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奪寶奇案

民國奪寶奇案

《民國奪寶奇案》是2014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朱少偉 、王延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奪寶奇案
  • 作者:朱少偉 王延齡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頁數:230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5809022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該書講述了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十大精彩歷史舊聞,作者根據史實對這些鮮為人知、情節出奇的案件予以編寫,文字生動,引人入勝,融史料性和可讀性性於一體。為讀者清晰地勾勒出一個個案件,帶領讀者一探究竟。全書約有150千字,配有多幅插圖,圖文並茂。

圖書目錄

皇城古井的秘密——南宋故宮龍鳳璽之謎
錦江風波——大西國金珠追蹤
三十六個金元寶——平西王府藏金爭奪記
亢家“沒奈何”——李闖王巨銀易主記
圓恩寺胡同的怪火——清太后胭脂花粉銀庫失竊案
梅花山迷霧——汪精衛墓被炸前後
晴雨圖——絕世奇畫的劫難
景福殿遺址的秘密——侵華日軍盜掘“曹操墓”
風流巨盜陳元盛——中央銀行金磚失竊紀實
翡翠瓜之謎——汪偽群奸爭寶記

後記

在對《民國奪寶奇案》的書稿作仔細校訂之際,我情不自禁又回想起了一些往事。
1978年秋,我從崇明農場考人大學。不久,復旦大學教授周谷城先生為同學們做學術報告,作為開場白,他先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博大精深”四個字,並語重心長地說:“就做學問而言,似乎博大與精深難以兼顧,其實它們完全能夠有機結合……”這些話印刻於我的心扉,而且給了我極大的啟迪。嗣後,我為學術問題曾多次去向周谷城教授求教。有一回,這位史學大師特意從書櫥抽出一本書說:“我已經看過,現在送給你吧。”我接過一瞧,那是上海文藝出版社於1978年再版的《藝海拾貝》,著名作家秦牧在“新版前記”里說:“我覺得為正確思想所貫穿的知識性、趣味性的讀物在我們的出版物中應該占有它的一席位置。”在燈下閱讀《藝海拾貝》,作者的清晰思維、淵博知識、流暢文筆,讓我欽佩不已,並悟出了周谷城先生贈書的寓意。從此,我在課餘時間博覽群書,並在寫作時注重“文”、“史”結合,習作不僅在校團委舉辦的“學生作品展”中奪魁,還在剛復刊的《新民晚報》“夜光杯”亮相。
離開母校,我踏上了工作崗位,閱讀和“爬格子”幾乎成為每天晚上的“必修課”;我在創作文學作品的同時,也撰寫了大量的文史隨筆、地方掌故、風土小品等。數年後,我開始執編一份文學期刊,恰好王延齡先生從上海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崗位退休,他欣然應聘擔任特邀編輯。王延齡先生不僅擅長撰寫故事、散文,也翻譯過幾部外國小說,還對文史有獨到的研究。當年,由於單位里沒有食堂,咱們經常一起到附近小飯店吃麵條;接著,又一起散散步,其間常談論文史。慢慢地,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可以把咱們互相交流的不少舊聞整理成書!《民國奪寶奇案》就是這樣形成的,由於“出書難”,它幾經修改直到1998年才面世,反響尚屬不錯。如今,這位知名文化人已駕鶴西去十五載,該書得以重版也是對他的一種懷念。
我由衷覺得,“文”、“史”結合的寫作方法,是大有可為的。湊巧的是,我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後,常被安排參與文史資料委員會活動,這為自己提供了一種新的探索機遇。近年來,中新社、人民網和一些報刊的記者都先後就此對我進行過採訪,並作了相關報導。最近,《聯合時報》登載的長篇專訪《朱少偉:執著追求“博大精深”》說,“他儘管未曾大紅大紫,卻因執著追求‘博大精深’,擁有了自己的獨特亮點”;竊以為,這不僅是對我的勉勵,更是對文史作品前景的期許。不久前,在我的又一本文史隨筆集出版時,著名作家簡平還在《新民晚報》發表書評《在記憶中咀嚼歷史》,其中指出:“我們為什麼要捍衛記憶?這是因為當記憶失卻的時候,很多過往的教訓也就一併淹沒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事實一再證明,人類經常重蹈覆轍。那么,僅僅寫下一些浮光掠影的記憶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更深地探入其中,並得以咀嚼歷史。咀嚼,消化,融入機體,這才是至為重要的。”此言頗為精闢。
是為跋。
朱少偉
2014年春於浦東漸宜齋

序言

我寫了不少小說和散文,有時也吟一些詩,但對歷史卻知之甚少。所以,我對既從事文學創作又善於反映史事的作家,往往非常欽佩。朱少偉兄是其中之一,延齡先生亦為其中之一。欣悉以前兩位合著的《民國奪寶奇案》將重新出版,我很樂意嘮叨幾句。
朱少偉兄的老朋友都曉得,他自幼就有個彩色夢——長大當作家。他中學畢業“上山下鄉”到了農場,就開始在“帳子書房”里“爬格子”。考入高校後,復旦大學周谷城教授倡導的“博大精深”,對他有著極大的影響;畢業分配時,大家都希望進熱門單位,他卻甘願到清靜的研究機構,從事文史資料研究。坐了數年“冷板凳”,他又調到出版單位工作,相繼主編多種報刊。漸漸地,他成了正宗的“雜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他與幾位文友多次結伴而行,到“紙帳銅瓶室”拜望早年被譽為報刊“補白大王”、耄耋之年仍揮筆不輟的鄭逸梅先生,他知道這位著名作家廣摭博採,作品蔚為大觀、雅俗共賞,內心一直充滿敬意,在閒聊中有人突然跟鄭老開玩笑:“朱少偉現在可做您的‘王儲’啦”;他正惶恐不已,鄭老卻幽了一默:“只要小朱不停步,‘朕’自會考慮!”這件事被文友們傳為趣話,而朱少偉兄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加入上海市作家協會。長期以來,他一直在創作小說、散文、童話的同時,堅持寫文史隨筆、名人掌故和歷史故事。我的書櫥里,迄今仍存放著他的《舊聞集》、《歲月留痕》、《漸宜齋札記》、《煙雨斜陽》等書。2012年夏,他在上海書展簽售《風月無邊:民國文人側影》新著時,我曾高興地前往致賀。可以說,像他這種“複合型”的作家,在文學圈內真的不算太多。
至於延齡先生,我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朱少偉兄負責的雜誌社去小坐時結識的,他早就是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當年正擔任著文學期刊的特邀編輯。我與這位忠厚長者雖然僅數面之緣,但他對史事之熟悉,令我讚嘆;當然,他的熱忱、健談,以及幽默、風趣,也使我印象深刻。延齡先生那時惠贈的《歷史大舞台》,儘管只有七八萬字,但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別具特色。我將永遠不忘這位文學前輩的音容笑貌。
朱少偉兄有非常好的文史、文字功底,並不懈追求“博大精深”;延齡先生則學識廣博,又擅長說古論今,當年兩人的合作自然非常默契。《民國奪寶奇案》收錄十篇精彩的歷史故事,無論是“南宋故宮龍鳳璽之謎”、“大西國金珠追蹤”、“平西王府藏金爭奪記”、“李闖王巨銀易主記”、“清太后胭脂花粉銀庫失竊案”,還是“汪精衛墓被炸前後”、“絕世奇畫的劫難”、“侵華日軍盜掘‘曹操墓’”、“中央銀行金磚失竊紀實”、“汪偽群奸爭寶記”,內容均鮮為人知,情節皆出人意外。此書由於出自作家、學者之手,因而既有史料性,又有可讀性,閱讀時令大家有目睹歷史風雲之感,亦有如臨其境之感。
歷史故事能夠寫到這樣的程度,應該算是一種不小的成功。我相信,《民國奪寶奇案》重新出版,一定會受到讀者歡迎。
金宜
甲午春於淞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