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石磨是民國時期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石磨
- 館藏地點:寧波市北侖區鳳凰山海港樂園正門口北面木屋
- 所屬年代:近現代
- 製作材料:石材
- 所屬博物館:寧波市北侖區甬仙釀造工藝博物館
- 所屬地區:浙江寧波
民國石磨是民國時期文物。
民國石磨是民國時期文物。此展品為民國時期文物。由石材製作而成,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磨是平面的兩層,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面時被磨碎...
民國糍粑臼是民國文物。民國糍粑臼為民國文物。直徑58厘米,高25厘米。本館的木臼上寬下窄,上圓下尖,整體形狀是圓錐形,中間鑿磨成深窩狀,呈空心圓形,邊上有兩個對稱突出的叫碓耳,是便於用來移動碓臼的,與一米多長的結料雜木...
民國農具耙 此展品為民國時期寧波地區常見的農耕工具。耙是農家翻地或曬穀等用的農具,由農具演化而來,是農作必備的農具之一。現收藏於寧波市北侖區甬仙釀造工藝博物館。
民國官斗為民國文物,現藏於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長34厘米,寬34厘米,高25厘米。斗是歷史上稱量糧食的容器,有私鬥、市斗、官斗、官斛等實物。一斗等於十升,十斗等於一石。因年代不同,地域有別,斗的容量也略...
民國農業工具耙 此展品為民國時期農業工具。舊時用來清理地面,全部由木頭製作,是聚攏穀物或平土地用的農具,此物是農耕季,農民用於耕地的工具之一。現收藏於寧波市北侖區甬仙釀造工藝博物館。
“磨兒”指石磨、石碾子,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穀子、稻子等穀物脫殼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麵粉的石制工具,“坪”指平地。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金斗屬西鄉;民國初年(1912年)金斗屬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金斗第四區;民國...
大磨山位於廣西北流市大倫鎮西南面,離鎮中心約有4公里,海拔420多米,為該鎮的最高山峰,因山體形狀類似農民家裡的石磨所以被稱為大磨山。 據當地的農民說這裡在民國時期有一個山賊的寨子,鼎盛時期這個寨子聚集了50多號的山賊,...
1、大龍王廟也叫黑龍王,建立西門外南下方,現叫龍王廟灣,廟宇寬大,有戲台,廟內塑一尊黑龍王很威武,天旱時民眾祈雨許願,年年唱戲,曾記民國33年(1944)天旱無雨民眾著急,抬龍王爺祈雨,堡人梁升領頭,當雨師祈雨,幾天滴雨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