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鬚根米黃色,較粗壯,直徑達1毫米。稈直立,疏叢生,高30-55厘米,直徑2-3毫米,一側有凹槽,無毛;節上具髯毛。葉鞘被柔毛,但頂生葉鞘無毛而具膜質邊緣;葉舌長2-4毫米,上緣撕裂狀;葉耳圓鈍,直立;葉片扁平或對摺,線狀披針形,長3-14厘米,寬3-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密被長柔毛,
葉緣具軟骨質邊。
總狀花序,緊密貼合成直徑約1厘米的圓柱形,長6.5-8厘米,整體被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等長。無柄小穗長約1厘米,第一穎倒長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下部2/3革質,5脈,背面密被長柔毛,上部1/3堅紙質,扁平而具膜質邊緣,先端鈍,具微齒;第二穎略短於第一穎,質較薄,先端尖,具微齒,上部有龍骨狀脊,下部圓拱,3-9脈,全體被微柔毛;第一小花雄性,內、外稃均為膜質,長卵形,長約7毫米,有微毛;雄蕊3,花葯黃色,長4-5毫米;第二小花兩性或雌性,與第一小花近等長,
外稃先端2齒裂,齒間具芒;芒柱長約5毫米,不伸出小穗之外,芒針長約6毫米;
內稃卵形,先端具長喙;鱗被2,倒楔形,長約1毫米,上緣不整齊。有柄小穗較無柄
小穗稍短,柄堅韌,三棱形,長約4毫米,被長柔毛;第一穎倒披針形,先端具微齒,一側上緣具膜質邊,背面密被長柔毛;第二穎長卵形,3脈,被長柔毛,先端2微齒,邊緣有疏齒;第一及第二小花與無柄小穗相似,但第二小花先端僅具1毫米左右的小尖頭。
穎果長圓形。花果期夏秋季。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200m以下的貧府幹早的海邊沙灘,河邊及沙質山場在中國華東至華南沿海各省也有大面積分布。潮上線沿海或叢生獨成一體,毛鴨嘴草與低矮的
篩草、
腎葉打碗花等構成穩定的草本植物群落,也可與
單葉蔓荊、
紫穗槐等灌木樹種灌草混生;由此可見毛鴨嘴草的廣泛適生性和巨大適應能力。
分布範圍
中國自山東、江蘇向南至廣東等省沿海地區均有分布;朝鮮、日本也有分布。毛鴨嘴草在山東主要分布著
膠東半島沿海及魯中南地區。
生長習性
毛鴨嘴草一般於5月4日進入返青期,第一朵花開放至最後一朵花序開放持續18-25天。從開花授粉到種子完全蠟熟大約70-80天。11月12日進入枯黃期,整個生長周期為192天,生長期較長。毛鴨嘴草的地下根極為發達,可深達70厘米,主要集中在地下40-50厘米處。毛鴨嘴草的地下根為米黃色鬚根,根部的萌櫱能力強,1年生的毛鴨嘴草根部可分櫱7-13個,兩年生的植株根部可分櫱到30-40個。1平方米樣方內地上和地下部分平均鮮重分別為463.54克,556.25克。地下部分的生長量大於地上部分。毛鴨嘴草種子採收常溫貯藏30個月後,種子的發芽率仍可高達90%。
繁殖方法
毛鴨嘴草在野生狀態下,可以同時利用種子和根孽進行繁殖。在人工栽培狀態下,毛鴨嘴草的種子發芽率能達到90%以上,產量可大幅增加。毛鴨嘴草的
種子吸水較快,在去除內外稃的種子,室溫25℃條件下,1天左右種子可全部吸脹。第4天種子從種臍的背面處開始露白,胚根和胚芽長出,1個向下生長,1個向上生長,胚根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胚芽的生長速度。生產中,未剝去內外稃的毛鴨嘴草種子發芽要慢一些,中國濟南田間4月中旬播種,大約25天種子發芽出土,發芽率在90%左右。
主要價值
固沙護堤:毛鴨嘴草是沙質
海岸優良的固沙植物,根系可深達50-80厘米,具有很強的固沙護土能力,其不但具有地下龐大的根系,而且地上莖稈高大,可以高達50厘米以上,這在沿海乾早府薄沙質海岸前沿地區是很少見的,因為沙質海岸前沿地區風力大,風日多,而且海風中還夾雜鹽分,嚴重製約著植物的分布和生長,高稈草本植物的分布和生長更為困難。但毛鴨嘴草頑強生存了下來,而且生長茂盛。毛鴨嘴草不僅是一種十分優秀的生態護岸植物。
飼用牧草:毛鴨嘴草還是良好的牧草資源。
編織材料:其高直而柔軟的莖稈還是理想的編織材料,用其
編制的果盤和果墊是很高級的藝術品。
觀賞:毛鴨嘴草成簇分布,每簇面積大約0.1-0.6平方米,最大單簇面積可達1平方米。每簇之間均有一定的距離。遠遠望去,就像在金黃色的海灘上灑上許多綠色的波點,在海風的吹拂下搖曳多姿,沙沙作響,據具有一定的韻律美和動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