析,得出了女書的產生年代不會早於明代,並且盛行於清末的民國時期的論斷,這個觀點得到了相當一部分的學者認同。根據學術界的這個論斷,可以推測江永地區出現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