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葉山柑
- 拉丁學名:Capparis Pubifolia B. S. Sun
- 二名法:Capparis Pubifoli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目:十字花目
- 科:山柑科
- 屬:山柑屬
- 種:毛葉山柑
- 分布區域:雲南、廣西
形態特徵,生長屬性,描述欄位,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互生,很少對生,單葉或掌狀複葉;托葉刺狀,細小或不存在。花序為總狀、傘房狀、亞傘形或圓錐花序,或(1-)2-10花排成一短縱列,腋上生,少有單花腋生;花兩性,有時雜性或單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常有苞片,但常早落;萼片4-8,常為4片,排成2輪或1輪,相等或不相等,分離或基部連生,少有外輪或全部萼片連生成帽狀;花瓣4-8,常為4片,與萼片互生,在芽中的排列為閉合式或開放式,分離,無柄或有爪,有時無花瓣;花托扁平或錐形,或常延伸為長或短的雌雄蕊柄,常有各式花盤或腺體;雄蕊(4-)6至多數,花絲分離,在芽中時內折或成螺旋形,著生在花托上或雌雄蕊柄頂上;花葯以背部近基部著生在花絲頂上,2室,內向,縱裂;雌蕊由2(-8)心皮組成,常有長或短的雌蕊柄,子房卵球形或圓柱形,1室有2至數個側膜胎座,少有3-6室而具中軸胎座;花柱不明顯,有時絲狀,少有花柱3枚;柱頭頭狀或不明顯;胚珠常多數,彎生,珠被2層。果為有堅韌外果皮的漿果或瓣裂蒴果,球形或伸長,有時近念珠狀;種子1至多數,腎形至多角形,種皮平滑或有各種雕刻狀花紋;胚彎曲,胚乳少量或不存在。
生長屬性
毛葉山柑攀援灌木。小枝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周圍常有鑽形苞片狀小鱗片;刺短,長約2毫米,尖端黃褐色,微外彎。葉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9 (-12)厘米,寬2.5-5(-8.3)厘米,兩面均無毛,頂端鈍形,常有小凸尖頭,基部楔形或近圓形,有時微心形,乾後淡黃色,兩面均有水泡狀的小點凸起,背面尤其明顯,中脈表面平坦或微凸起,側脈5-8 (-10)對,背面粗壯,凸起,網狀脈稠密,兩面微凹;葉柄長5-12毫米,無毛。雄蕊(50-)60-75,花絲長約4厘米;花葯線形,長約2毫米;子房卵球形,長5-7毫米.直徑約2.5毫米,稍肉質,頂端漸狹延成花柱,胎座4,胚珠多數;雌蕊柄長3-4厘米,無毛,果時木化增粗,直徑達3-5毫米。果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5厘米,直徑2.5-3厘米,頂端有不明顯的短喙,乾後黃色或橘紅色,果皮近平滑。種子多數,長6-8毫米,寬4-6毫米,高3-5毫米,種皮平滑,乾後暗紅色。花期7-12月,果期12月至次年3月.
描述欄位
木質藤本植物;小枝較細,直徑2—3毫米,密被灰黃色後轉灰褐色氈狀絨毛,果枝上刺敗育,僅見很小乳頭狀突起或刺不存在,莖上有刺,刺鈞狀。葉卵形或橢圓形,長5—9厘米,寬2.5—4厘米,乾後常呈橄欖色,長成時表面除中脈凹陷處可見殘存被毛外無毛,微有光澤,背面密被灰黃色氈狀絨毛,被毛長期宿存,中脈表面下凹,葉片兩端尤其明顯,側脈10—12對,表面纖細,微凸,背面凸起,脈上被毛特別濃密,由中脈上約成60°角開出,脈間近平行,網狀脈兩面均不可見;葉柄長9—11毫米,被毛與小枝相同而更濃密。傘房狀或短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或在枝端再組成圓錐花序;總花梗長數至20毫米,被毛與小枝相同;花末見。果近球形,表面平滑,頂端無喙,乾後褐紅色,長約3—3.5厘米,直徑2-2.6厘米,果肉紅色;雌蕊柄果時本化增粗,長3—3.5厘米,中部直徑約2毫米,無毛,花梗果時長約1.7厘米,直徑約2毫米,可見殘存被毛;種子多數,完全成熟的未見。花期不詳,果期10月以後。
生長環境
雲南富寧標本采自海拔較高的山脊林緣,葉遠比模式標本小,葉柄也短,常為橢圓形,側脈約8—10對,表面不明顯;成熟果紫黑色(據野外記錄),但識別性狀與廣西標本是一致的。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