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名片
《
王氏族譜》考證,毛、王二姓遷居最早,因毛姓人多,故名毛家莊。現今毛家莊之毛姓已失傳。該村現有楊、田、王、趙、崔、張6姓,楊、田兩姓人口最多,張姓人口最少。
行政區劃
《萊蕪市志》載,毛家莊清末屬方山保;民國初年屬雪野區;1946年劃歸口鎮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屬口鎮公社陳林鄉;1985年撤辦事處重建鎮後,仍屬口鎮至今。
經濟
解放前,村中可耕地少,多數農田地力瘠薄,旱澇均難以保收。解放後,在村支書楊玉振的帶領下,於1965年、1981年分別在村北、村東修建小型水庫一座。旱災之時,兩座小型水庫與大冶水庫基本保證了土地的灌溉。這期間“農業學大寨”,先後改土造田,整建梯田,擴大耕種面積近百畝。以前,村民吃水僅靠村前一口井,大旱之年,村民憂心忡忡。1987年,本村打機井l眼,不僅在全鎮率先吃上了自來水,也擴大了澆灌面積,水澆地已過150畝。1992年,村委帶領村民整修了從東到西貫穿全村的路面4000平方米,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毛家莊的村民重視教育,已蔚然成風。自1995年至今,共有15名大中專畢業生,第一名本科生楊延亭,1995年考入上海同濟大學。2000年,田春雨又考入上海理工大學。
歷史事跡
毛家莊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有多人為革命事業作出貢獻。日軍入侵萊蕪後,1939年6月,日軍曾在北崔家莊住過一夜,該村村民與崔家莊村民攜手偷襲敵軍,對敵人有一定打擊。1942年,泰山軍分區廖容標司令領導的魯中山區12團戰士劉西安,在茶葉吉山戰鬥中光榮負傷,被該村村民藏於村前地窖中。楊玉鎮的母親暗中送飯,並幫其躲過日軍的多次搜查。1945年,劉西安傷愈歸家。解放戰爭初期,村中6名黨員組織起來,積極支援前線,他們是趙運吉、張玉連、崔言慎、趙運友、崔言福、田德茂。1971年1月2日,崔家莊大隊婦女,在大冶水庫冰面行走落水,毛家莊民兵田奉先奮勇搶救,被泰山軍分區榮記二等功。
人文自然
毛家莊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村南有風凰山。傳說玉皇大帝的女兒——七仙女飼養了一隻金鳳凰,七仙女與金鳳凰朝夕相處,金鳳凰漸漸有了靈氣,忽然一天,它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七仙女被小伙子吸引住了。玉帝得知此事後大怒,將小伙子變回原形,逐入人間,放入山林。傳說金鳳凰曾在此山棲息,故稱鳳凰山。
村東有黃雞山,高百餘米,山上怪石嶙峋,樹林陰翳。村後有一石洞,傳說是古時一位仙人在此閉門修行的地方。此洞高1米,內放一張八仙桌,圍坐4人綽綽有餘。村南、村西各有一座石拱橋,橫跨大冶水庫水面。兩座橋建於1975年,橋身長20餘米,寬約6米,完全由石塊砌成。整座石橋只有一個大拱,結構簡單卻堅固異常,使全莊村民便利了交通,結束了靠渡船往來的歷史。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