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出自《詩經·大雅·民勞》,意思是說老百姓太勞苦,也該稍稍得到安樂了。表達了奴隸制時代先民們的一種理想。中文名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讀音 mín yì láo zhǐ,qì kě xiǎo kāng 出處 《詩經·大雅·...
汔,盡也。——《廣雅》壯狡汔盡窮屈。——《呂氏春秋·聽言》汔盡(竭盡);汔事(完事)。詞性變化 〈副〉1. 幾乎,差不多 [almost]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詩·大雅·民勞》2. 終竟;一直 [always]。如:汔無成效(...
“小康”一詞,古代共有三種解釋。一 早在西周時候,小康一詞即已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這裡,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二 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為小康。《...
小康(xiǎo kāng),漢語辭彙。是指為中國廣大民眾所享有的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出處與詳解 1、.稍安。《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鄭玄箋:“康,安也。今周民罷(pí)勞矣,王幾可以...
勞止,讀音láo zhǐ,漢語詞語,意思為辛勞;勞苦。中文名 勞止 拼音 láo zhǐ 釋義 辛勞;勞苦 出處 《詩·大雅·民勞》 目錄 1 解釋 2 出處 解釋 辛勞;勞苦。 [1] 出處 《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鄭...
“小康”一詞,古代共有三種解釋。一 早在西周時候,小康一詞即已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這裡,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二 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為小康。《...
1、小康的來由:“小康”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這是“小康”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出現。《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2、“小康”的引入:是...
《奔小康》是湯非演唱的歌曲,由陳凱星、韓鷺作詞,安松作曲,收錄於《奔小康》專輯中。中文名 奔小康 所屬專輯 奔小康 填詞 陳凱星、韓鷺 譜曲 安松歌曲歌詞 民亦勞止 汔可小康 竹簡上鐫刻的字跡...
“小康”的詞義 “小康”一詞最早出於《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汔,毛亨注曰:危也;鄭玄注曰:幾也。危、幾,義同,即庶幾,接近,差不多。綏,安也,安撫也。全詩意謂人民也太辛勞了啊,該...
第一章20 世紀70 年代末:小康目標誕生 克松的巨變 / 2 鄧小平與“小康之家” / 7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 18 中國式的現代化 / 24 第二章20 世紀80 年代:小康社會啟動 小崗村的改革試驗 / 34 經濟特區傳出時代強音 /...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於庶人。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閒且馳。矢詩不多,維以遂歌。民勞 民亦勞止,汔可小...
《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
鳳皇于飛 翽翽其羽 亦傅於天 藹藹王多吉人 維君子命 媚於庶人 鳳皇鳴矣 於彼高岡 梧桐生矣 於彼朝陽 菶菶萋萋 雝雝喈喈 君子之車 既庶且多 君子之馬 既閒且馳 矢歌不多 維以遂歌 民勞 民亦勞止 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 以...
瑟彼柞棫 民所燎矣 豈弟君子 神所勞矣 莫莫葛藟 施於條枚 豈弟君子 求福不回 思齊 思齊大任 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京室之婦 大姒嗣徽音 則百斯男 惠於宗公 神罔時怨 神罔時恫 刑於寡妻 至於兄弟 於御於家邦 雝雝在宮 肅肅...
諫修殿舍疏 竊聞諸葛亮講武治兵,而孫權市馬遼東,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備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宮室大興,加連年穀麥不收。詩云:「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唯陛下為社稷計。(《魏志·辛毗傳》)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
政寬則民慢,慢⑨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④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⑤詭隨⑥,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
《詩》不云乎:“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自有隋失馭,政刑板蕩,豺狼競起,肆行暴虐,徵求無度,侵奪任己。下民困擾,各靡聊生,喪亂之餘,百不存一。上天降監,爰命朕躬,廓定凶災,乂寧區域。念此黎庶,凋弊日久,新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