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蕨

毛蕨

毛蕨,植株高達1米以上。根狀莖長而橫走,有褐色茸毛。葉遠生,近革質,下面密生灰白或淡棕色毛;葉片闊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30~80厘米,寬30~50厘米,三回羽裂;末回裂片基部彼此相連或分離,鐮狀披針形,鈍尖頭,全緣或偶有下部的為淺裂或呈波狀圓齒。孢子囊群生小脈頂端的聯結脈上,沿葉緣分布;囊群蓋條形,並有由變質的葉緣反折而成的假蓋。 分布於陝西(秦嶺南坡)、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和西藏(亞東);亞洲熱帶其他地區也有。生陽坡或疏林下,海拔570~3000米。用途同蕨;其根狀莖所含的澱粉質量比蕨要好。

有藥用價值。較耐乾旱,但喜陰,耐高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蕨
  • 拉丁學名: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
  • :植物界
  • :金星蕨科
  • :毛蕨屬
  • 分布區域:中國南方地區、日本、韓國熱帶和亞熱帶
  • 種拉丁名:Thelypteridaceae
  • 屬拉丁名:Cyclosoru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種間區別,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130厘米。根狀莖橫走,粗約5毫米,黑色,連同葉柄基部偶有一二卵狀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長約70厘米,粗2~3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漸變為禾稈色,幾光滑;葉片長約60厘米,寬20~25厘米,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具羽裂尾頭,基部不變狹,二回羽裂;羽片22~25對,頂生羽片長約5厘米,基部寬約1.8厘米,三角狀披針形,漸尖頭,基部闊楔形,柄長約5毫米,羽裂達2/3,側生中部羽片幾無柄,斜向上,互生(基部的對生),相距約2厘米,近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對稱,羽裂達1/3;裂片約30對,斜展,長寬各約3~4毫米,三角形,尖頭。葉脈下面明顯,每裂片有側脈8~10對,基部一對斜展,其上側一脈出自主脈基部,下側一脈出自羽軸,二者先端交結成一個鈍三角形網眼,並自交結點向缺刻下的膜質聯線伸出外行小脈;第二對側脈斜伸到膜質聯線,在主脈兩側形成兩個斜長方形網眼;第三對側脈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近革質,乾後褐綠色,上面光滑,下面沿各脈疏生柔毛及少數橙紅色小腺體,並沿羽軸有一二淡棕色鱗片;鱗片膜質,闊卵形,有緣毛。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側脈中部,每裂片5~9對,下部1~2對不育,因此在羽軸兩側各形成一條不育帶;囊群蓋小,膜質,淡棕色,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宿存,成熟時隱沒於囊群中。染色體2n=72,144。
毛蕨
毛蕨毛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達200~380米山谷溪旁濕處。

分布範圍

產台灣(台北、台中)、福建(廈門)、海南(瓊中、昌江)、廣東(廣州)、香港、廣西(臨桂)、江西(廬山南坡)、貴州(六盤水)也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向北經日本至韓國(濟州島)。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主要價值

中藥效用
【最低海拔】:1750
【生境】:山坡或路邊
【藥用部位】:根狀莖(龍爪菜)
【藥用功能】:解瘡毒
【來源】:為蕨科植物毛蕨的根莖。
【功效】:祛風利濕,清熱利尿,收斂止血,驅蟲。
【主治】: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濕熱小便不利, 用於外傷出血,寄生蟲病,風濕性關節炎、尿路感染、瘡毒。
【性味歸經】:澀,涼。腎、肝、膀胱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外用:適量,搗敷。
【別名】:密毛蕨(《海南植物志》)、毛軸蕨(《蕨類名 詞及名稱》)、飯蕨(《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種間區別

根據Holttum 1971的研究,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 Ito=Pteris inter-ruptus Willd(1794)和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Schkuhr 1809.二者的羽軸上均具鱗片,同為一種。因此後者為前者的異名。在此以前的一些作者(如Ching 1938,Holttum 1955等)所認為的羽軸上無麟片,葉紙質的C.interruputus實是C. terminans的錯誤鑑定(見上一種文獻)。本種葉下毛被的多少有過渡現象,它和生態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在沒有探討清楚之前,暫不分為兩個變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