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山茶灌木至小喬木,嫩枝初時有白毛,不久變禿。葉薄革質,長圓形。花期冬春間,分布於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蕊山茶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山茶目
- 科:山茶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幼枝被柔毛,一年生枝變無毛,紅褐色。葉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長6—13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常具尖銳細鋸齒,葉面深綠色,無毛,有光澤,背面淡綠色,疏生長柔毛,沿中脈上毛被較密,側脈6—8對,在葉面凹陷,背面突起,網脈在葉面也常凹陷,背面突起;葉柄長5—15毫米,被柔毛或變無毛。花單生小枝頂端,深紅色,徑4—5厘米;無花梗;小苞片和萼片10—15枚,半圓形或近圓形,外面5—10枚較小,長1.5—6毫米,裡面5片較大,長1—1.5厘米,外面密被灰黃色絨毛,裡面被毛或近無毛,花後脫落;花瓣6—10枚,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4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微凹,裡面5枚下部連合,長約1厘米;雄蕊長2.5—3厘米,外輪花絲下半部合生,上部分離花絲被長柔毛;子房球形,徑約2毫米,密被灰黃色絨毛,花柱長2—2.5厘米,密被淡黃色柔毛或僅基部被毛,先端3淺裂。蒴果球形,徑4—5.5厘米,3室,表面黃褐色,果皮厚達1厘米;種子半球形,長約2厘米,寬約1.5厘米,褐色,無毛。花期2—3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50—1 900(—2 300)米的石山常綠闊葉林下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鹽津、邱北、廣南、富寧、硯山、文山、西疇、麻栗坡;四川西南部、貴州、廣西、廣東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鹽津。
主要價值
山茶屬植物主要含有皂苷、鞣質和黃酮類成分.其藥理作用主要表現為抗癌、抗菌、抗骨質疏鬆及抑制心腦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