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幾何紋圖案畫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幾何紋圖案畫
- 館藏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所屬年代:民國
- 類別:書法、繪畫
- 規格尺寸:55cm×42cm
- 質量範圍:0.01-1kg
- 材質:紙
- 藏品編號:9101
- 文物級別:一般
- 文物來源:接受捐贈
- 完殘程度:完整
- 入藏時間:1949年10月1日-1965年
民國幾何紋圖案畫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民國幾何紋圖案畫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民國西藏“幾何紋”圖案畫 民國西藏“幾何紋”圖案畫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繪畫類作品。
民國黎平苗族挑花幾何紋背帶 民國黎平苗族挑花幾何紋背帶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布依族幾何紋織錦被面 民國布依族幾何紋織錦被面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黑彩幾何紋六方陶瓶 民國黑彩幾何紋六方陶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民國黎平侗族幾何紋織錦被面 民國黎平侗族幾何紋織錦被面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當代威寧苗族織花幾何紋對襟女童衣 民國當代威寧苗族織花幾何紋對襟女童衣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榮昌醬釉幾何紋四系瓷罐 民國榮昌醬釉幾何紋四系瓷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民國畢節苗族白麻布綴幾何紋羊毛織錦對襟男上衣 民國畢節苗族白麻布綴幾何紋羊毛織錦對襟男上衣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海南苗族藍底織錦挑花幾何紋對襟衣 民國海南苗族藍底織錦挑花幾何紋對襟衣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民國榮昌醬釉水仙幾何紋瓷藥罐 民國榮昌醬釉水仙幾何紋瓷藥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民國黑釉幾何紋盤口酒壺 民國黑釉幾何紋盤口酒壺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民國彝族幾何紋木漆茶杯 民國彝族幾何紋木漆茶杯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漆器。
(1)花卉圖案 (2)山水紋 (3)動物紋 (4)幾何紋 2.五彩紋飾 3.粉彩紋飾 4.墨彩紋飾 5.淺絳彩紋飾 第三招 辨釉質 釉色篇 1.從青花瓷上鑑定 (1)無色透明釉 (2)灰白釉 (3)淡青釉 (4)淡藍釉 (5)青白釉 (6)乳白釉 (7)月白釉 2.從外豆青內青花上鑑定 3.從黑釉瓷器上鑑定 (1)漆黑釉 (2)醬黑...
文昌符家宅第一進正屋廳堂大門門檔的窗花圖案是六邊形幾何紋與如意紋的組合,中間突出一朵盛開的蓮花,花蕊部分雕刻有9顆蓮子,不妨稱為“九籽蓮花如意紋窗花”。而分別位於第二進和第三進的正屋廳堂大門門檔上的窗花圖案,花紋卻越來越簡單,先是少了蓮子,後面連中間的花紋都沒有了。建築特色 文昌符家宅總體設計...
三林刺繡經過元、明、清臻於燦爛、又延續至民國,其發展的歷史極為漫長,四鄉婦女深得江南刺繡遺韻,形成了三林鄉土味特濃的刺繡。它以線細、行針密、針法多樣、色彩豐富、精緻細膩不留針線痕而著稱。三林刺繡採取不同的針法,表現了山、雲、水、天虛無縹緲,所繡的花、鳥、魚、蟲,五彩斑斕。許多刺繡藝人祖輩相傳,以...
三門石窗俗稱“石花窗”、“石漏窗”,是三門灣傳統磚木結構建築中普遍使用的鏤空雕花石窗。其造型多樣、雕琢精緻、圖案豐富、寓意深遠。因起源於三門灣畔,故稱三門石窗。起源傳承 窗是伴隨著房屋而產生的,最早的石窗出現於何時已無據可查。後來能見到的蛇蟠石窗大都為明、清、民國時期雕鑿,而歷史更為久遠的...
在本書的“中國裝飾形象的構造”一章中(32頁),他再次具體的提出了圖案一年級的教學進度與內容:我以為學習圖案的第一年,能把印紋陶上的幾何形、漢磚上的依米字格組成的紋樣學一下,再附帶學一部分瓦當上的幾何紋的結構。和直曲線組成的四方連續和適合圖案的基本構成法則,立下一個民族形式的基礎。再從廟底溝...
赫哲人的傳統衣褲、鞋帽、被褥等繡有各種圖案。衣領、衣襟、袖口、下擺、圍裙、褲腿、帽耳、鞋面、煙荷包上繡有雲紋、幾何紋和各種花朵、蝴蝶等。還把魚、獸皮剪成各種圖樣,再用顏料或天然植物顏料染成各種顏色縫上。尤其是婦女穿的衣服,托領、襟邊、袖頭、圍裙上多繡或鑲嵌各種雲紋、花朵。過去還用鮮花顏色...
這枚書票是民國時期金陵大學西文教授裴德安氏1928年製作的,畫面上一位僧人在專心致志抄寫經卷。圖案古樸自然,氣氛肅穆,人物形像栩栩如生。據發現者和收藏者賈俊學介紹,這枚書票是他淘書所得,已發舊褪色,經由中國藏書票藝委會主任、著名版畫家梁棟先生鑑定確認為套色版。這枚書票晚於“關祖章藏書票”,早於...
在文人畫壇,人物畫宋代以後就走下坡路,明清時更為沉寂,很多人物作品造型能力很弱,呈現出與當時明清小說、戲曲類同的弱不禁風的病態美。徽州木雕中卻煥發出健康的喜氣洋洋的審美情調。不過,到了民國以後,隨著徽商的衰落,木雕中那種自信的藝術感覺也驟然消失。從民國年間款縣的木雕組畫《耕織圖》中可以明顯地...
在清晚期至民國時期,界首彩陶在繼承前期制陶技藝的基礎上,又受到當時戲曲藝術的影響,紋飾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花鳥魚蟲外,出現了大量以傳統劇目為題材的人物場景畫,刻劃、剔花裝飾工藝更為普遍。建國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著名窯工盧山義、盧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民眾藝術研究班學習,使得他們...
1913年葉玉森從日本學習法律後回國,在南京寧屬師範學校(民國元年改為省立第四師範,次年與省立一中並為省立南京中學)做過短期教師。此後,在上海還兼過大學的課。擔任鎮江縣立議會議員,後任蘇州高等法院推事兼檢察庭長。1918年任滁縣縣知事,1920年調潁上縣知事,1923年秋任當塗縣縣知事,1924年底去職,到蕪湖市政...
筒裙,由上、中、下三橫幅縫接而成。上下幅是挑花塊面幾何紋紋,中幅是用挑花、夾牽兩種工藝組成的裝飾圖案。潮州釘金繡《九龍圖》圓屏 釘金墊凸繡是潮繡的一種重要藝術表現形式。畫中龍頭、龍身墊棉和紙,高於畫面二公分多,用卷心包絨線勾勒,突出骨骼、鬃發,浮雕般地體現了蛟龍雄渾善舞的身軀;龍鱗採用...
這些是比較流行的圖案,從黎族支系而言,各個支系又有所側重。哈方言多小方格紋、草紋、星月,樂東縣九所地區紡織藝術很高。美孚多幾何紋、古燈紋、竹竿舞等。潤方言多動物紋。賽方言有水波紋、藤紋、昆蟲紋等。杞方言有大方格紋、彩虹紋、古人跳舞等形象。色彩 黎族服飾的色彩主要表現在服飾圖案上,多以黑色或者...
民國期間,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受到一定衝擊,浦城民間雖仍沿襲明清習俗,剪紙的使用亦有相當範圍,但頂峰景像已不復存在,民間也鮮有新的花樣出現。解放初期,浦城文化部門僅在九牧及富嶺的里源等地收集剪紙1000多幅,福建省外貿從中選出400餘幅外銷,可見浦城民間使用和剪刻剪紙的風氣還比較流行。
瑤族服飾的挑花構圖風格獨特,整幅圖案均為幾何紋。瑤族頭飾特點更為突出,有“龍盤”形、“A”字形、“飛燕”形等。瑤族染織業發達,服裝均用自染的土布製作,有一套完整的藍靛印染技術。色彩常用紅、綠、黃、白、黑五種,服飾製作彩挑花、刺繡、織錦、蠟染等工藝。瑤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喜愛以銀簪、銀花、銀...
水紋、雲紋:水紋、雲紋多在風景剪紙中出現,表現大自然的美妙景象。水紋又分文水紋與武水紋:雲紋有朵雲,行雲,捲雲等。幾何紋:幾何紋包括矩形、三角形、圓形、菱形等幾何圖形,具有較其豐富的變化與套用,常用於花邊,底紋,衣飾圖案等。表現手法 一、鏤空技法 剪紙是一種鏤空的造型藝術。開剪前,須先畫出待...
挑花又稱十字繡,要求嚴格的按照面料經緯紋路,挑繡等距離、等長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種花紋圖案的刺繡形式,有獨特的變形吉祥幾何紋裝飾風格。刺繡時不傷布絲,能加強布料的耐磨損強度,此種針法適用於服裝、手帕、頭巾、圍腰、門帘、窗簾等實用品,是刺繡中最早廣為流傳的一種針法。布貼花是用小塊的不同顏色布料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