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乃敵國也
- 頁數: 520
- 定價: 232.00元
- 出版時間: 2009/03/18
- 裝幀: 精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籍評論,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頌蒸頌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勛、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作者簡介
1970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書籍評論
“遺民”指的是改朝換代之後,拒絕承認政治事實,依然忠於前朝的人。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遺民現象”出現在明末。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後,清朝正式成立,然而朱姓皇族陸續在南方各地成立新的朝廷,延續明祚。就連南明諸朝也都滅亡後,仍然有許多效忠明朝的人,以各式各樣的方法與清廷保持距離,表現對於前朝的留戀。
明遺民現象轟轟烈烈,傳流久遠,根本原因在於取代明朝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滿人以明白的異族姿態,入關建立征服王朝,還以要求全面剃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強硬做法突顯種族與文化上的差異,觸及了“華夷之辨”的敏感神經,延長了漢人抵抗、不合作的態度。
存在於傳統士人身上,廣義的“遺民”心態,一直要到康熙朝才得到解決。解決的辦法,主要靠的是康熙皇帝對儒學的全面認同與充分掌握,以過人的才智與毅力,精巧運用儒學語言,謹慎實踐儒家教化,將自己打造成“內聖外王”的典範,爭取了漢人的認同。
與“明遺民”的歷史前例作比較,我們很容易理解相對之下“清遺民”為什麼從來不是個醒目的歷史研究題材。取清朝而代之汽束厚的,不是一個新的朝代,而是“民國”;更重要的,清末革命動員的宣傳中特彆強想笑調“滿清”,也就是強調清廷的外族性格,激發漢族反感,政體革命同時是一場種族革命。當“清遺民”,意味著抗拒“民辨斷烏臭國”,同時意味著抗拒漢人排滿;“民國”理論上的統治者是全體國民,滿人在中國所占人口不到十分之一,於是“清遺民”必定承受巨大“人民公敵”的指摘仇視,根本不具備“明遺民”可以有的合理性條件。
事實上歡雄院催,民國初年,甚至不存在“清遺戲設囑民”這樣的名詞。這些繼續效忠清廷的人,或許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跟明遺民、宋遺民乃至元遺民的處境相接近,然而在當時一般人的口中,他們的共同身份稱呼卻是“遺老”,或“滿清遺老”。
“遺老”和“遺民”,差別大了。“遺老”是明確的貶辭,是新社會對這群人最普遍也最強烈的“污名化”,“老”形容的不只是他們的年齡,更將他們所信仰、所言談、所行為的一切,籠統歸為“舊時代”的遺留。這中間不是效忠哪一個政體、效忠哪一個政府的問題,而是選擇“舊”、拒絕“進步”的問題。“遺老”稱呼通行,伴隨著“遺老”的種種刻板印象,是選擇拒絕民國的這群人,很難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林志宏的《民國乃敵國也》,書中第五章標題為“‘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雖然明白點出了“遺老”,也企圖處理這群遺民在社會上被“污名化”的狀況,卻始終沒有討論“遺老”之詞腳懂享本身的歧視意涵,也不曾運用當時對“遺老”汗牛充棟的批評諷刺,來檢視刻板印象中的“遺老”是什麼樣的人,會做什麼不做什麼,進而對照點明刻板印象與事實之間的異同距離,殊為可惜。
認真看待“遺老”之詞及其背後的意涵,可以連帶燭照出清遺民的處境與困境。依照林志宏書中附錄的“清遺民基本數據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群遺民中,除了少數幾位因為有家室淵源者,如李鴻章的兒子李經邁、袁樹勛的兒子袁思亮、郭曾炘的兒子郭則澐、劉錦藻的兒子劉承乾等,其他極少有晚於1870年後出生的。換句話說,到1912年民國肇立,他們都已經超過四十歲了,其中主要的領導人更集中在五十到六十歲之間,的確是社會上公認的“老人”了。
“遺老”之“老”,源自於這套忠清的價值,在民國之後,幾乎無力吸引任何稍微年輕一點的人。遺民團體,明顯是由清亡之前曾經仕清任官,及清朝宗親所組成。這樣的成分,一方面方便提供社會上對於他們的批評、歧視角度,另一方面也阻礙了新成員的進入。這樣的“遺老”們,身上擔負了跟滿清政府一起敗壞中國,使得中國飽受外國欺侮的責任。不願也無法跟滿清劃清界限,也無法用任何方式否認滿清的失政,注定了使得他們的立場很難取得信任。社會輿論很容易用一種簡單的角度理解他們——為了恢復自己在清政權下的既得利益,為了維護過去時代的生活享受,所以反對新時代反對新政治。
遺民團體中,康有為之所以地位突出,是因為他背後有“戊戌變法”的經歷。他至少參與過改革清廷以求救中國的理想活動,並因此幾乎付出生命代價,可以和後來瓦解崩潰的政治體制拉開一定的距離。遺民團體中,最受到外界尊重的,首推王國維,不只因為他在治國學上,用新觀點得到傑出成果,也因為他相對年輕,清亡之前不曾從朝廷得到任何好處。他加入遺民團體是出於羅振玉的拉攏,以及1922年後擔任溥儀廢朝的“南書房行走”。
康、王的例證,剛好反襯出一般清遺民的窘迫。他們是一群已經在前一個戰場上潰敗的戰士,身上早烙著那場敗戰的印記,1912年當上遺民那一天起,他們就必須為自己的失敗進行解釋,試圖找出方法,與新社會新情境掛鈎。
林志宏此書的主旨,就在整理他們進行解釋的策略,以及他們跟不斷變化的新社會的互動。此書的貢獻,就在試圖努力改變過去對清遺民的簡化記錄,從表面認定他們既然拒絕承認新社會,同時也就被新時代遺棄,只是一群留在時光之河對岸僵化的化石。借著詳細的史料排比,林志宏彰示了:雖然拒絕接受歷史變化,但歷史變化不會就如此放過這些清遺民,他們還是在大洪流里被沖得搖搖擺擺,有他們的掙扎困惑,也就有他們主觀的策略,還有客觀的頓挫與走不通的盡頭。
“遺老”和“遺民”,差別大了。“遺老”是明確的貶辭,是新社會對這群人最普遍也最強烈的“污名化”,“老”形容的不只是他們的年齡,更將他們所信仰、所言談、所行為的一切,籠統歸為“舊時代”的遺留。這中間不是效忠哪一個政體、效忠哪一個政府的問題,而是選擇“舊”、拒絕“進步”的問題。“遺老”稱呼通行,伴隨著“遺老”的種種刻板印象,是選擇拒絕民國的這群人,很難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林志宏的《民國乃敵國也》,書中第五章標題為“‘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雖然明白點出了“遺老”,也企圖處理這群遺民在社會上被“污名化”的狀況,卻始終沒有討論“遺老”之詞本身的歧視意涵,也不曾運用當時對“遺老”汗牛充棟的批評諷刺,來檢視刻板印象中的“遺老”是什麼樣的人,會做什麼不做什麼,進而對照點明刻板印象與事實之間的異同距離,殊為可惜。
認真看待“遺老”之詞及其背後的意涵,可以連帶燭照出清遺民的處境與困境。依照林志宏書中附錄的“清遺民基本數據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群遺民中,除了少數幾位因為有家室淵源者,如李鴻章的兒子李經邁、袁樹勛的兒子袁思亮、郭曾炘的兒子郭則澐、劉錦藻的兒子劉承乾等,其他極少有晚於1870年後出生的。換句話說,到1912年民國肇立,他們都已經超過四十歲了,其中主要的領導人更集中在五十到六十歲之間,的確是社會上公認的“老人”了。
“遺老”之“老”,源自於這套忠清的價值,在民國之後,幾乎無力吸引任何稍微年輕一點的人。遺民團體,明顯是由清亡之前曾經仕清任官,及清朝宗親所組成。這樣的成分,一方面方便提供社會上對於他們的批評、歧視角度,另一方面也阻礙了新成員的進入。這樣的“遺老”們,身上擔負了跟滿清政府一起敗壞中國,使得中國飽受外國欺侮的責任。不願也無法跟滿清劃清界限,也無法用任何方式否認滿清的失政,注定了使得他們的立場很難取得信任。社會輿論很容易用一種簡單的角度理解他們——為了恢復自己在清政權下的既得利益,為了維護過去時代的生活享受,所以反對新時代反對新政治。
遺民團體中,康有為之所以地位突出,是因為他背後有“戊戌變法”的經歷。他至少參與過改革清廷以求救中國的理想活動,並因此幾乎付出生命代價,可以和後來瓦解崩潰的政治體制拉開一定的距離。遺民團體中,最受到外界尊重的,首推王國維,不只因為他在治國學上,用新觀點得到傑出成果,也因為他相對年輕,清亡之前不曾從朝廷得到任何好處。他加入遺民團體是出於羅振玉的拉攏,以及1922年後擔任溥儀廢朝的“南書房行走”。
康、王的例證,剛好反襯出一般清遺民的窘迫。他們是一群已經在前一個戰場上潰敗的戰士,身上早烙著那場敗戰的印記,1912年當上遺民那一天起,他們就必須為自己的失敗進行解釋,試圖找出方法,與新社會新情境掛鈎。
林志宏此書的主旨,就在整理他們進行解釋的策略,以及他們跟不斷變化的新社會的互動。此書的貢獻,就在試圖努力改變過去對清遺民的簡化記錄,從表面認定他們既然拒絕承認新社會,同時也就被新時代遺棄,只是一群留在時光之河對岸僵化的化石。借著詳細的史料排比,林志宏彰示了:雖然拒絕接受歷史變化,但歷史變化不會就如此放過這些清遺民,他們還是在大洪流里被沖得搖搖擺擺,有他們的掙扎困惑,也就有他們主觀的策略,還有客觀的頓挫與走不通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