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追求(1948-1949):籌建新中國實錄》是2012年6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立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主的追求(1948-1949):籌建新中國實錄
- 作者:秦立海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6月
- 頁數:312 頁
- 定價:3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401171
《民主的追求(1948-1949):籌建新中國實錄》是2012年6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立海。
《民主的追求(1948-1949):籌建新中國實錄》是2012年6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立海。內容簡介 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產黨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
1948年夏,遼寧省委調他任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籌建共青團工作,後又臨時抽調到遼陽搞土改。當時遼中、台安、盤山三縣尚未解放,敵軍還占據遼陽的華子溝、煙臺(現名燈塔)等地區,黃中主動要求到離敵人只有二十幾里的佟二堡工作。他是東北人,講話又風趣幽默,老百姓很喜歡聽他講話。瀋陽解放後,黃中開始從事青年工作...
1948年,祖國解放事業勝利在望,錢學森開始準備回國,為此,他要求退出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團。1949年5月20日,錢學森收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員、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美中區負責人葛庭燧寫來的信,同時轉來1949年5月14日曹日昌教授寫給錢學森的信,他加緊了回國的準備。1949年秋,錢學森從麻省理工學院回到...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到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任教。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北方大學與華北聯合大學合併為華北大學(位於河北正定),尹達任華北大學教務處處長(一說教務長)。1949年1月,北平解放初,尹達兼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文物部部長,負責接管古都眾多的文物單位。建國初期 新中國成立...
早在1945年,他與蘇步青、王淦昌等科學家一起在重慶發起成立了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並於1948年擔任中國科技工作者協會杭州分會的首任理事長。1949年6月他又發起並組織了浙江科普工作者協會,並長期擔任了浙江省科普協會主席、浙江省科普作協理事長等工作。陳立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一生,是光明磊落、...
“四自”校訓,是地大附中半個世紀奮進精神和過程的體現,是對新中國地質工作者優良品質和崇高精神的傳承,是全校師生員工始終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地大附中人對待人生、工作和學習的態度。為延續這種精神和態度,特立此訓,以示後人。相信自己,我能行 自信,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人不是由命運主宰的。人的心理...
王雪苔(1925年12月21日—2008年)男,漢族,遼寧義縣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針灸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委員,中國針灸學會高級顧問,世界針灸學會聯合國終身名譽主席。人物經歷 王雪苔早年跟隨外祖父張五雲學習《易經》與簡易灸法,1948年師從朱璉學習針灸理論與技術。通...
1947年秋,應朱自清邀請,轉往北平清華大學任教。1948年8月,朱自清病逝,他繼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並著手選編《朱自清選集》和《聞一多選集》。同年,即北平解放前夕,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7月,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文協(作協前身)理事。從1937年全面抗戰始,至...
彥涵一生追求著民主與自由。從參加對日本法西斯“血與火”的戰爭,到個人政治上遭受的打擊與磨難,都始終沒有動搖過他對民族的熱愛和對人民生活的藝術勾勒。作為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藝術家,往往在善與美之間,更願意展現出人性中那誠摯的一面,並加以歌頌。而對於人性中的虛偽、陰暗和殘暴,則進行了無情地揭露和...
何怡貞女士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她作為我國民主黨派九三學社的成員,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與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親密合作,竭盡全力為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推進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女士語錄 何怡貞女士說過:我一生的追求,就...
1948年 (民國三十七年 戊子) 39歲 與李育中、王益倫、楊秋人、於奮生等組織“藝析評論社”開展藝術評論和研究,撰寫《藝術隨筆》一文在廣州藝專校刊發表。1949年 (民國三十八年 己丑) 40歲 為迎接廣州市解放,與王琦、黃永玉、張光宇、溫少曼、關山月、雷雨、楊秋人等在香港繪製《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巨幅畫,...
1949年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黃玠然為黨的事業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黃玠然歷任華東紡織工業部中國紡織公司軍事代表室主任秘書、華東紡織管理局秘書處處長。1951年任華東紡織工學院副院長,被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2年,黃玠然到北京參加籌建中華全國...
1949年,魏漢清、魏漢潔、魏漢太三兄弟同時參軍,中共昌北縣委贈送“一門三英”匾額。後兩人犧牲,倖存者魏漢清現是師級離休幹部。1946年, 中共昌北縣委安排該村儲糧,用以備戰。戶戶都存,至少250公斤,全村一次共儲存調來的糧食15萬公斤。1948~1954年,馬渠區(第九區)區公所駐該村,區長依次是陳永年、姜維玉...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於隨州城報恩寺內成立初等國小堂,歷經清末、民國時期、解放後1949年,隨縣縣委命名該校為“隨縣第一完全國小”,1957年元月7日正式命名為“隨縣實驗國小”。1960年至1968年曾為湖北省重點國小,1969年始,學校戴帽辦國中至1985年,其間十餘年,學校開辦了國小、國中和高中,管理上十分不便。1...
1949年9月,籌建巴蜀文商學院,後未能完成建立。1950年,私立巴蜀學校董事會決定將學校無條件捐獻給人民政府辦理;同年12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接辦巴蜀學校為西南局幹部子弟校,由私立變為公立。1954年,巴蜀學校交由重慶市教育局直管,高中一個年級從原來的兩個班擴大到8個班。1955年8月,巴蜀學校一分為三,按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