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阿伊”的石像,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徵:形態各異的長臉,略微向上翹起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後傾的寬額,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飛鳥鳴禽的軀幹以及垂立在兩邊的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阿伊石像
- 發現時間:1772年復活節
- 發現者:荷蘭航海家羅傑溫
- 數量:340多個
歷史原由,相關,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歷史原由
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孤島,因1772年復活節這一天,被荷蘭航海家羅傑溫發現而命名。島上因有數百尊巨石雕像而聞名於世。石像面色凝重,神情孤傲,令人難以理喻。其石像及所涵蓋的文化意義是無數學者所熱衷的。
毛阿伊石像的由來
復活節島以其巨大石雕像而著名,島上有約600座以上的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台(ahu,石堆)遺蹟,其朝陸復活節島上以火山岩石雕刻的作品地方向有露天庭院,某些庭院建築巧妙。1886、1914和1934年進行考古調查;1955年開始考古發掘工作。結果認為島上存在3個明顯的文化期。早期有在塔海(Tahai)、維納普和阿納克納的大石台,碳定年法測定約在西元700~800年。科克上校讚賞最早的兩個大石台,並加以描述;阿納克納石台的牆在1987年挖掘出以前,一直埋在地下。從阿納克納發掘工作中發現多種石雕像是在早期雕刻的,其中有一種較小的中期胸像原型,與中期胸像的主要差異是圓頭和粗壯的身軀。另一種型式是一尊寫實主義雕像,表現跪著的全身人像,臀部坐在足跟上,雙手放在膝上,有一個雕像裸露著肋骨,具備著南美洲蒂瓦納庫(Tiwanaku)的前印加人時期紀念物的各種特點。在中期(1050?~1680),有意毀壞和丟棄石雕像,所有大石台全部重建,沒有考慮太陽方位,也沒有考慮石塊結構的尺碼。似乎唯一願望就是能夠有牢固石台,可以支撐更高更大的胸像,即中期典型的「莫埃」(moai)。
中期在大石台內建造了墓室。石雕像的體積越來越大,後來達到驚人的程度;細而高的胸像的細長頭部上有用紅色凝灰岩製作的很大的圓柱形「普高」(pukao,意為頭飾)。中期石像的高度大多在3~6公尺(10~20呎)左右,但立在石台上的最大石像約10公尺(32呎)高,由重約74,500公斤(82噸)的一塊石頭雕成,其頂上的「普高」約有11噸重。現今仍然矗立的最大石雕像部分埋在石場下面很深的淤泥中,約11公尺(37呎)高。未完成的最大石雕像約21公尺(68呎)高,背部靠在岩石上。經考古證實的一些傳統表明,這些石雕像代表死後被奉為神的一些重要人物。
在1955~1956年以該島傳統為依據進行的實驗表明,遺留在石場中的許多用玄武岩做的石鎬完全可以用於雕刻堅硬的凝灰岩。再次的實驗說明,12個島民能夠把大約3公尺(10呎)高的一尊25噸重的石雕像搬離地面,豎著使之傾斜,放到石台上∶在除了用作槓桿的兩根木桿外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這件工作要花18天時間。大大小小的石塊被一個個地楔入石雕像下,形成一個緩緩升起的錐形石堆,以便使這個龐然大物豎立起來。傳統稱這些石雕像是「走」過這一地帶到遙遠的地點去的,但是在實驗中,180個人能夠把一尊中等大小的石雕像從地面上搬走。1986年的一次實驗再次發現15個人用一組繩子向前拉,就可以把一個中等大小的石雕像豎立著在地面上挪動。
中期石雕胸像顯然取自當地的一個原型,其他地方沒有相像的石雕。中期還有一個特殊現象,即有捕鳥人隨從禮儀的鳥神膜拜儀式,這一現象延續到第三期,即晚期。其儀式中心是拉努·科山上的奧隆戈(Orongo)村,村里都是石屋,屋頂好像假拱門。這些石屋及相連的有屋頂入口的環形磚房是該島早期和中期的特點;雖然在玻里尼西亞其他地方沒有這種房屋,但在南美洲的鄰近地區卻是常見的
相關
地理位置
島上聳立著一個個巨大的石像,奇怪的姿態和陰沉的眼神給小島籠罩了深厚的神秘氣氛。這些神像高達9米,是用巨石鑿刻而成的人頭像,長耳朵,短前額,大鼻子,面部表情十分嚴肅,令人望而生畏。 巨石人像的數量之多也是驚人的,僅這一處就達40多個,而在不遠處的拉諾·拉拉古山的一面斜坡上竟多達300個。它們有的並靠在一起,更多的是隔近50米一個個地散立著。而每一尊巨石人像的重量都在30噸以上。
人文歷史
這些被當地居民稱為“毛阿伊”的石像,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徵:形態各異的長臉,略微向上翹起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後傾的寬額,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飛鳥鳴禽的軀幹以及垂立在兩邊的手。這些奇特的造型,賦予石雕以獨特的風采,使人一眼就能認出它們。另外,有些石像頭上還戴有圓柱形的紅帽子,當地人稱為“普卡奧”。遠遠看去,紅帽子頗似一頂紅色的王冠,更給石像增添了尊貴、高傲的色彩。這批石雕人像最大的重量超過80噸,有的石像上還戴著石帽,石帽最小的也有275噸。它們究竟是如何被製作者從採石場上鑿取出來,如何加工製作,又採用什麼辦法,將它們運往遠處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聳立起來的?而在前幾個世紀,島上居民還未掌握鐵器。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