毠

毠,古漢字,讀作jiā ,古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毠
  • 外文名:cassock
  • 注音: ㄐㄧㄚˉ
  • 部首 : 毛
基本信息,典故,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首:毛 部外筆畫:5 總筆畫:9
五筆86:LKTN 五筆98:EKEB 倉頡:KRHQU 鄭碼:YMJM
四角號碼:467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BE0

典故

袈裟,梵語音譯“迦羅沙曳”的省稱。佛教僧、尼的法衣。《魏書·西域傳》:“高宗末,其王遣使送釋加牟尼佛袈裟一,長二丈余。”吳融《還俗尼》詩:“柳眉梅額倩妝新,笑脫袈裟得舊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居牙切,音嘉。與𧛣同。毛衣謂之𧛣裟。或作毠,亦作袈。《西域記》僧祗支,正雲僧迦鵄,此雲覆腋衣。竺道祖云:魏時請僧於內,作此衣,因綴於左邊祗支上。今號兩袖曰偏衫,七條曰郁多羅僧。用三種壞色,靑、黑、木蘭。靑謂銅靑,黑謂雜泥,木蘭卽樹皮色。應法師舊作𣮫㲚,葛洪改袈裟。具雲迦羅紗曳,此雲不正色。○按諸說𣮫㲚卽袈裟也。古織毛為之,故從毛,後用布,故從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