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糯索

西雙版納傣族的毫糯索,可譯為紫花糯米糕,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種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歷新年時做吃的,相當於漢族的年糕。但云南旅遊景點西雙版納當地人習慣使用西雙版納傣語稱毫糯索,向客人介紹時稱為西雙版納傣族的年糕。這種西雙版納食品主要以糯米為原料,配以少許飯米和西雙版納旅遊景點特有的野生喬木花石梓花(石梓系馬鞭草科植物)以及紅糖、芝麻、花生仁、豬油製作。加工過程是將米泡軟,淘洗乾淨後打漿,用布袋裝漿濾水後,拌人預先磨細的石梓花面以及紅糖、芝麻、花生仁、豬油,充分揉搓,使主料與配料摻合均勻,按一兩一團分團攤在抹過油的芭蕉葉片上,包成4厘米×8厘米的長方形小包,用木甑或蒸籠蒸至熟透即可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毫糯索
  • 別稱:紫花糯米糕
  • 主要原料:石梓花粉,糯米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相關節日:傣歷新年
  • 做法:蒸後在炸
簡介
西雙版納旅遊景點傣族的毫糯索多在過年過節時製作,一般是當天蒸製當天食用,隔夜後應復蒸一次再食。一時吃不完,可曬成乾品,用油炸吃。這種西雙版納傣族食品,質地軟粘如糕,味香甜可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