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動員:國家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徵召民兵並使之達到可遂行任務狀態的活動。
國家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徵召民兵並使之達到可遂行任務狀態的活動炒膠捆。
後備力量動員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徵召所屬人員,配發裝備、物資,進行臨戰訓練和組織動員輸送等。對於進一步提高民兵遂行任務的能力,迅速擴大和增強武裝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國家尚未出現之前,民兵是氏族部落居民自動的武裝組織,每當遇有戰事,民兵不是通過動員而是按照共同的約定集合到一起。國家出現之初的民兵動員,是依靠早期的兵役制度——民兵役制度和土地制度來維繫的。遇有戰事,統治者依照民兵役的規定,強制徵召應服民兵役的社會成員,組成武裝力量,執行軍事任務。此後,國家統治者通過調整戶籍、土地、稅收、社會福利、社會分配和社會等級等政策制度,保持對民兵動員的權力,保證民兵動員活動的順利進行。常備軍尚未出現和產生初期,民兵動員是國家在戰時獲得武裝力量的主要途徑。英國在16世紀末抗擊西班牙入侵的戰爭中,美國在獨立戰爭之初,都依靠動員民兵參戰。常備軍發展壯大後,民兵動員成為國家戰時增強常備力量和利用民兵進行軍事對抗的重要措施。自19世紀後恥台期,預備役制度逐漸在各國普遍實行後,民兵動員演變為編組的預備役動員。如英國在預備役中編組的地方軍,法國在預備役中編組的國民自衛軍,德國在預備役中編組的後備軍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漿全她踏,民兵動員成為各參戰國補充、擴大常備軍和開展游擊戰爭的力量來源。蘇聯僅在1941年夏秋兩季,就動員組建了60個民兵師、200個民兵團。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的各個階段,都充分動員和武裝人民民眾,組成多種民兵組織參戰支前,僅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就動員組織了500多萬以民兵為骨幹的支前大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動員民兵參戰支前、搶險救災,充分發揮了民兵在國家安全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當代的民兵動員,堅持任務牽引、平戰結合、確保質量墓鑽探、快速高效的原則。根據擔負任務,制定動員計畫,確定動員規模,劃定動員區域,選擇動員對象,做好動員準備。戰時民兵動員,根據上級下達的動員任務,由有關單位組織實施。基本程式主要包括:下達預先號令,調整計畫預案,調配民兵幹部;下達動員集結命令,督促檢查民兵收攏、集結;組織武器裝備請領和有關物資的徵用、補充等;組織民兵臨戰教育訓練;組織民兵向預定地區機動。平時的民兵動員,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經上級批准,由人民武裝部門組織實施。
民兵動員的主要特點是:①動員時限相對較長。民兵組織平時呈分散狀態,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集中訓練的時間較短,動員時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徵召、編組、裝備和訓練,才能達到遂行任務的狀態。②動員程式相對簡捷。民兵的編制單位一般較小、合成性較低,可不經分站動員、逐級歸建的過程,即可進入遂行任務的狀態。同時,民兵的大部分人員和民兵部隊、分隊,通常不需要在動員期間轉服現役。另外,大部分民兵通常是就地就近動員,就地就近使用,一般不需要遠距離組織動員輸送,可省略與動員輸送相關的環節。③動員潛力相對雄厚。民兵動辨店府員所需的人力資源豐富,選擇餘地大,能夠充分滿足民兵動員的需要,並為其他武裝力量動員提供所需的各類人才。④動員方式靈活多樣。民兵組織類型多樣,建制相對較小,需要時可任意編組,擔負多種烏堡禁多樣的任務。⑤對社會資源的依賴性相對較大。民兵的制式裝備器材較少,除國家專供的武器、彈藥和少量軍用物資器材外,在遂行任務狀態下所夜糠習說需的大部分物資器材和設施設備,都要依賴社會提供。如民兵集結和實施臨戰訓練,需要地方提供場所作保障;為使民兵具備遂行運輸、醫療、工程等勤務保障任務的能力,需要徵用相關的民用資源;民兵動員及遂行任務的自身保障,完全依賴地方組織實施。
20世紀末21世紀初發生的多場局部戰爭表明,戰爭對民兵動員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作戰類需求在減少,保障類需求在增加;非技術性的需求在減少,技術性的需求在增加;成建制補充的需求在減少,單個補充的需求在增加。許多國家據此調整民兵動員準備的重點,民兵動員將向著動員徵召網路化、力量編組模組化、人員構成技術化的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0世紀末21世紀初發生的多場局部戰爭表明,戰爭對民兵動員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作戰類需求在減少,保障類需求在增加;非技術性的需求在減少,技術性的需求在增加;成建制補充的需求在減少,單個補充的需求在增加。許多國家據此調整民兵動員準備的重點,民兵動員將向著動員徵召網路化、力量編組模組化、人員構成技術化的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