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

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

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是1988年元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散居少數民族鄉,位於漢壽縣城以西13公里。東接株木山鄉,南連岩嘴鄉、朱家鋪鎮,西與鼎城區交界,西北、北抵聶家橋鄉和滄港鎮。全鄉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版圖面積53.05平方千米(2017年),合80205畝,耕地面積28700畝,水域21270畝,林地8520畝。共26841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電話區號:0736
  • 面積:53.0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684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J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民族,經濟,社會事業,文化風俗,

行政區劃

轄毛家灘居委會;徐家山、耀言灣、油鋪、五善、田莊、史家橋、荷花、教門崗、馬井、五豐、窯台、大同、東岸、燕子口、永安、牛路16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毛家灘地處平崗區,北部地勢較平坦,南部屬丘崗地帶。境內謝家鋪河、滄水、浪水縱貫南北,滄毛公路、319國道、石長鐵路、長常高路橫穿境內。

人口民族

全鄉總人口26841人(2017年),回族、維吾爾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8859人,占總人口的33.26%,他們是600多年前遷入的,主要集中居住在教門崗、史家橋、田莊、馬澗、大同等少數民族村。
谷歌圖片谷歌圖片

經濟

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生產總值由1988年成立初期的6438萬元,發展為2015年的3.8億元。2015年,全鄉完成財政收入7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88年的609元增長為2015年的7100元,居民儲蓄餘額達11077萬元。2014年,糧食播種面積58400畝,糧食總產達224605噸;油菜播種面積12216畝,總產658噸。棉花1000畝,產棉80噸;養殖面積4739畝,出水鮮魚426噸;牧業收入1704萬元,其中肉牛554頭;養殖面積4850畝,產鮮魚699噸;水果基地5000畝。
毛家灘鄉農業出產豐富,有水稻、棉花、竹木、水果、蓮藕、苗木花卉、甲魚、鮮魚、肉類、禽類等。農業出產和產品質量都在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下逐年提高。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與時俱進。他們成功創辦了電桿廠1家、預製廠4家、金屬冶煉廠1家、紅磚廠2家、彩瓦廠1家、小瓦廠7家,米廠21家、鞭炮廠1家、沙卵採掘場3家等。全鄉國民生產總值到2006年已達1.8億元,農民年人均收入上升到3025元。
全鄉以水稻種植為主,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科學種田水平的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在省農業廳和省發改委的扶持下,建成了萬畝優質水稻基地,晚稻單產在千斤以上,並走出了公司加農戶的成功經營之路。埃及糖橙是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農業產業發展的神話,該鄉依託湖南興湘科技園三力公司的科技力量,建成了近2000畝優質無公害埃及糖橙生產基地,近年來,苗木花卉產業也成為了該鄉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全鄉共建立優質苗木花卉生產基地300多畝。此外,大米加工企業、油脂化工企業等一批民營企業也成為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的支柱產業,全鄉水利、公路等基礎設施大大改善,民眾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小樓房,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村容村貌整潔美麗。 
地理位置

社會事業

建鄉二十多年來,他們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奮鬥,社會事業和經濟建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文化教育事業日新月異 全鄉中國小校雙基驗收合格。鄉中心國小被定為全市藝術特色學校,成為漢壽縣教育一枝花。有線電視入戶2000多戶,詩教工作成為漢壽“詩教先鋒”,鄉集鎮中老年文化娛樂中心健康文明,受到社會好評。水利交通煥然一新 全鄉70多處大小水利設施得到全面更新,抗排功能齊全,基礎牢固,石常鐵路、長常高速公路319國道橫貫鄉境,給這裡帶來了極為方便的交通條件,縣道、鄉道、村道四通八達,集鎮近4公里寬敞明亮的水泥街道勾勒出城鎮化建設的新亮點。衛生保健體系逐步加強 鄉衛生院和各村婦幼防保室條件得到改善。鄉集鎮、教門崗村、馬澗村三家自來水廠相繼建成。全鄉農村電網改造,清真寺重建、民族市場、社會車站等設施全面完成。
毛家灘地圖毛家灘地圖

文化風俗

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共有國小3所,中學1所,共有師生員工18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9%。學校各項硬體設施日趨完善,新建的教學大樓改善了學校的教學環境。民眾文化生活豐富,文化綜合站全面建成,農家書屋實現村村覆蓋;詩教文化特色鮮明,2006年,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因詩教文化突出,詩教工作普及,被湖南省詩詞協會被湖南省詩詞協會命名為全省第一個鄉級“詩詞之鄉”,並有《紫雲英》和《芳草吟》兩本農民詩詞集問世;二是民族特色文化方面。歷屆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發展。穆斯林清真寺是回維少數民族民眾的主要活動場所,教門崗老清真寺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四百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