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至小喬木,有時可成大喬木,高達25米,胸徑達50厘米;
樹皮淺黃色,間有綠褐色塊狀斑紋,光滑;幼枝密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老枝無毛,灰黑色。葉對生,生於枝上部的互生,厚紙質或薄革質,矩圓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幼嫩時兩面被黃褐色星狀毛,上面的毛很快脫落而變無毛,側脈5-8對,近邊緣處分叉而互相連線,
側脈間有不整齊的橫行小脈,網狀脈細密,葉柄長4-8毫米,被黃褐色星狀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6-15厘米或有時更長,密被黃褐色星狀絨毛,分枝少;萼陀螺狀鐘形,長10-12毫米,無棱,外面全部密被黃褐色星狀絨毛,內面僅上部被毛,6裂,裂片三角形;花瓣6,淡紫紅色,圓形或倒卵形,長18毫米,爪纖細,長2-4毫米;
雄蕊60-70,著生於子房近基部;子房3-6室,密被黃褐色粗絨毛,
花柱纖細,長達3厘米。蒴果卵形,長12-15毫米,成熟時黑色,5-6瓣裂,無毛或僅頂端密被黃色星狀毛;種子頂端有翅,長約11毫米,基部鈍形。
產地生境
主要分布在寮國、越南和泰國等地,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西南部。為海南山地低海拔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的常見樹種。多散生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坡上,常為小片狀聚生,在林中常與
貓尾木、
雞尖、
海南大風子、
小果海木、
楝葉吳萸、
黃牛木、黑格等喬木混生;
野桐、
喜光花、李氏山柑、長刺毒木、
鹽膚木、僧丹皂帽花等;地被植物有
鋪地黍、
牛筋果和多種豆科藤類。毛萼紫薇為上述植物群落中旱季落葉的種類,為陽性樹,極喜光照,生於疏林中,多在土層深厚、濕潤適中、呈微酸性的隋灰色沙壤土上生長,不耐蔭蔽。
生長習性
毛萼紫薇自然生長稍慢,在海南霸王嶺林區海拔350米的密林中,48年生樹高16.2米,胸高直徑24厘米。在幼年期樹高生長尚快,15年生以前平均年生長量達56厘米,以後則稍慢,至40年生以後則顯著下降,年生長量不及20厘米;胸高直徑生長於5年前略遜,以後則顯著穩定增長,年生長量通常在0.5厘米左右,至48年生時仍未下降。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繁殖方式
扦插基質的配置:選擇黃土、菌渣和鋸屑按1:3:1的體積比混配成扦插基質,為避免扦插基質中病原菌侵染插穗切口,扦插前用
多菌靈800倍稀釋液對扦插基質消毒處理。
拱棚建設:為確保育苗過程中控溫保水,苗床上方搭建1.5米高拱棚,先覆上塑膠膜,而後再覆上遮陽網,遮陽率保持在70%,棚內安裝定時霧化噴霧,插穗著床後,霧化噴霧每6小時/次,每次噴霧持續2分鐘。
插穗選擇:選擇合適的插穗有利於提高毛萼紫薇種苗繁殖效率。在春季4月份,選用2年生帶有5個芽和至少一片葉子的枝條作為插穗最為合適。
插穗處理:插穗植物學上端剪成平口,到最上部芽1,下端剪成楔形,到最下部芽1厘米。上端塗抹愈傷劑,下端用生根劑浸泡30分鐘,生根劑是
IBA、
NAA和GA粉末用75%乙醇溶解配成150、50、25毫克/升的混合液,下端浸泡後用塘泥包裹,塘泥中混有多菌靈800倍稀釋液。
扦插灌根:為避免混配基質中病原菌侵染插穗切口,扦插前用多菌靈800倍稀釋液對基質消毒處理。扦插時選用稍粗於插穗的硬質木棍在基質中插出深約2厘米的小洞,便於扦插插穗,不至於傷到插穗下切口,而後壓實基質。每周用百菌清800倍稀釋液灌根1次,防止病原菌侵害。同時及時清理死亡腐爛的枝條。
控溫保水:扦插完成後,通過拱棚及霧化噴霧保持棚內溫度30℃,濕度在90%。
煉苗出圃:扦插1個月後,苗床生根率85%,此時可揭開拱棚塑膠膜,開始煉苗,期間每15天噴灑稀釋800倍的水溶性肥料20-10-20與14-0-14,兩種肥料交替使用,持續1個月後,即可出圃。
主要價值
毛萼紫薇樹幹光滑,木材紋理通直,適宜製作上等家具;其樹姿優美,花色艷麗多彩,還可作為園林觀賞樹種。
保護現狀
毛萼紫薇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