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簡史

民俗學簡史

民俗學發端於歐洲諸國,作為一門學科卻是最早在英國建立。最早使用民俗學(Folklore)這個詞語的是英國人古物學者湯姆斯,他在1846年提議以Folklore這個詞代替過去對民俗文化的種種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俗學簡史
  • 概述 :民俗學發端於歐洲諸國,
  • 國外發展:近代歐洲個國民俗學是伴隨
  • 國內發展:中國古來有採風問俗的傳統
國外發展,國內發展,建國前,建國後,

國外發展

近代歐洲個國民俗學是伴隨著民族主義的發展而興起的,而它的發端多由蒐集整理民間口頭作品開始。18世紀後期之後,歐洲社會經歷了一場劇烈的轉型,不僅發生了諸如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劇烈社會政治變革,而且在精神文化領域也經歷了一場大革命——民族主義思想開始崛起。西方的民族主義思想以國家為單位,強調一國民族性和排他性,希望建立統一的民族精神和獨立的國家,統一的民族精神同時也有利於國家獨立和統一的政治訴求。語言是衡量民族性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一個民族賴以存在的文化載體,在國家被外來文化入侵的情況下,他們希望能夠找到真正能夠代表民族特色的東西,而那些在民間流傳的、未被外來文化“入侵”的鄉土中的民間口頭傳說就成了他們收集整理的第一選擇。
民俗學首先產生於德國,德國的學者在浪漫主義者赫爾德(Johann Herder,1744—1803)的影響下開始對民間口頭傳說進行蒐集和整理。比較有影響的有德國民俗學奠基者、著名語言學家格林兄弟:雅格布·格林(Yacob Grimm,1785—1863),威廉·格林(Wilheim Grimm,1786—1859)出版的《兒童與家庭故事集》、《德國的傳說》、《德國的神話》等影響極大的著作。以格林兄弟為代表的民俗研究方式後來發展成為民俗學研究的神話學派。此後,德國民俗學在本國民俗學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繼續發展,於1891年建立了德國第一個民俗學組織——柏林民俗學會,於1904年成立了全德民俗學會聯盟。
民俗學作為一門學科最早在英國建立,在格林兄弟的影響下,英國那些嗜好古物的學者開始了對民俗的研究。他們不但蒐集口頭傳說,而且,一切年代久遠的東西他們都感興趣,包括蒐集民間風俗習慣、信仰儀式等等。古物學家湯姆斯發明了一個自造的單詞——Folklore來指稱他們所研究的對象,並很快被多數學者接受。牛津大學的德裔教授謬勒以“語言疾病說”和“自然神話論”來對神話進行研究,而人類學之父泰勒則以“萬物有靈論”和“遺留物說”對信仰習俗進行考察,認為民俗是應該加以改革的對象。以謬勒和泰勒的理論進行民俗學研究後來分別發展成為民俗學的語言學派和人類學派。
民俗學在北歐是和民族運動共同發展的,受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在芬蘭、丹麥、瑞典以及挪威民俗學都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北歐的民俗學發展歷程大致相似,其中芬蘭民俗學發展較早,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的民族運動中,芬蘭民俗學之父隆諾特對口傳文學進行收集整理並且出版了芬蘭史詩《卡勒瓦拉》,是芬蘭民俗學發展的標誌性著作。在科隆時代,以科隆父子為代表的芬蘭民俗學家創造了芬蘭歷史地理方法,並使芬蘭成為當時世界民俗學研究的中心。而同時期的阿爾奈將注意力轉向故事結構的分析,出版了《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阿爾奈的弟子美國學者湯普森將其進一步增訂後,成為民俗學的經典著作,AT分類法也成為研究民俗的學者必須掌握的分析工具。
美國是當代世界民俗學研究的中心,其發展特點表現為除了對民俗的收集開始,但是他們更有意識的對民俗學的學科進行建設。

國內發展

中國古來有採風問俗的傳統,但近代民俗學的傳入是在“五四運動”前。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社會面臨著巨大的民族生存的壓力,作為社會精英的知識分子開始思考中的

建國前

(一)北大時期
1918年春,北京大學成立歌謠徵集處徵集民間歌謠,北大歌謠徵集處發布了一則詳細的聲明,動員全校的教授、職員和學生來參與歌謠蒐集活動,同時並請求外省的政府和教育團體的協助。1920年又擴大了組織,成立歌謠研究會,1922年歌謠研究會被合併到北京大學國學門研究所,並於同年開始印行《歌謠周刊》,出版了九十七期。自1922年至1925年,歌謠研究會共收到來自17個省的13339首歌謠,其中2226首刊載在1922年12月17日至1925年6月28日的97期《歌謠周刊》上。
除刊載歌謠作品之外,《歌謠周刊》還發表了一批研究文章。例如胡適和董作賓二人分別對歌謠《隔著竹簾看見她》的大量異文所做的比較分析等。有一些學者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對歌謠進行探究,例如劉經庵的《歌謠中的舅母和繼母》、《從歌謠看中國婦女的地位》。
(二)中大時期
1925年國民黨在廣東發動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1926年,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在北洋政府壓迫下北大一些教授南下廣州,民俗學活動也由北大轉移到了中山大學,其在北京的一批創始人轉移到了廈門大學,繼續進行他們的研究。而在廣州的中山大學則開始發起對民俗的研究。1927年建立的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努力要通過其第一手的調查,來發揚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革命的領導者們相信,為了提高中國民眾的地位,理解民眾的風俗、信仰和觀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把民俗學也列為它的四項研究門類之一(其它三項為考古學、語言學和歷史學),於1927年成立了民俗學會,並創辦了《民俗周刊》。民俗學研究部建立了民俗物品陳列室,於1928年3月開放,展出各種民間衣物、樂器、玩具、神像以及用於巫術目的的物品等等。民俗學傳習班還開設了民間文學與教育、整理傳說的方法、心理學與民俗學、希臘神話、中印故事比較、殷周時期風俗斷片以及民俗學問題格等課程。
1927年,顧頡剛與容肇祖、鐘敬文等發起組織民俗學會,1927年11月在廣州中山大學成立了第一個以民俗學命名的組織——廣州中山大學民俗學會。中山大學的民俗活動也被中國學者認為是中國現代民俗學科確立的標誌。
(三)杭州時期
受中山大學影響,在杭州的一些學者也開始對民俗進行研究,他們創立了杭州中國民俗學會(1930年)。學會主辦了《民俗月刊》,發表國內的研究成果,並且介紹外國的民俗學理論以及學術動態。

建國後

1950年3月29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在北京成立,郭沫若任理事長,1955年4月該會創辦《民間文學》雜誌。1983年5月21日至24日,全國各地的民俗工作者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民俗學會成立大會。
目前,我國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師範大學;有民俗學博士點八個: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還有四十五個碩士學位培訓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