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漢語辭彙)

毛子(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毛子(又稱“老毛子”),原為東北人俄羅斯人的蔑稱,後流傳於整個華人社會。

2、清末,河北人和山東人對西洋人的蔑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子
  • 外文名:Westerner
  • 拼音:máo zǐ
  • 注音:ㄇㄠˊ ㄗㄧˇ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詞語來源,

基本解釋

(1) [Westerner]∶對俄羅斯人的蔑稱。
(2) [bandit] 〈方〉∶指土匪。
(3) [broken hair] 〈方〉∶細碎的毛。

引證解釋

1.清末東北人對俄羅斯人的蔑稱,後流傳於整個華人社會。
2. 清末河北、山東民眾及義和團對西洋人的貶稱。又稱教民及辦理洋務者為“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逮著洋毛子,砍個脖子齊。”《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來,也不知為數多少,沒命狂奔,口中亂嚷:‘不好了,毛子來了!’” 洪深《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還是假充毛子?”
3.方言,舊時指土匪。
4.方言,細碎的毛。

詞語來源

清末,俄羅斯侵占了中國大片土地,製造了如江東六十四屯慘案海蘭泡慘案等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的事件。由於東北人與俄羅斯人接觸較早,對俄羅斯人相對更為了解,所以東北百姓結合俄羅斯人多毛的體貌特徵和野蠻的性情創造了這一稱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